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从理想到现实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社会与文化形态的深刻变革。物质技术层面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构筑了物化平台和技术层面的可能性;制度行为层面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运作的制度框架;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触及传统工业文明的精神内核,是保障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社会依托。  相似文献   

2.
朱纪广  李小建  王德  牛宁 《经济地理》2019,39(1):149-156
采用典型案例调研法、空间分析方法和图谱法,将西华县乡村按照不同功能分为工业主导型乡村、现代农业主导型乡村和新型社区三种类型,并剖析了传统农区西华县1975—2017年乡村功能演变情况。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乡村功能演变形式不同,具体表现如下:(1)工业主导型乡村的功能演变主要强调工业化对乡村的影响,即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部分农民身份演变为"工厂工人";乡村经济活动具有兼业化趋势,农业生产功能逐渐受到挑战,城乡经济联系发生改变。(2)现代农业主导型乡村的功能演变主要聚焦于乡村生产功能和农民身份的变化,即传统农业生产功能演变为非粮化,部分农民身份演变为"农场工人",乡村经济逐渐向市场转化,农业生产空间增大。(3)新型社区功能演变主要聚焦于乡村功能的多样化和市民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功能逐渐丧失,但乡村的社会交往空间扩大;同时,基层政府功能得以更新和农村社会自治功能提高。(4)工业化是传统乡村功能演变基本动力,不同的发展阶段乡村功能演变的主导因素不同。(5)对乡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认为工业主导型乡村未来可向工业小镇或工业小区方向演变,现代农业主导型乡村可向旅游型乡村发展,新型社区可借助于中心城镇体系的完善交通形成居住型乡村。  相似文献   

3.
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经济。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网络经济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显著特征,直接影响着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同时也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就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现代工业工程的范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管理学的内容,也包括运筹学和经济 学的内容。就现代工业工程的实际状况来说,最为关键的内容就在于工业工程的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工业 工程本身的成败,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与工业工程有关的诸多因素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家庭作为一种工业组织形式与较大规模的其他组织形式相比,转换成本方面的劣势尚不明显,却可以相对节约组织组建和运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欧洲手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乡村”的阶段。经过由城市重新回到乡村的家庭工业不仅已经完成了生产与消费的分离,而且发生了生产与销售的分离。受包买商或工场主控制的农村家庭手工业构成了向工厂制度和超家庭的企业组织形式过渡的一个阶梯。随着工业化过程的进一步推进,集中式的组织形式取代分散式家庭组织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生产组织形式的根本转变这种重大的社会现象是不能完全用任何单一因素解释的。本文集中论述了传统人际关系在劳动力的聚集和资本的聚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县域乡村多功能性演化特征与空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需遵循乡村发展演变规律,科学把握乡村地域功能的差异性、动态性特征,深度挖掘乡村功能价值。文章基于多功能性理论,分析2000和2017年河南省县域尺度上乡村功能性结构与等级体系的时空差异性,解读乡村多功能性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演化进程中各功能的空间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乡村功能结构与等级体系不断变迁,市辖区乡村成为乡村功能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的主要聚集区,多功能性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逐渐减弱。(2)多功能性正在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多元化价值和功能日益突出,非农生产功能渐趋增强;农业生产内容不断由传统作物生产向现代休闲农业转变,多功能农业成为新的发展趋向;乡村生态保育功能强度增加,休闲价值日益凸显,并逐渐向城市中心靠拢;乡村经济的多样性与非农生产功能的增强强化了乡村居住生活功能,凸显了林果生产功能。(3)河南省乡村越发嵌入地域多功能发展理念,各种功能在相吸相斥中表现出较大的分离特征。  相似文献   

7.
传统民居旅游的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经济论坛》2002,(1):25-26
幅员辽阔的领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共同造就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它们是各个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文化性、历史性、民族性。它们积淀了中国数千年古老的文化,默默地表达着农业社会的乡土风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现代工业社会,这些有着古朴生活气息的传统民居因反映宁静、朴实的田园生活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由于传统民居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在很多地…  相似文献   

8.
培养新型农民,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鼓励农民创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然而,目前浙江农村家庭工业发展仍然延续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应积极实施农村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提升的战略举措,探索农村家庭工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家庭关系的轴心由传统的血亲的纵向关系转到夫妻的横向关系。这种轴心关系的转变加强了家庭权力的稳固性。这又意味着——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的发展,首先又体现在夫妻关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转型期的中国大陆社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及巧妙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乡村携带着传统文化基因,是保存、传承和发扬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如何实现传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是立 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对乡村及其 概念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探讨,对传统文化审美视角下乡 村景观意象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建构。乡村景观的基本意象可分 为生产意象、田园意象、山水意象、聚落意象和文化意象5个 类型。并对3处典型的杏花村景观意象营造案例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应注 重乡村景观意象的积累和挖掘、注重基调意象或核心意象特征 的凝练、注重意象体系的差异化构建。希望能够对乡村景观意 象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