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自1979年以来,我国财政连续几年出现赤字,虽然险象屡生,终究没有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震荡,于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财政平衡的观念开始淡化,有的人认为国家财政出现一些赤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发展。那么,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搞好财政平衡?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所周知,财政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从国民经济各领域来看,财政平衡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从国民经济各方面关系来看,财政平衡涉及比例、速度、效益;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来看,财政平衡涉及国家建  相似文献   

2.
一、现状及危害国家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即为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是通过国家预算平衡的,因而财政赤字表现为预算赤字或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的差额。一年的财政收入,代表当年国家可以集中掌握的一部分社会产品。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发生赤字,意味着这部分支出所形成的社会购买力没有相应的社会产品作为保证。在实践中,为了弥补赤字,国家就要增加没有商品保征的货币发行。如果赤字过大,货币发行过多,商品供应长期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发生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从地方财政的实际看,出现财政预算赤字有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姜欣 《经济师》2014,(10):86-88
财政风险是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种重要风险,这是由财政风险的特殊性决定的。文章利用财政风险的两个评价指标赤字率和债务率,根据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和利用国债依存度与赤字依存度的关系计算出的赤字依存度的警戒线可知,我国财政现在已经处于发生财政风险的高概率区,应适度控制国债和赤字的规模,从而降低财政风险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赤字,国债与通货膨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字、国债与通货膨胀研究曹新自1993年年初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率一直攀高,至今仍居高难下。造成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流量过程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政策方面的原因,还有心理预期方面的因素。然而,还有另一个被人忽视的重要原因,即国家财政非常困难,连年出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了研究,它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财政风险来源看,我国财政风险具有明显的转轨性特点,它可分为一般性财政风险、转轨性财政风险和特殊性财政风险。本文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从赤字融资方式的角度,构建了财政赤字率、隐性赤字率和政府收支赤字率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指标,试图建立一个既能与国际上通用口径可比,又能反映我国真实财政风险的赤字率衡量指标。政府收支赤字率是财政赤字率和隐性债务赤字率之和。(2)本文采用隐性债务赤字的直接估算方法,从而得出了1980~2008年期间我国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水平,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都在3%之内,隐性债务赤字率在6%~10%之间波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收支赤字率围绕10%波动。债务是赤字的积累。2008年年底我国国债负担率仅为17.73%,总债务负担率却高达67.5%。隐性赤字和隐性债务是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3)本文用经济学、博弈论理论,构建了财政风险形成机制模型,证明了所有地方政府都举债是地方政府博弈的纳什均衡,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无限膨胀的内生机制,中央政府对地方举债往往采取财政机会主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最大容忍度主要受举债的挤出效应的影响,偿还税率高低对其没有实质性影响。(4)本文对影响财政风险的5个定性方面的原因进行了量化,构建了一组分析财政风险原因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政府收支赤字率是最能反映真实赤字水平的指标;地方经济竞赛对财政风险的影响非常复杂,一方面会导致地方政府以债务积累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赤字率的过快上升。财税体制不合理和预算制度不完善也是财政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5)本文从建立赤字率和债务的警戒线、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改进政府激励约束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控制财政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积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物质保障,而财政积累率高低则是反映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国和地方的财政收入虽然逐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财政积累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持续扩大。由此造成国家财政赤字连年攀升,国债依存度提高,地方财政平衡困难,不少县市赤字累增。这中间除经济体制转换期分配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之外,国有资产提供的财税积累水平  相似文献   

7.
或有债务及其造成的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赤字财政政策主张的流行,财政负债和财政风险问题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逐渐显现。但西方经济学对这一问题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所进行的研究和论述也相应的贫乏和零碎。对或有债务及其造成的财政风险问题更是迟迟无人涉及。直到20世纪末,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对政府财政形成巨大压力,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1998年,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HanaPolackova在其发表的世界银行政策研究论文《政府或有负债:一种对财政稳定性构成威胁的风险》一文中,才正式提出并研究这一问题。他创造性地提…  相似文献   

8.
关于赤字财政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虹 《经济问题》2004,(1):68-70
财政赤字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在短期内,赤字财政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消极作用不应忽视。赤字财政政策不宜长期使用,目前应适度从紧。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1979、1980连续两年出现了二位数的大赤字,震动了全国。财政理论界对此作了分析研究,结论是预算赤字有害,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执行赤字预算政策,要尽快地消灭赤字,并力求今后不再发生赤字。我在当时也发表了这类文章。但是,1980年以后的实践是连年存在赤字;而经济形势之好又是建国以来少有的。这是什么问题呢?是理论错了,还是实践的实质性问题尚未反映出来?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一、关于预算赤字的概念问题我国财政学界对预算赤字概念的概括是有分岐的,财政部门计算预算赤字的口径和有的理论概括也不一致。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现状,要求预算赤字问题的研究者首先阐明自己的预算赤字概念观,以便读者按照不同的概念去评判理论是非。否则,由于概念含混不清,逻辑推理就不可能严密、深刻,读者就难以评判理论是非,就起不到总结经验,指导实践的作用。我国财政学界对预算赤字概念有以下三种理论概括: 预算赤字是预算年度中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部分。由于这种差额在会计上要用红字书写,所以叫预算赤字。预算赤字是预算支出超过了正常的预算收入,用借债或者发行货币的办法弥补的预算支出。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国债发行,势必导致赤字的进一步增大。在此情况下,正确理解积极财政政策必然要涉及到两个问题:如何理解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平衡的关系? 如何理解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西方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关系? 本文提出积极财政政策不同于西方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我国特殊时期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其实施具有阶段性,财政平衡作为中长期指导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必须坚持而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1.
财政结构性赤字及其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出现的赤字不是因为调节和平抑经济周期而出现的“周期性赤字”,而是“结构性赤字”。我国的结构性赤字不是因为战争(如现在的美国)或自然灾害造成的,而是源自中国社会、经济和财政结构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支出压力,可以称之为社会改革转型期间为解决社会重大结构性问题而出现的结构性赤字。首先是经济社会转型。这包括: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城镇形成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口;传统企业社会福利向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过渡,社保资金有大量的缺口;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农业、农村向现代新农村转型、大量农村人口要向城镇转移。由于我…  相似文献   

12.
一、国家财政连年发生赤字非同小可一九七九年,国家财政赤字达一百七十多亿元,它超过了历史记录。一九八○年财政收支仍未能实现收支平衡,与上年赤字不相上下,且都占当年国家预算总支出额百分之十七以上,达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这种情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什么后果,会对人民生活发生什么影响,已成为人人关心、非同小可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财政持续赤字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理论的一个悖论,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笔者认为,其主要或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特殊的财政扩张模式和赤字弥补方式,以及“结售汇”的外汇管理体制和央行“购汇托市”的汇率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制度改革起步的。10年来,财政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由于财政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目前已经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一、财政面临的困难状况1.财政赤字与债务急剧增加。从1979—1988年的10年中,同家财政有9年出现赤字,累计硬赤字额达648亿元。如果加上10年的债务收入,实际上的赤字额为1700亿元。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5.
武小惠 《经济问题》2000,(11):42-45
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只讲强制性、无偿性,因而不存在财政风险;在经济转轨时期,财政逐渐演变为公共财政,财政风险亦逐步显现,如财政“职能虚脱”风险、债务及赤字风险等,因此,只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对策才能主动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不同于西方国家反经济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划分两种类型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几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调整,同时缩减国债规模,减少赤字,实现财政平衡。在结构调整逐步完成,各项改革趋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充分建立的条件下,使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代之其他财政政策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正> 近一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财政金融若干问题作了研讨。现将其中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关于财政赤字问题1、财政赤字能否作为经济杠杆来刺激经济发展?一种意见是,对我国这几年连续发生的财政赤字是否有害要具体分析。“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不搞赤字,国民经济受害更大,在市场上不出现抢购的条件下,搞点赤字也是允许的。社会主义有点赤字也不一定都坏,赤字能否作为调整经济的杠杆,也是可以研究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财政没有赤字的时候是很少的,可是资本主义并没有因为有了赤字就不发展了。如果赤字的弥补有来  相似文献   

18.
王秋石 《当代财经》2003,(12):15-16
宋承先提出的“超前消费富民、通货膨胀富民、赤字财政富国”的三大经验规律,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是成立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赤字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新政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向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模式转变的结果,这一转变始于里根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新模式导致经济增长缓慢、不平等加剧以及赤字上涨,而上涨的赤字反过来引发了对实行财政紧缩政策的要求。文章在追溯当前赤字危机长期演化过程的基础上,说明危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对高收入家庭和大公司加税,削减战争支出等。文章认为,财政紧缩并非无法避免,它实质上是权贵阶层对美国人民基本利益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 1980年3月,我们写了一篇题为《财政收支矛盾与财政收支平衡》的文章,提出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在价值量上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转化规律(财政收支平衡规律)以及赤字有害、反对搞赤字预算等问题。有的同志表示同意;有的同志认为财政收支平衡只是原则,不是规律;有的同志认为财政收支平衡是规律,但不同意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有的同志对赤字有害亦有异议。不久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实事求是地指出了1979年与1980年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条件下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