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密集区内小城镇的工业发展不具优势,生态环境压力导致这些小城镇产业选择困惑.需要开拓思路,错位发展,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的优势发展都市农业,尤其是花木产业.文章分析了常州市武进花木基地嘉泽镇的花木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了花木产业的发展基础与优越的市场与区位条件,提出了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专业化生产模式,延伸产业链,同步发展休闲观赏农业的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花木产业是新兴的美丽产业和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花木产业的发展概况与温江区万春镇花木产业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该镇发展花木产业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万春镇花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化建设应当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小城镇的推动力是产业行为。小城镇发展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城镇建设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把引导中小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提高城镇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集群的小城镇质量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们对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中,我们应该更为关注如何提高城市化的质量问题。我们在借鉴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小城镇质量发展战略,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形成、政府行为改善和专业市场形成等提高小城镇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1.5产业”:加入WTO后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主要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我国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必须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限于城市现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国只能进入小城镇就业。小城镇只有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发展“1.5产业”,才能克服90年代中后期所遇到的发展难题,重新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佳基地。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左旗是中国西北典型欠发达地区,财力弱、城镇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恶化是该类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典型特征。针对发展现状与面临困境,该类区域小城镇发展出路在于上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自身应挖掘综合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能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及其派生出的新产业。这种累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的过程,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发展小城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业发展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业兴镇,优化产业配置的角度探讨了小城镇发展的方式,提出了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浙江省台州市召开的全国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以及提升产业集群水平,以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突出产业集群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浙江省台州市召开的全国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以及提升产业集群水平,以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突出产业集群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讨论了小城镇崛起的充分条件,指出“就地城镇化”模式不能作为普遍经验来推广;产业培育是小城镇的立镇之本,必须重视小城镇的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需要“先予后取”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辩证地看待部分“空心村”的衰落问题,不能将农业人口的减少误认为是农业衰退的标志,也不能将部分村庄的衰落错误地归咎为城镇化道路或城市化政策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小城镇的发展现实,认为我国小城镇正处在从个体、粗放、器物型发展向网络、集约、内涵型发展阶段过渡时期.小城镇在转移农村人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发展中存在的聚集能力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多元化投资主体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小城镇现阶段发展的制肘.建议在下阶段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中着力做好小城镇规划、培育小城镇产业基础、补偿小城镇建设资金,改革小城镇投融资体制等,同时注重小城镇建设中要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效应,在小城镇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会有效地组合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打造山西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将是山西省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河南省小城镇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讨论了小城镇在全省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集中发展小城镇和重塑小城镇政府管理职能的建议,并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土地、户籍、财政金融、产业优化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我国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且集中在浙江与广东省,最终产品主要是居民消费品,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且主要是中小企业,其中一些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衍生、裂变、创新与效仿是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方式。在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重要作用。我国一些产业竞争优势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但目前只有纺织业主动提出以产业集群方式提升纺织业的竞争优势。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作为链接城乡基地和桥梁、统筹城乡发展关节点的小城镇,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将60年来的我国小城镇发展划分为"恢复和初步调整、萎缩和停滞、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协调提升"五个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小城镇的成长方式已经由数量扩张向规模扩大转变,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两极分化严重,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和华北、成都两大平原的小城镇集聚区.近年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使小城镇区位优势的形成,在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趋势下,小城镇产业蓬勃发展;专门化生产分工的不断深化,小城镇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在东南沿海出现了颇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和专业镇;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凸显,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江苏小城镇建设,同时也为江苏小城镇建设寻找新的发展形式带来了契机。从经济全球化概念入手,分析了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小城镇产业以及小城镇传统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江苏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是加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拉动内需、做大产业、扩大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甘肃作为地处西部的内陆多民族省份,其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小城镇建设要依据各自条件,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走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小城镇的聚集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扩展促进了产业的扩散与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的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培育新的优势,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核心城市新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调整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萍 《经济师》2003,(8):39-40
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 ,而乡镇企业作为小城镇的主体 ,两者必须协调发展。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四化”标准和“三战略”选择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 近几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以座落在铁路公路旁的小城镇为重点,实施开发、开放和带动战略,以点带面,带动周边乡村迅速发展,形成了小城镇梯次发展的格局。小城镇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调整、效益农业和县域经济的突破。 小城镇迅猛发展,来源于观念的转变和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政策和各项扶持措施的推动。仅以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为例,该镇座落在铁路公路旁,有交通地缘优势,但以前一直发展缓慢,近几年,省市赋予其各项优惠政策,镇党委、政府善于用活政策用足政策,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