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影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谈及中等收入者比重,不能不关注中等收入人群。以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界定为基础,阐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现实意义,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流动两种路径相结合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曾军丽  曾国平 《经济师》2003,(12):57-58
文章针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按照经济尺度、立足社会现实、动态地界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 ,提出至2 0 0 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为家庭年收入 3万~ 9万元 (按 3口之家计 )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 ,分析了扩展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必要性 :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相关法律制度是实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制度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我们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收入差距,使更多的人分享到改革的成果。低收入者逐步成为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越多,从整体上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制度与方式是市场经济政策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迈进;文中也提出了只有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才能真正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未来20年左右,我国在社会再分配方面应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并第一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写入执政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之中,这在党的重要文献里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等收入者的定义和划分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它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其历史意义不亚于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采取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之后,提出"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调整,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极大地调动起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较快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提前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低水平、不协调的问题,从分配领域来说,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更多的人分享到改革的成果。 因此,如何合理界定我国中等收入者,把握中等收入者形成的规律,找出影响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的主要因素和难点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7.
论提高全民的收入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晓亮 《经济经纬》2003,(6):19-23
提高全民的收入水平,是我国今后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重点和目标,即实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消灭贫困人口。为此,在收入分配理论方面要实行一系列创新和突破;实践上,中等收入者的扩大,只能或主要来自于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灭贫困其实质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等收入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总体收入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和范围。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社会中等收入者阶层只占总人口的20%左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党和政府的既定方针,有利于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固然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但是只有把关注点集中在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合理的收入结构,提升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经济月刊》2012,(1):120-12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12月中旬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扩大内需主要靠中等收入者实现。厉以宁分析,目前存在三种形式的收入分配结构,最普遍常见的是金字塔式的收入分配,即最底部大多数都是中低收入者;第二种是哑铃式的收入分配,它与金字塔式收入分配的区别就是富人比较多,而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比较低;第三种是橄榄形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0.
英国、美国中产阶级的形成有其自身演变的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越来越发达,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其中有福利思想的指导,有税收等再分配手段的调节,有索取剩余价值的工人运动.对我们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启示主要有(1)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大量积累,才产生了中产阶级的物质基础,所以,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根本思路是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2)在中产阶级培育过程中,再分配手段是必要的,但也会带来副作用,所以我国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运用再分配手段时要适度.(3)在英国、美国中产阶级形成过程中,教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快速积累人力资本,建立起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的稳定机制.(4)应建立与完善第三次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的社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关键在于探寻到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成因及症结,通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缓解和抑制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继续扩大的趋势,从而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2.
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所取得的经济成果有目共睹,但其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定义,国内理论界存在广泛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  相似文献   

13.
2006~2007年:政府高度重视下的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政府回应民众诉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最高决策层到政策执行部门都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在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调节影响未来收入差距的因素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收入分配的发展呈现出较强的惯性,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居民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之势。2007年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完善宏观分配格局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传导,建立健全低收入群体增收的长效保障机制,加快促进稳定的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形成,并…  相似文献   

14.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六大报告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中,党中央首次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的任务。它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尚未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最终实现。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大家又存在不同观点。本文汇集各家之言,力图为深化这一热点问题的讨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大报告在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阐述时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尽快提高山西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构建"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必须不断加强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舆论导向;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促使低收入阶层向中等收入阶层转化;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介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解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极为重大。“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途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实现现代化最稳定、适宜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将对我国国内消费状况带来重大变化 ,政府、企业和中等收入者应积极采取适应这一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孙海 《经济师》2004,(3):28-28,30
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确立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初次分配坚持效率优先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再分配注重公平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让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农村中等收入者是农村社会的先富力量,在农村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示范性,培育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建立我国现代社会结构等,都将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