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覃其兴 《经济师》2013,(5):204-205
文章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实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动态人才培养方案等四个方面阐述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走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课题。工匠精神是应用技术大学文化特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转变核心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工程教育各个环节,打造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相似文献   

3.
职业院校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国工匠”的重任。构建智能化工匠人才考核评价平台,这对于全面推动高职院校工匠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围绕高职院校智能化工匠人才成长考核评价平台的系统设计、安全设计,提出技术可行、面向实际需要的设计方案,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丽 《经贸实践》2016,(14):13-14
应用型高校把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经济类学科,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势必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作以详细的思考和设计.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完成本科教育规范、外延拓展建设等工作后,进入了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评价改革探索的新时期.经济类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表现在课程体系的设计、内容等诸多方面.设计上欠缺全局观和发展观;内容上很少用发展的眼光来做理论上的创新和纵深;在实际操作层面操作性较弱,衡量标准和评教体系尚不够客观、公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类学科在本科院校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给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评价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综上所述,应用型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随着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评价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能力本位、"做中学"与"一体化"、工程教育环境与产学合作三个方面对CDIO工程教育理念内涵进行科学分析,凝炼出市场导向、全人教育、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张扬个性、一体化、开放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提出改革的目标是主动适应新时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改革的路径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规格要求,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及项目设计,教育教学资源体系与教学平台体系的重构,课程改革方案编制,评价方法创新等。  相似文献   

6.
石骏 《经济视角》2012,(2):99-100,104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就校企合作中各方主体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升校企合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3)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要,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吃苦耐劳、具有奋斗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价值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培育和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6)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应关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深层开发、教育改革和发展平台三个问题。因此,探索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亟需做好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民办财经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融合了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成为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相应能力的技术型人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而专业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能使民办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实现专业领域创新或是创业,从而提升学生的创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国权  才智  韩紫恒  马海峰  赵福军 《经济师》2014,(1):179-179,182
通过对IT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文章主要从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置换管理办法制定、网络管理平台研发、课程置换成绩评定及考核机制改革等方面对于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改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质化研究挖掘工匠精神内涵要素,并运用SPSS、AMOS等对从15家制造企业调查获得465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匠精神包含13个要素,隶属于"工匠技艺"、"工匠品德"和"工匠心性"三个维度。文章突破了目前过分寄希望于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寻求制造业工匠精神提升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研究现状,以制造业及其员工职场工匠精神提升的视角,用实证方法界定工匠精神内涵要素及结构机制,奠定工匠精神深入研究的内涵基础,也为员工和企业工匠精神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传统培养机制是基于研究型教学的,并不符合应用型教育需求。文章以金融学专业为例重新定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机制,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真正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许寒梅 《经济师》2013,(1):122-123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是与人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地方本科高校要在高等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持守院校的自主性,回归教育本位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培养等三方面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从而探索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淮海工学院与康缘药业“订单式”培养应用型高级营销人才项目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及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项目的设计方案,此方案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应用型高级营销人才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能力要求,为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吴兆喆 《当代经济》2016,(33):78-80
武汉商学院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本文通过对德方人才培养方案和中方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总结了德方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面的特点,即培养目标强调能力、模块化课程设置、学科综合性、知识量丰富等.并得到对我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启示,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专业教师应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型,二是加强“专业教育”的内涵,增加“专业教育”频次,以期推进应用技术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湖北省及武汉市城市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面向教育现代化需要,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审计专业建设必须在人才培养中秉承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身身"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基于教育现代化与教育行动的密切关系,提出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建设未来改革和发展需要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先进教育方式,日益引起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视。文章在分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执桃 《经济师》2012,(7):66-68
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复合应用型教师"概念作了界定与阐释,对外经贸类高校实施"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的复合应用型教师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制度建设与政策方面,提出了复合应用型教师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8)
基于成果的教育(OBE)理念的提出,为优化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OBE教育理念,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产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毕金星 《经济师》2010,(9):124-125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近几年市场所需求的会计人才的主要部分,大多数高校为适应此形式,对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力求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广用途、多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部分学校在具体培养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应用型会计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文章结合国内部分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和总结现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