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叶海荣  王松良  杨建洲  陈辉 《经济地理》2007,27(2):265-269,274
运用并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闽东南地区1988—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逐渐由超载变为大量富余,经济资源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以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为参照区,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③各亚区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十分显著,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严重超载;④趋势预测分析表明该地区2010年和2015年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富余,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且程度在不断加剧,人地矛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2001~2009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碳足迹、碳承载力和碳赤字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显著增长,能源碳足迹由2001年的1.13Gt上升到2009年的2.21Gt,涨幅高达95.79%;同期碳承载力由1.08Gt增长到1.15Gt,涨幅仅为6.48%;而碳赤字则由0.05Gt提高到1.06Gt,9年间增高了20.24倍。可见由于碳足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碳承载力,致使近来中国碳赤字快速增高,发展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与美国、德国、印度等国的比较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碳足迹不容乐观,但人均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固碳和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重要的措施,文章基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启动,运用修正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森林面积进行预测,结合试点省份的碳交易价格对云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固碳作用进行价值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未来15年内,云南省竹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森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及净经济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各类林木净森林面积将以6.67%的固有速率增长。(2)森林固碳价值与森林面积规模、森林林种的环境适应程度、储存固碳量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3)2017—2032年,平均每年云南省森林固碳价值预计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93%,成为拉动云南省第一产业特别是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地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利用2002~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量及植被面积等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碳足迹总量由2002年的12 643.66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35 153.63万吨,增长幅度为278.03%,年均增长16.18%,其中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84.35%~93.78%,表明化石能源消费是导致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期植被碳承载力从2002年的8988.83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15 032.65万吨,增长幅度为67.24%,年均增长6.11%,其中森林固碳量76.94%~85.63%,园地固碳量占11.79%~21.00%,农作物仅占1.90%~3.48%,揭示森林的固碳量最高。2002~2012年碳赤字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3654.83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20 120.98万吨;碳生态压力指数由2002年的1.41上升到2012年的2.34,而单位GDP碳足迹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10.17吨/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5.13吨/万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在碳减排方面的政策措施有一定成效,但碳排放与碳固定之间不平衡,碳循环的生态环境压力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碳足迹理论,提出旅游碳承载力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利用旅游碳足迹和旅游碳承载力模型,计算对比江苏省15年来的旅游碳足迹、旅游碳承载力,深入认识江苏旅游业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从2000—2015年,江苏总旅游碳足迹和人均旅游碳足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旅游业碳足迹总量由487.3万吨增加到9 033.4万吨,人均旅游碳足迹由66.3 kg增加到145.1 kg。同时,江苏总旅游碳承载力缓慢增长,人均旅游碳承载力则持续下降。总旅游碳承载力由564.2万吨增长到1 981.0万吨。人均旅游碳承载力由76.7kg下降到31.8kg。因此,江苏总旅游碳足迹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总旅游承载力,生态压力日趋严峻。提高江苏旅游业的碳排效率,增加植物碳汇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利用Johansen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碳市场价格变动及收益率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国际石油价格与碳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国际石油价格对碳市场及收益率存在溢出,说明石油价格可以作为导致碳价变化的一个原因。但由于欧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碳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溢出效力呈现下降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对于我国建立完善碳交易机制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类活动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严重失衡已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陆生系统的碳循环理论框架计算固碳量与释碳量,估算了2007—2013年重庆市及其五大功能区的碳收支平衡状况。研究表明,2007年以来,重庆市总体碳收支失衡现象加剧,且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生态涵养区蔓延的态势,依靠自身生态系统已无法实现其平衡。逐年递增的人口和工业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是造成碳收支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为缩小碳汇与碳源的差距,文章还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表观消费量法和碳足迹与碳承载力计算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能源碳足迹和碳承载力进行计算并针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净碳足迹分别为8 987 302.28 kt、1 797 728.81kt、7 189 573.47 kt,人均碳足迹、人均碳承载力以及人均净碳足迹分别为6.70 t、1.36 t、5.34 t。对各省份分析发现,2012年,碳足迹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占9.43%,碳承载力最大的省份是云南,占10.53%。此外,人均碳足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6个,人均碳承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3个,人均净碳足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2个。同时还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的碳足迹和净碳足迹高于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的碳承载力高于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9.
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方法计算结果表明,2 0 0 4年草海流域人均总生态足迹为2.7 2 8 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0 5 8 hm^2/人,生态赤字高达2.6 7 0 hm^2/人。从动态变化来看,2 0 0 0~2 0 0 4年草海流域人均总生态足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呈下降趋势,故生态赤字逐渐增加。从横向对比分析,与昆明市与云南省相比,草海流域的生态足迹较高,而生态承载力较低,因而生态赤字远远高于昆明市及云南省平均水平,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也较高。同时,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可对草海流域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估算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流域水文气象与水环境条件空间差异导致的水环境承载力空间不均问题,文章以湟水河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为例,基于国家控制单元划分子单元,从水环境承载状态、水系统脆弱程度及水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力三个角度,在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基础上,开展水环境承载力分区研究。结果表明:三项指标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现为上游水环境脆弱,中游水资源脆弱且水环境超载,下游水环境超载严重但水环境承载力开发利用潜力大。依据综合评价分区结果,将案例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控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针对不同分区的特征差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为实现流域水环境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碳源/碳汇与GDP数据相结合,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与碳汇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15年间碳盈亏的时空变化,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了主导不同时期影响碳盈亏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碳源正处于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的阶段,同时碳排放强度也正在放缓,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高碳强度区集中于北方省份。(2)碳汇量与碳汇强度均处于下降趋势,碳汇强度呈现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高,中部、东部地区低的分布格局。(3)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处于碳亏且碳亏量逐年增多的态势,从时空演变看,西北地区与中部地区省份向碳亏演变趋势更为明显,而西南地区省份与京津地区向碳盈演变趋势较为明显。(4)从单因子探测来看,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碳盈亏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科技发展水平也影响了碳盈亏的时空变化,其影响力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从双因子探测看,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组合因子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人口、科技水平、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所替代,城市高新技术的“低碳”发展模式和科技型产业成为影响碳盈亏的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李翔  王忠平  杜欣 《当代经济》2010,(17):41-43
本文研究采用能源生态足迹模型,定量核算了2004至2008年北京市能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并运用能源足迹产值、能源足迹强度、万元GDP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弹性系数多指标,分析了北京市在2004至2008年期间的能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与人均能源生态承载力成同方向变化且处于能源盈余状态。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云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存在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云南经济属于非能源依赖型经济。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北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分别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城市群和群内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上水平,但空间分异明显;从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角度看,关中—天水和兰白西城市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现象;各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和受限制程度存在差异,且制约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产生正向或反向的联动效应;城市群内28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处于高、较高、较低和低水平的城市数量比例为10∶6∶2∶10,且中小城市的综合承载力状况及其开发潜力优于大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必要准确识别碳排放风险因子。论文利用2004—2018年中国各省份相关数据,从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角度构建了碳排放分项预警和综合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了碳排放综合及分项预警指标值。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预警指数整体上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即整体上我国碳排放风险正在逐步减小,但不同区域之间的碳排放风险存在差异。其中,能源消费分项预警指数对碳排放综合预警指数的影响最小且随时间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产业结构分项预警指数对碳排放综合预警指数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分项预警指数对碳排放综合预警指数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加快技术升级、扩大造林面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低碳零碳能源消费比例等降低碳排放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业生产方面的6类碳源,对云南省2003~2012年的农业碳排量进行了测算,并利用LMDI模型对影响云南省农业碳排量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到2012年,云南省农业碳排量达到319.78万吨。对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增加起驱动作用的因素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而农业结构因素和农业劳动力规模因素则是抑制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未来,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仍会不断增加。因此,提出了云南省农业碳减排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欧盟碳市场建立以来,对于这一新兴的人为建立的虚拟商品(碳排放权)金融市场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对第二、第三交易阶段欧盟碳期货与能源期货价格及日收益率数据进行多元Copula-Kernel模型拟合的基础上,研究碳资产与能源资产之间的波动传导效应和相依结构,这对于评价碳市场运作效率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期货的日收益率与碳期货日收益率存在弱正相关性,相依系数0.18,且上下尾对称分布,相关系数为0.30,两市场之间存在弱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欧盟碳市场与能源市场之间的影响关系在金融危机后逐步恢复,碳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和有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大量增长的游客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造成景区超载、旅游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文章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森林型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对其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旅游者心理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为景区合理规划、有效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张正栋 《经济地理》2004,24(6):758-763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86-2002年珠江流域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珠江流域人口承载力从1986-2002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成为珠江流域的主要承载资源;②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广东省综合承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云南、贵州和广西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下游地区经济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③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是珠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④珠江流域经济带的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相对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探讨福建相对资源承载力状况,比较福建与东部地区各省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水平。当前,福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富余程度在东部地区中比较低,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状态表现为竞争力不足,必须寻求突破其瓶颈和提升其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