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优势思想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3.
1关于陈衍经济类著译的若干考证陈衍(1856—1937) ,字叔伊 ,号石遗 ,福建侯官人。《辞海》列陈衍条目 ,以“同光体诗学家代表”论述 ;《中国近代科学家辞典》则称陈衍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史学家、文学家、音韵学家 ;港台学界则褒重诗人陈衍 ,谓其诗清峻奇峭 ,结构雅逸 ,风神爽朗 ,世所推崇 ,并誉为“六百年来一人而已”。从职业角度观之 ,这么多的“家”均系其“副业” ,而“正业”则是(名)教授、(名)编辑兼(著名)撰稿人 ;同时他又是清末两大幕府(即刘铭传抚台湾、张之洞督两湖)之幕宾。这方面的贡献所耗精力自然更多。当然“正”“副”…  相似文献   

4.
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唯物辩证法,对治理国家的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只有把法治与德治正确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科学的、明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5.
6.
林涛舟 《经济纵横》1993,(12):6-8,12
<正> 本文拟从毛泽东同志理财思想体系,作一管窥。一、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开辟财源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理财思想,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他的有关财政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论述。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倡从实际出发,对财政经济问题进行务实性研究。告诫我们:“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又说:“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时,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又明确地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完全证明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一部中国历史,多少朝代更迭,无不“其兴也淿焉,其亡也忽焉”,没有跳出这个历史的周期率。考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则是“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崩”。  相似文献   

14.
曾晓云 《大陆桥视野》2012,(8):90-90,92
如果在教学中不注重数学思想的启发引导和运用,那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与归宿都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说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流转税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信艳 《财经问题研究》2005,(11):92-96,F0003
本文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先秦时期流转税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评析.本文认为,虽然古代流转税活动较为原始,但从有关思想家言论的记载和流传下来的赋税资料中,还是能梳理出一些宝贵的流转税思想财富.具体体现在:"关市讥而不征"的关税思想;"寓税于价"的消费税思想;关税、市税在流转税制结构中的冲突分析的流转税制思想.  相似文献   

16.
试论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祁凤义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和掌握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主要包括下述九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党荣珍 《时代经贸》2006,4(Z1):74-75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内容相当广泛,集中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其思想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哲学、历史、政治、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民族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等都产生既深且广的影响.本文在人文思想视野下,就《论语》的一些章节来分析论述《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研究职工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及企业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规律。它的基本任务是最大效率的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一支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的企业职工队伍。本文就如何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工作谈下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9.
20.
吕庆广 《江南论坛》2001,(12):37-38
舆地,本指地图或疆土,在19世纪随着西方天文学与地理学的传入而逐渐演变为对天文地理的泛称,故舆地观即对天地宇宙的看法。薛福成是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启蒙的一座灯塔,是康梁之前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最高标志,对其后的思想家影响深远。而在薛福成的启蒙思想谱系中,他晚年奉节使欧期间有关天地宇宙的诠释占有显著位置,是全面理解薛氏思想不可忽略的方面。一、对舆地之学的高度重视与推崇近代地理学是西学东渐的排头兵,因此也是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认识世界的桥梁,是思想上破旧立新、实现变革的利器。自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的《四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