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森林资源破坏引发生态问题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森林资源产权是产权经济学运用于林业领域中所建立的一个特殊范畴。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产权普遍存在着模糊与弱化的现象,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产权情况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改革方法和构建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天保工程的实施对天保地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产生了综合影响,同时与利益相关者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天然林保护与森林经营者之间,天然林保护与林业管理体制之间。天然林保护与林区干部、职工、林农观念之间等。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森林资源管理贯穿于森林的培育、保护、利用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休现,在林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护和节约森林资源上,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就是为了永续利用和发展。”周生贤局长多次强调:森林资源是林业是命根子,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一切工作的核心,怎么强调都应该,怎么要求都不过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大”严管林”工作力度,全面做好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业是构成我国林业的重要分支,因此,集体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林业的总体发展状况,然而,目前我国集体林业存在着产权制度方面的问题,限制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集体林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深化集体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克服旧体制制约林业发展的弊端,有利于激发集体林业发展的活力,明晰林业产权,调动林农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深化创新林业改革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经济月刊》2011,(6):94-94
5月15日,2011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在浙江省温卅l市拉开帷幕。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开幕式上说,旅游节的举办,有利于全面展示林业在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中的主体地位,发展森林旅游业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弘扬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加快生态建设进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1.森林资源在过去50多年的开发利用中,偏重于以采伐木材为主,形成了当前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分布不均的被动局面。致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虽然近几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但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森林可采蓄积锐减,林分质量下降,森林结构不均衡,  相似文献   

7.
森林分类经营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功能的不同,将森林、林木和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区和商品林区。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运营规律进行经营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就是在生态公益林区,通过资金的投入和经营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公益林区的森林资源得以恢复,尽快回到地带性植被,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在立地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商品林区,通过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缩短森林培育周期,大量生产木材。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约束,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产权制度的创新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组织是制度创新的关键。本文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度创新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制度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森林不可持续经营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度创新意见。认为: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林地产权制度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根本保证,林业税费制度的安排应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商品林产业化经营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视角:一是产权制度的渐进及增量改革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产权制度的渐进及增量改革影响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增进了经济绩效;二是产权制度的真实保护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存在一种替代性的制度,使中国要素主体的产权得到了真实的保护,从而客观上增进了经济绩效;三是产权制度的非均衡保护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政府对要素主体的产权进行非均衡保护才是增进经济绩效的根本原因。这三个视角在逻辑上有一个由微观向宏观扩展的过程。本文认为,第三个视角更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因为中国的实践证明,在经济起飞阶段,产权保护的非均衡比产权保护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我国林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出发,提出我国现存林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是造成林业现存问题的根本缘由。由于长期以来否认森林资产的价值管理和森林产权制度上存在的种种缺陷,使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政策走上了各种认识误区。误区使森林产权缺乏稳定感,这一切都引发了在占有使用森林资源上的纠葛和矛盾,也正是导致林业“两危”的本质原因。本文提出,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可以让林业产权制度与资产化管理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实现林业产权明晰化;其次,把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第三,大力引入市场化利益机制进入林业建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权分离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梳理产权与生态产权的主要文献以及分析归纳中国生态产权制度运行低效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核心概念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的理论依据和可能的实践路径,并基于博弈理论采用嵌入激励机制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模型论证了“非开发性所有权”贝叶斯均衡价格的存在性。研究表明:(1)生态领域的根本利益冲突,既是生态产品极强的正外部性且无法内部化或市场化所引致的,也是产权制度失效的根本成因;(2)基于产权的可分离性原理,可以构建涵盖“非开发性所有权”和“开发性所有权”等权利相兼容的生态产权制度;(3)建立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交易品的市场,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的优化路径,同时也是生态产品正外部性得以内部化的有效路径;(4)政府生态购买,是生态产权制度优化路径的有效实现形式。当引入激励机制时,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机制能够实现贝叶斯均衡的理论购买价格。上述分析内容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4 生态林业在振兴我国林业中的意义4.1 生态林业有利于把林业纳入科学集约经营的轨道纵观世界林业发展进程,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大致经历了破坏森林、保护和恢复森林以及发展森林三个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第三阶段,即集约经营扩大森林再生产的阶段。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和内涵两种类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不仅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对于净化空气、改善小范围内气候、防风固沙及涵养水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森林作为可再生资源,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文中分别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20,(1)
森林不仅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价值。对森林资源实施用途管制,对于引导人们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森林资源用途管制存在森林资源用途登记缺失,林业规划强制力不足,用途转用机制不规范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完善森林资源用途管制,应当建立森林资源用途登记制度,赋予林业长远规划强制力,严格用途转用和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在森林经营中,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持久发挥,既以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堤,又为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保证,两方面的目标和效益是一致的。作者并探讨了西藏林区永续利用经营的指导原则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森林资源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经营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如何将森林资源价值发挥最大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探讨森林经营管理和可持续经营两者间的经营关系,为国内林业发展的重点问题。通过探讨世界林业发展状况,以及国际林业发展相关理论和成功事例,归类总结森林资源的主要功能,从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展开阐述,并根据国内森林资源规划体系以及现状分布,提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经营对策,促进森林多远化发展建设,为国内森林资源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媛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04-105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增强林地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东部国有林区的重要天然屏障之一,是森林资源型地区。鉴于此,从森林资源质量、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产力等方面对该林区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现林区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足森林经营的重要目的,也是森林经理的重要工作目标。在我国实施分类经营将森林资源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两个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森林资源采取不同的经营方针、国家采取不同的宏观管理和扶持政策、生产实践中采取不同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来看,我国的生态公益林在森林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迅速得到加强,其面积也会不断增加。如何科学合理地经营利用生态公益林,是森林经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只要存在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更新和利用问题,就必然要涉及森林生态成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湛泳  陈立荣 《生产力研究》2006,(11):190-191,236
作为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及其实现形式是关系改革最终成败和社会生产力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试图阐述联合产权制度中的劳动产权,首先阐述了单一劳动产权和单一要素产权的局限性,从而得到以劳动产权重构联合产权制度正是出路之所在,最后分析了劳动产权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约束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改革和完善国有林区现行的林权制度在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林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本文通过现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免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的思路和方法,保障林权所有者的收益权,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以此推动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