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采用Brunstromv6期评定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12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ADL评分及Fugl-Meyer 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则给予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康复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报道56%~96%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并发症[1].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肩痛等.笔者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与功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户分化日益明显,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也日益显著。以辽宁、山东、江西、四川4省1394户农民的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模型,在研究新型农户与传统小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基础上,进一步测算了各影响因素对二者农业保险需求差异的贡献度,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降低样本选择偏误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大于传统小农户,二者需求差异既受个体特征影响,也受供给排斥影响。个体特征中贡献最大的是人均农业收入,占总差异的53.8%;供给端以营销排斥贡献最大,占总差异的49.56%。研究结果为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104例为干预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用运动想象结合小量饮水进行吞咽训练,每天1次,每次10~15 min,连续15 d。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11.54%),对照组33例(3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采用运动想象结合小量饮水进行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结核病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我院53例结核病患者,对其进行自我管理模式指导,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测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根据实施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及自我管理模式指导,所有患者实施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痊愈率100.0%。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地发挥了自我管理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脑卒中生活质量影响因素量表(SIS 3.0)对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的是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情况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相对较低,需要社区和家庭共同联合从多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上门随访和电话跟踪随访,督促患者按出院健康教育内容执行;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对脑卒中知识了解情况、自控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知识和自控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增强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使病情得到缓解,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就理论而言,A、H股双重上市公司价差的影响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异、需求差异、体制因素和汇率风险。文章讨论了影响A、H股双重上市公司价差的因素,并构造了这些影响因素的代理变量进行面板回归,验证这些因素对价差的影响是否同预期一致。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差异、需求差异、公司治理和汇率风险均显著影响双重上市公司价差,且与预期理论相吻合,而信息不对称对价差的解释与理论不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2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脑卒中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74例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向其说明的情况下,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脑卒中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年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明显减少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125例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增加肺部感染因素的预测,针对患者潜在的问题早期采用护理干预,14天为1个干预周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6%,常规组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对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积极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吞咽功能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较佳,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使重症脑卒中患者保持积极的应对态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后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患者的不良心理均得到有效改善,无1例发生意外。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来积极影响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甘肃、河南、广东三省18个县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分别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分布栅栏模型对中国农村患者门诊和住院需求量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支付能力是制约农村患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医疗需求的重要因素。医疗保险的覆盖有利于提高农村患者的门诊和住院消费。对于贫困患者而言,疾病史、行动障碍及自评健康水平对其医疗需求行为的影响与非贫困农户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DCA循环优化下的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优化下的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照组予以基础性急诊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优化下的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定期电话随访对截瘫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增加定期电话随访,给予整体干预;B组按常规在患者返院复查时进行护理干预。应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WHOQOL-BREF)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A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出院时增加,而B组在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3个维度得分反而下降;A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定期电话随访是一种有效的院外延伸性整体干预手段,对于提高截瘫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