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欧债危机越演越烈,需要重新思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内生性根源.此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危机发生的制度性根源.这一矛盾外化为“相对过剩”.经济机制层面,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放大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为危机的爆发积累了机制性原因.微观市场层面,缺乏金融监管、不当的房地产和货币政策则是诱发危机的直接原因.高赤字和高负债的背景下,一些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突出的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深化的必然结果.处理好自由市场经济和规制市场经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以及地方债务问题是此次金融和债务危机给我国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已经发展成为继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欧美许多国家已深陷其中,为拯救危机的紧缩政策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并呈现下行趋势。目前,中国尚无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但是建立相应的偿债基金,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应利用我国的超额外汇储备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用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以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朱一平 《经济》2011,(11):62-63
2011年4季度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共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将首先取决于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向。危机的爆发形式上看,欧洲债务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2007年8月美国次贷问题浮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各主要  相似文献   

4.
欧洲政府动用财政资源来刺激总需求,以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公共债务危机的爆发。从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国际救助等措施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从中长期来看,可以通过结构改革,综合运用降低基本赤字、实际债务负担等措施,系统地解决公共债务问题。就欧洲的实践而言,已经通过债务重组、国际救助等措施来为欧元区外围国家纾困。作为一个整体,欧元区的公共债务水平上升并不明显,但是,由于不能稳定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外围国家公共债务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危机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200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泡沫破裂,在华尔街创新性金融衍生工具推动下,迅速波及国际市场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6.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美国也因债务问题失去了保持70年的AAA评级.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有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盟采取的政策工具有救援措施和机制改革.本文比较了两者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和给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快了人民币区域化的步伐.在2010年欧元危机爆发之前,理论界一直都将欧元视为人民币区域化可借鉴的模式,而透过对2010年引发欧元危机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入分析,我们将得到一些对正在进行的人民币区域化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又发生了欧洲债务危机。它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和升级,属于第二阶段的危机;它已经影响到国际经济的总体走向,已经从消费者企业的微观层面蔓延到了政府的宏观层面,其危害性和严重性可见一斑。因此,围绕欧洲债务危机带给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展开讨论,以期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让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变得有限和可控,从而引领我国经济迈向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开始广泛关注财政风险问题。因此,在债务危机和财政风险形成之前,加强对财政风险本质与特征的了解,分析与掌握风险向危机的转化机制,从而掌握防范及降低风险的措施和手段,就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最近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宏观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动态的、长远的视角去权衡、审慎考虑,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量财政赤字解决流动性危机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后,各国主权债务问题浮出水面。从冰岛债务危机到迪拜债务危机,再到欧元区债务危机,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风险凸现。虽然中国政府的债务还处于安全界限之内,但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政府建立债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警戒线是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关于债务国的债务危机评价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来确定一国的金融危机预警级别,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但是,在过去的实证研究模型中,没有从财政风险的角度,从债务责任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角度来提供理论依据.这样,导致了债务危机预警体系在新兴市场金融危机预警中的失败.本文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个能够全面预测债务危机的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沈君克 《经济师》2012,7(2):84-86
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其当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成12.7%,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13%。随后全球三大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公司和惠誉公司相继下调对希腊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紧接着,危机蔓延到了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爱尔兰。引起这次危机的原因有: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内部经济失衡、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混乱的税收体系、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投机者的恶意炒作等。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普遍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引发了全球公共(主权)债务危机。从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问题演变中,我国应吸取以下经验教训:第一,控制财政赤字,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第二,确立"国家综合负债"理念,高度关注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问题;第三,根据国情现实,合理确定福利保障体系的内容、范围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2009年10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开始,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有愈演愈烈趋势。西班牙成为第五个因为主权债务危机而导致现任政府下台的欧元区国家。在深入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西班牙经济现状的具体研究,进一步探讨西班牙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拉美债务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作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从债务负担、经济增长实绩、贸易差额、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汇率波动四个方面分析了两次危机爆发的不同原因,并据此将中国债务问题的现状及相关经济环境与拉美、欧洲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指出必须将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振兴上,及时制定经济刺激方案的退出策略,以适当加息和收紧信贷代替人民币升值作为打击资产泡沫的手段,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促进地方债务市场化,建立债务责任追究机制,才能降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危害.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发展最先冲出经济低迷时期,摆脱了经济危机。自此以后欧洲债务危机持续爆发,蔓延4,5个国家,导致欧洲经济发展一直持续低迷状态,美国债务危机的爆发也引起了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美国2011年8月2日上调了债务上限,在未来15年之内削减了国家20万亿的财政赤字和财务支出,这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缩水,使中国外汇投资收益率降低,由此可见各国之间的债务与经济发展状况都是息息相关的,互相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外汇市场中的购买力变化和资金流动的特性,文中作者将以2011年上半年欧元兑美金的数据为主,分析盈利点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迪拜和希腊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之后,相继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冲击下房地产泡沫破灭,价格大幅度下降,资金链条断裂,实体经济无力支撑等多重因素.而金融危机之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随着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希腊政府的借贷成本大幅提高,陷入债务危机之中.迪拜和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在短期内冲击全球经济,而且给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很多警示.  相似文献   

19.
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一些国家又涉陷债务危机之中。用新的分析视角论及债务危机可能更有说服力,本文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入手,二是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入手。此外,政党政治和松驰的财政政策也是引发债务危机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认为:美欧国家如果不调整基本矛盾,不自我修复民主政治制度,债务危机将是一个死结。最后给出了化解债务危机的两条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郭宇 《经济导刊》1995,(1):66-68
沉重的包袱:国际债务问题透视东北财经大学郭宇80年代,国际信贷关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已到期债务,爆发了世界性的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债务泥潭难以自拔。二是美国于1985年从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改变了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