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艳 《财经研究》2007,33(7):58-69
文章尝试从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进行探讨:一是依据马克思剩余价值基本理论抽理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定条件,并在这些假定条件下构建经典马克思剩余价值函数的基本模型,然后根据现代经济发展变化的现实,改变部分假定条件,尝试构建一个新约束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动态模型,这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重要内容。二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最大化生产模型与西方利润最大化的沟通与连接的问题,并通过数学推理证明两个模型在技术层面是完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剩余价值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二是剩余价值实现理论,三是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这套理论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假设条件,即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总是盈利的情况下,亦即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全部剩余产品一定能转化成剩余价...  相似文献   

3.
流通过程中分配剩余价值,不能改变生产中已经耗费的劳动.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满足相应的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流通过程中商品的交换比例满足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是解决价值转形的关键.剩余价值实现与剩余价值分配都属于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条件下,剩余价值实现与剩余价值分配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不可分.对再生产与价值转形进行全面考察,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缓解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种种不协调.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与相对剩余价值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辩证认识二者的差异性,能为新时代界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合理边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两个概念存在一定差异。资本占有相对剩余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不应当归资本占有,而应当转换为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占有超额剩余价值,有利于激励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才有可能保障资本贡献归资本所有者所得。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共享发展的能力,能够增强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只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才能保证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对超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给出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价值理论不应该是一个比较静态的理论。因为使用价值理论的创新,价值理论能够动态化。价值理论的动态化为剩余价值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也为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上,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值相一致,不存在剩余价值。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  相似文献   

8.
信息劳动创造价值,如何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视角下研究信息商品增值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信息劳动是复杂劳动,创建期投入巨大,一些信息商品具有独特形式。将信息生产的不同时期的区分引入复杂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的研究:信息商品创建期和扩大生产期都属于生产过程,在生产中获得价值增殖的潜力,而通过流通过程,创造出巨大数量的消费受众,从而实现了剩余价值的获得。巨大的规模投资、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政府政策保护使信息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四个知识点阐述了其中所包含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的界定揭示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劳动力价值的内容包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为;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区别也就是把价值增殖看作是人力资本的产物还是物质资本的产物;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源泉这一问题的分析揭示了人力资本的外延。  相似文献   

10.
莱博维奇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相对固定的假设不合理,并提出了阶级斗争决定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格决定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不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等观点。这些否定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和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他所提出的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补充不仅对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毫无帮助,而且还会造成理论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时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它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学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针对的反击,虽名有些合理之处,但也均陷入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和形式主式误解。  相似文献   

12.
"价值总量之谜"试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格总量之谜”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在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价值总量总是一个定量。但在现实统计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总是不断增加,似乎它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如果该命题成立,则国民生产总值却变成了一年社会生产财富的总和,但国民生产总值却是个量价值的加总!为解开这一“谜团”,有的学者提出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正比的观点,可“正比说”也无法自圆其说,问题的症结出在我们对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范畴内涵认识不清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不够全面、系统和辩证。如果认识到价值范畴是一个辩证发展的体系时,站在“国际价值”的角度看问题,所谓价值总量之“谜”就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 a posthumously published article, Pierangelo Garegnani (2018. ‘On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 in Marx and in the Marxist Tradition.’) depicts Marx’s project in Capital as that of ‘developing systematically the theory of Ricardo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implied by Ricardo’s ‘surplus approach to value and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argues to the contrary that Marx’s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and exploitation differs from (neo-)Ricardian surplus theory in fundamental ways, and modifies Garegnani’s simple Sraffian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distinctive implications of Marx’s theory.  相似文献   

14.
有些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是揭示商品交换比例法则的理论,我们通过对商品交换等式、价值的特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实际意义和《资本论》的主要任务等多重角度的考察,说明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种误解。劳动价值论的真正主题是揭示只有工人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生产要素尽管在生产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们并不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能源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而能源价格形成与能源价值构成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资源价值理论的研究成果与能源经济环境的变化,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从物理哲学、能源需求、能源交易与虚拟价值理论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维度的能源价值容介态体系,为能源企业管理以及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市天然林游憩价值核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建立游览率与旅行费用等因子的相关关系方程,求出旅游需求曲线;以旅行费用法计算井冈山市的游憩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商品价值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是任何抽象劳动都形成商品的价值,而是具有社会性、交换性和补偿性的抽象劳动才形成商品的价值。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社会性、交换性和补偿性同时存在,三者互为前提,相互联系。抽象劳动的社会性、补偿性和交换性在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形成商品价值性质。商品价值性质的核心是生产者的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性质范畴有助于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为判断劳动是否生产商品和形成价值提供新的视角。依据商品价值性质有助于解释一些经济现象,使劳动价值论更有说服力,从而增强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lucid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rice and labor content in the context of generalizing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Marxian value theory. We examine a generalized New Interpretation in a linear economic model introducing a differential value-creating capacity of different concrete labors, which regards price, value and the profit rate as random variables.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by constructing stochastic models with labor heterogeneity in two comparable ways. Considering that the standard New Interpretation suffers from the indeterminacy of the skilled labor reduction criterion without the assumption of an equalized rate of surplus value,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provide a research guideline for bridging the theoretical g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