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秋华  李根生 《经济视角》2010,(11):81-82,104
经济法主体是具体而明确的,这与抽象的民法主体形成了对比。民法主体特征源于“从身份到契约”的时代需求;经济法主体特征源于“从契约向身份回归”的时代要求,经济法与民法主体的差异是我们区分这两个法律部门的又一视角。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中枢环节,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经济法法律关系,下启经济执法和司法。但长期以来,经济法责任的权利主体不够清晰。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经济法责任与民法责任的重要不同是权利主体具有多数人的特征。确定经济法责任权利主体是多数人,对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和建立、完善执法为民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虽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法学界多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表明,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进行经济学分析,认为民法催生和增强市场失灵,经济法则矫正市场失灵;民法是对市场经济中权利的初始界定,是国家建立和维持市场经济之法,或称市场机制之法,而经济法是对权利的重新界定,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之法;民法确立市场自有制度,经济法则确立政府干预制度。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利益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国家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利存在着宪法、民法、经济法多重属性相互交错的情况,其重要原因在于消费者权利是从主体的角度去划分和定义的,这就导致了一个主体所享有的权利极可能具有多种属性.消费权是从客体的角度定义的具有完全经济法属性的权利,是人的劳动能力的补偿和发展权.消费权的提出和研究有利于对消费者的经济法保护和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从社会中介组织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其功能,明确了社会中介组织的经济法主体的属性。根据经济法的经典学说及共识理论,阐明将社会中介组织纳入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社会中介组织是经济法主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规范行为的重点在于规范规制,经济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更是近些年来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隐藏的缺陷,然后制定了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对国家经济赔偿以及国家意志的渗入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作为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和民法都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甚至将某一种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石。民法理论主张契约自由和消极政府,而经济法则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托,强调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或协调。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勃兴对我国产生着强烈的影响。我国经济法理论正在经受着来自自由主义的挑战。如何看待经济法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一、经济法面临的问题及其背景对于我国来说,经济法及其理论是“舶来品”。“舶来”的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舶来”的源头,是前…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国际组织是否是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是国际经济法应该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晚近,有些学者主张非政府国际组织应当成为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纳入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畴。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非政府国际组织不能成为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并预测非政府国际组织随着自身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日益扩大,有可能演变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从而成为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兴起于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国际经济法集公法与私法、集国内法与国际法于一体。国际经济法主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构成要素,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权利的行使者以及义务的承担者。本文就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范围、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等问题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导致市场失灵的出现,而法律与市场失灵的关系密切.传统市场失灵学说认为对市场失灵的矫正需要政府的干预,而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能够起到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新近的经济学理论对传统的市场失灵学说提出了挑战,认为对市场失灵所包含的许多情况可以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进行矫正.这一挑战并未改变民法和经济法对于市场失灵的不同功能,只是说明了经济法的市场化倾向.经济法的市场化和民法的社会化都仅仅是法律为适应实践而进行的修正,并非异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承认经济法的独立地位的同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人为地割裂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经济法需由民法提供理论基础,不存在封闭的经济法体系。当前对经济法地位的争议,实际上是对经济法有没有必要发展自己的总论的争议。承认民法对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地位,不仅有利于经济法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变那种学术研究中划地为牢、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古代契约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运用契约最早的国家.契约为诚信而立,又受诚信原则所支配.中国古代契约以多种方式维护诚信原则:一是契约本身防伪;二是当事人"署名为信"、"画指为信";三是有证人在场作证;四是违约受罚规定等.这些均属古代民间习惯法法则,当民法习惯和传统遭到破坏时,国家律令会及时加以干预和维护,这两个方面的合力,形成为古代契约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是,经济法学界对此探讨并不多.对经济法概念的界定只能使我们抽象、模糊地认识经济法,更进一步探讨经济法律关系则使我们更具体地把握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助于认识经济法与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涉及社会利益公权的宏观调控领域与个体利益私权的市场规制领域。这样经济法调制主体的行为就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利益。而在现实生活中,调制主体的行政权力也是很大的。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和监督力度不够,出现了调制主体滥用权力的现象,这样不利于经济建设也与人权保护相悖。通过介绍经济法调制主体的责任形态,结合相关实例,提出责任缺失的现状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无知之幕"是罗尔斯公平契约论的核心概念。通过"无知之幕"形式性限制,公平的选择起点得以形成。契约主体处于相同的知识状态和同一的自我特性,人们必将选择某种正义原则。这一方法对类似于原初状态的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通过教育公平的实施、经济法的法律保障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我们可以塑造具有公平起点的市场主体,锻造市场经济的"无知之幕"程序,从而形式性地保证市场经济的公正。  相似文献   

16.
低碳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湖北省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可以有效化解资源需求、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又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法视野下,讨论湖北省经济社会低碳发展,可以用政府与民众的契约(法律、政策等)和民商事主体间的契约(合同等)来规范和约束各方主体行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其父辈不同的观念与意识,这种不同源于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新的环境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新的构建。从现有的文献入手,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展现出文献中所构建的"新生代农民工"主体特质框架,再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检验,论证文献内容与实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从而构建出清晰而全面的"新生代农民工"主体特征框架。  相似文献   

18.
孙鹤鸣 《经济师》2002,(5):124-125
我国现行证券法 ,既具有民法的性质 ,又具有经济法的性质。因此 ,可以说 ,证券法是民法与经济法相融合的一部法律。文章着重讨论了证券法中具有经济法性质的三个基本原则 ,并结合我国及国外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提出完善我国证券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尹秀青 《经济论坛》2005,(22):137-138
一、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特征 1.财务管理的目标逐渐向多元化过渡。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就是要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通常把相关利益主体分为两级,第一级是同企业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的关系,包括出资人(股东与债权人)、员工和顾客,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如所在社区、特殊利益团体和社会公众等,都被列入第二级。这就给我们从更宽广的产权和利益基础上反思传统的财务目标观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由于不同的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投资者期望其资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员工期望其薪金收入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频繁的出现,因而,对"社会利益"的认识和界定为经济法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社会利益"这一范畴主体不确定,又没有自己确定和具体的内容,因而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社会利益"的概念入手,再到"社会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试图界定"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