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日益加快的城镇建设进程中,小城镇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明显增加,垃圾成分复杂多变,小城镇垃圾处置问题也日趋明显.论文阐述了小城镇生活垃圾的危害,以及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分析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垃圾的预处理,常规处理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加快的城镇建设进程中,小城镇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明显增加,垃圾成分复杂多变,小城镇垃圾处置问题也日趋明显.论文阐述了小城镇生活垃圾的危害,以及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分析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垃圾的预处理,常规处理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城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尽管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仍具有相当的技术可行性,且处理成本较低,回用价值高。但在实际推广和运行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舒月红  计峰 《生产率系统》2000,(2):52-53,56
本文对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现代及最新进展一综述,着重介绍了各种新型二级处理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同时,还提出了目前生活污水处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小城镇规模与经济发展分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晓冬  王志强  徐建刚 《经济地理》2004,24(2):231-235,240
重新界定了江苏省小城镇的范畴以后,采用了直方图、密度图、系统聚类以及异质方差图等方法对江苏省1,291个小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江苏省发展小城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尽管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仍具有相当的技术可行性,且处理成本较低,回用价值高,但在实际推广和运行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生态工程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首先分析了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提出了人工湿地技术,介绍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常见的人工湿地类型,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水量小而分散、水质波动比较大等特点,以及与城市相比,农村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上的差异,在农村污水处理上不宜采用较为成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就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及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也能增加消费,扩大需求,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一、当前河北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的小城镇建设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小城镇个数由1979年的54个发展到1998年的851个,净增797个,增加15.8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江苏小城镇发展中的用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苏小城镇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积极意义,具体分析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是西部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小城镇对提高西部城市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发展小城镇必须首先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而这取决于对小城镇的准确定位.只有在对西部小城镇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才能明确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制定出小城镇的发展措施,推动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謇奠定了苏中市镇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基础,建成一批工业、港口和盐垦等市镇,大大推动了苏中市镇现代化进程。张謇为市镇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即以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促进市镇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传统市镇向近代市镇转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有关原理与方法,从小城镇园林景观构成要素——“斑块一廊道一基质”入手,剖析了小城镇园林景观结构与功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种基本园林景观布局形式,以期指导小城镇园林规划。同时,结合沙流河镇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该镇环形园林景观布局格式以及实现这一布局的树种配置。  相似文献   

15.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目前,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很快,但由于缺乏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引导,小城镇建设上尚存在着数量过多、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注意突出科学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三是要切实壮大和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四是要大胆创新城镇经营理念;五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本文肯定了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尚鸿雁  刘小东 《生产力研究》2004,24(12):136-138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战略对策的研究,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的战略地位不可动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国情出发 ,小城镇具有增长极效应。小城镇的繁荣必然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而农村经济的繁荣 ,又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条件。如果只发展大中城市 ,不发展小城镇 ,不仅大中城市的发展失去坚实的农村基础 ,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工”很难转化为市民  相似文献   

19.
张建民 《经济论坛》2003,(17):11-12
一、意义1.发展小城镇,是有效吸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人口进城定居,可以使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农村人口进城定居,也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约为4.9亿,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3.3亿。按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水平,劳动力的需求为种植业1.2亿、林牧副渔0.6亿,合计为1.8亿。这意味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今后每年农…  相似文献   

20.
陕南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独特作用,对陕南推进城镇化进程有重要意义。陕南在小城镇建设中面临着经济实力较弱、经济要素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大、管理体制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等挑战;也有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改善、移民搬迁等机遇。在分析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陕南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并从提升科学制定规划能力,实现科学发展;提升要素聚集能力,实现聚集发展、规模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等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