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杨爽 《时代经贸》2011,(16):17-18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在中国现代经济增长中占据关键地位的原因,随后对我国现有土地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借鉴土地发展权制度改革中国征地补偿渐成代表性研究思路,但以往补偿标准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局限性。文章以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为例,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通过构建土地价值生产函数析出土地发展权净值,阐明发展权制度下的土地价值分配调整过程及其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作用原理,推导出一种适应于土地公有制的、替代市场交易机制的"征后补偿型"土地产权价值也即征地补偿定价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3.
封建私有制下国有土地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栋 《当代经济》2007,(8):40-44
土地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当中,中国一直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以这种模式为基础的封建政权无论如何更迭,都是围绕着对这一重要生产资料的占有进行矛盾运动的直接结果.因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对于揭开封建集权制度下经济思想的神秘面纱具有鲜明意义.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中,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大土地占有制)以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长期并存,相互消长.对于在封建制度这一典型的私有经济体制下,土地国有制可以长期存在,久而不衰的原因文章将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来发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方式变迁的总结和评价,揭示了土地所有权的变迁与经营方式变革的关系,指出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对我国土地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由于国家免除农业税且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使农地的预期收益增加,也使得农村土地纠纷呈多发态势.本文对土地纠纷的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历史考察后指出,目前农村土地纠纷的原因在于新旧矛盾的积累、经济转轨时期土地法律、法规的频繁调整以及现行土地制度与传统习俗的背离.解决土地纠纷的方法是依靠市场逐步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6.
土地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制度的变革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起关键作用。本文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封建社会治乱交替的根源在于其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土地制度,无法形成土地私有产权制度是近代中国停滞的主要原因,而英国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化瓦解了封建制度,成功地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土地制度变迁及其不同道路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土地制度变革与创新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不可回避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军 《发展研究》2007,(10):65-67
因公共利益依法征用土地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中国要早,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得到较好解决.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赔偿程序、方式、标准以及纠纷处理等方面实践,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做好土地征用工作,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建设的方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制度的发展变迁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要受到当代中国农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影响。农村土地调整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立法例,又要兼顾中国土地承包经营的实践经验和本土资源;既要有所创新,又要立足于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及土地关系的现状。土地制度变迁的方向、速率和目标,都要受到我国目前农村社会转型进程的制约。在土地制度建设的方向选择上,应把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置于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曾阳 《经济研究导刊》2009,(24):166-167
中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变传统的无偿、无流转、无限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为有偿、有流转、有期限使用制度,新中国建立初期不仅是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奠基时期,而且当时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与今天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力求通过回顾该时期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形成,为今日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0.
谢清树 《开放时代》2005,(5):117-134
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它带来了地方政府乱征滥用土地、农民利益受损等严重问题,因而亟需进行系统性的改革.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土地制度以及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讨论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对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系统性改革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途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人认为这是我国的又一次土地革命,有人认为这是我国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土地流转将何去何从?文章试通过回顾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随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得出土地流转是我国土地政策的必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或国有将会长久不变;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再一次为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后续动力,土地流转应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从房地产市场看土地需求及对土地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4年,国务院首次把土地政策定位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之一,把国土资源部定位为宏观管理部门。这一切改革使得人们对土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我们从我国土地市场的特定环境分析出发,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对我国的土地需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为政府制定以需求为主导的土地供应计划和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WTO背景下的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华 《经济经纬》2004,(1):102-104
加入WTO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产业莫过于农业。而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在分析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与我国土地利用政策现状冲突的基础上,辨析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提出了WTO背景下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解译1986年、1995年、2000年的临泽县土地利用/覆被图的基础上,结合2000~2007年土地变更数据表和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图,利用RS、GIS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8年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水域和草地呈现减少的趋势,耕地除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外一直在增加,未利用地先增后减,林地总量变化较小;1986~2000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表现出斑块数量减少,最大斑块面积增大,景观异质性下降,各景观斑块之间的面积差异增加,城乡交叉区域景观破碎化增强,而在其他区域景观分布较集中。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与农村土地粗放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土地的需求矛盾日益尖锐,提高城市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粗放低效利用现象及政策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与农村在土地集约利用上具体的策略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农地征用制度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与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征用制度改革必将成为我国近期重大的制度变迁之一,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或者保护农民权益,甚至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耕地或者粮食安全,关键在于征地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各种矛盾的聚焦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农地征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与不足,直接导致了农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及农地征用权被滥用,影响了农民对土地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的有效运用。农地征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也必须对此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7.
增加土地供应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所采用的常用的政策之一是增加土地供应的数量,但这一措施在现实中并不总是有效的。笔者构建了一个简化的房价与地价的决定模型,分析了政府的土地供应数量对房价和地价的影响。笔者认为,政府调控措施的效果依赖于具体的市场条件,特别是投机现象的严重程度和预期房价对地价变动的敏感程度。如果一个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投机现象,则增加土地供应的政策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而不是降低房价。  相似文献   

18.
保障我国农民土地收益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我国农地大量转非,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出现,危及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尽管中央对土地进行了严格管理,但是只是临时政策性的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上寻求可行的途径。为此,本文通过对农民土地利益损失的制度原因分析,并对农地制度固化和创新的风险以及几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创新方案比较后,认为渐进式的制度改革是符合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用地形态与城市交通布局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在多中心组团土地利用模式下,运用土地利用与交通生成的相互关系模型,得到城市交通小区的出行生成量。并以河南省巩义市“1 4”组团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这一视角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土地征用制度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但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背离,因此我们应进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创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