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以往文献中,依据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产生的效果,有两大主要观点——货币中性论和货币非中性论。而货币政策的效果最终又可归结为:它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通货膨胀,即货币政策绩效中的“中性”成分以及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推动作用究竟有多大,即其中的“非中性”成分。我们在此要探讨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是要揭开货币的“面纱”,找出其中对实际经济变量有重要影响的“非中性”成分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有效性的界定,选择了以有效性所经历的阶段来划分的“货币控制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3.
黄安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
本文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联系起来,研究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基础货币随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部分地被货币乘数的随机波动的影响抵消,因此基础货币不可控并不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不可控. 相似文献
4.
外汇储备的增长通过外汇占款引起基础货币的增长,增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因此,对我国2000-2009年相关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协整方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证明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有显著影响,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作为本外币政策的连接点,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会改变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影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通过对2001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2季度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对基础货币供应量有明显的正向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基础货币供给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力不大。基于此,本文还提出了从实证检验结果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础货币、短期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两种工具与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这两种货币工具来分别设定满足双重目标要求的货币政策规则.在规则约束下,利率对通货膨胀偏差的反应程度要高于经济增长偏差,而基础货币对经济增长偏差则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基础货币规则能够实现逆经济风向调节,而利率规则却表现出顺周期调节特征.在实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目标时,可在规则中将两个目标值设定为点或区间,由于点目标在操作中缺乏灵活性,所以,适宜将目标设定成一个区间.在货币工具规则的选择上,基础货币规则要比利率规则更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经济整体上无论是经济规模、各国政策目标,还是通货膨胀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不具备同时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行性。东亚地区一方面要积极为汇率合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尝试建立辅助的、较初级的货币合作,为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一国或地区中央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十分重要报表。文章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结构变化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内容的一些走向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外汇资产、基础货币供应与货币内生性——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以来,人民币处于升值压力中,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大,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文章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汇改前后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增量变化唯一格兰杰因,国内信贷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资产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均已失效,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央行已不能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财政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从政府资产角度出发,运用1994~2005年中国国库资金季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政府国库资金、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作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国库资金增减导致基础货币收缩和扩张,短期内国库资金变动会使货币供应量发生显著的反向波动,国库资金是货币供应量的Granger因,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波动有较高的解释力,央行的货币供给由于国库资金而产生被动性。(2)国库资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货币当局将国库资金变量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监控体系,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国库资金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新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动最终不仅能影响名义价格与名义工资等名义变量,而且对实际产出等实际变量有影响。从货币非中性探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建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其有效性未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4.
Fu Guo Zhaodi Wang Yuhua Wu 《中国经济评论(英文版)》2005,4(4):52-56
Compared with what they are under close economy,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money supply under open econom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in composi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argets. A mathematic model of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GNP is fabricat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upon money supply and exchange rate that open economy has.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ndependence of monetary policies, the st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rate and the free circul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超额货币"成因的进一步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超额货币一直是理论界颇有争议的话题,因而关于超额货币成因的理论假说有很多种。基于对以往的理论假说进行总结与质疑的基础上,利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对交易方程式进行调整,并利用中国1991-2003年的数据对调整后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的变化是导致中国超额货币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就是货币政策具有真实效应,能够对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货币政策能够在保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紧缩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效果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积极财政政策也有可能通过货币需求的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等,产生对于实际产出的紧缩影响.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通过估计货币需求相对于实际产出的弹性系数,发现我国的财政政策仅在1996年前体现出显著的"紧缩效应",而在1996年后"紧缩效应"逐渐减弱和消失,这说明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和期限结构发挥了比较稳定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9.
PEDRO LEÃO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2005,19(1):119-135
The velocity of money usually rises in expansions and falls in recessions This paper explains this pro‐cyclical movement of velocity using two ideas: (i) during business cycles the movement of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of durable goods has a larger amplitude than consumption of non‐durable goods and services; (ii) the velocity associated with expenditure on investment and durable good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velocity associated with consumption of non‐durable goods and services, because the former expenditures are synchronized with the attainment of money by economic agents whereas the latter are not. In this setting, the rise in the weight of expenditure in durable goods relative to the weight of non‐durable goods and services, which occurs during expansions, generates an increase in the average velocity of circulation. The opposite happens during recessions and thus velocity moves pro‐cyclically. 相似文献
20.
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与需求内生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别从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与外汇"资产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为基础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信贷供给的需求内生。为提高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当局必须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尤其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以此削弱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需求内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