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增长阶段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它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而且追求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向度与空间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源于以均质文化为暗含前提条件,以往经济增长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显得模糊而难以把握。事实上,地域文化特征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文化特征所表现出的较强空间差异,使得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经济活动空间维度的重要向度,因此研究文化特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也就成为探寻经济增长本质的一条可行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地域文化向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深刻揭示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也足以澄清区域经济增长非连续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关波  苗建军 《经济师》2005,(9):263-263,265
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无形要素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它改变区域经济增长依赖的要素体系,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影响了经济增长的核算体系,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改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全要素增长率的关系,可以看出技术进步率即全要素增长率(TFP)与经济增长率有大致相同的趋势。依据我国TFP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特点,本文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文化、经济、政治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文化作为非物质生产力,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文化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素质涵养的高低,是决定物质生产水平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文化作为现代经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也是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研究》2017,(7):109-123
本文旨在考察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能否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这一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一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考虑不同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以后,这一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促进区域之间研发要素的合理流动,统筹区域创新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焦点.现有的文献大多数研究的是那些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过程有直接影响的要素或变量. Ramsey, Solow, Romer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技术创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私人投资的增加以及人口增长率等核心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Barro, Alesina and Perotti, Krishna et al研究政府政策和社会制度,强调公共支出,政治制度和国际贸易开放度等变量通过影响经济环境来影响经济增长.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奇迹\"的出现,促使经济学家们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文化禀赋,研究不同的文化传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国家,处于封闭状态时,其文化积淀和各种正式制度形成了一个自恰的整体.二十多年来,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大量的正式制度被移植,在外来制度的冲击下,原有的自恰状态被打破.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和大量移植来的正式制度之间的不相容状态是否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文化与经济紧密融合,文化贸易作为新的国际贸易形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1992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文化贸易出口、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和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文化贸易出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同向的冲击,文化贸易进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反向的冲击;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也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数据要素生产和数据财政实施提出了时代要求。通过揭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财政内涵特征、合理边界与形成机理,系统探讨了数据要素、数据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数据资本的形成效率与人口数量、消费支出等成正向比例关系;数据财政存在适度规模,过高或过低的企业税率均不利于数据资本的形成,数据授权使用费也存在相似的结论;数据资本使用效率越高及政府在数据资本支出效率越高,则总体经济增长率越高;数据资本的空间流动及使用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数据财政的顶层制度设计,构建国家层面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平台,保障政府数据开放和市场化运营安全,切实发挥数据要素和数据财政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机制及效能。  相似文献   

11.
经济利益背景下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霜 《经济经纬》2006,3(4):155-157
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利益背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利益权衡下的结果。法网的相对严密并不意味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就可以得到有效制止,控制这种犯罪行为的制度设计,应当是能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理性地选择尊重知识产权。从本源上控制犯罪的发生,保证在侵权后犯罪人能够受到法律迅疾且严厉的惩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Ginarte-Park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处于司法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法力度和立法强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量化。接着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以人均实际GDP对数为被解释变量,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解释变量,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证明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然后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绘制了异常经济增长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散点图,来作为稳健性检验的一部分。并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图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时间效应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解释省份个体效应的37.4%。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在垂直创新的思想下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的技术扩散模型,并给出了稳态解求解的方法.然后,以上述模型为基础,本文着重讨论了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稳态经济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降低领导国的创新速度和跟随国的模仿速度,从而降低稳态经济增长率.所以,就稳态而言,加强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领导国经济和跟随国经济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必须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形成一种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对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创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 法律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经济利益实现的保障,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因此,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是连接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节点。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但各国在实施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后所带来的效果却不近相同,引发了理论界广泛的思考。纵观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作了系统分析,着重介绍这一领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在评论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Using Hofstede's cultural data se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a nation's economic performance. Using a two‐step estimation procedure, we first estimate a panel growth regression and obtain estimates of each nation's fixed effects, which reflect idiosyncratic differences in growth performance. In the second step, we regress the fixed effects on invariant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Our estim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ity and tolerance for uncertain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factors in explaining nation‐specific growth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olitical and property rights play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idiosyncratic growth.  相似文献   

18.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strengthen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te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To analyze this question, we develop a two-country R&;D-based growth model with wealth heterogeneity. In this growth-theoretic framework, we show that strengthening patent protection in either country increase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both countries. Furthermore, we derive the Nash equilibrium level of patent breadth and find that it is sub-optimally low relative to globally optimal patent breadth due to the positive externality effects that are captured by a spillover parameter.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产权经济理论的基本架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民生 《经济经纬》2007,(3):20-22,84
在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经济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产权经济理论是知识产权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的理论架构应该包括:知识产权经济的要素和功能;知识产权经济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方法;知识产权经济的基本理论、产业发展、运营模式、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文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性不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同,国家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应该不同。按照知识产权领域重要性-能力分析矩阵,我国的知识产权领域可分为四个部分:强势重点领域、弱势重点领域、弱势一般领域和强势一般领域,根据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应分别采取进攻战略、突围战略、防御战略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