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睿卿 《大陆桥视野》2013,(18):112-114,1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健康是形成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依据和前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重要工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心理与思想特点入手,剖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误区,探讨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新路径,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不仅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挑战,而且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正常实施。因此,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着眼,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而,高校相关教育者就需要加强对这两方面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高校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而言,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以实现高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文章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主要分析了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同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相互补充。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性的、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素来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高职院校应深切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创办心理健康咨询站的方式给与学生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现代化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涛  张纯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302-303
通过对当代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性格特点及心理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观点,构建起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良性互动体系,从而探索出符合当代外语专业大学生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教育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参照,进而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最终使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日益扮演着德育工作者、日常管理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三重角色,而辅导员面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优势,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却认识不足、素质不高、应用不深,甚至驾驭不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角色,只有认清这两种教育在职能上的殊途同归,才能将两者有机融合。本文从知识、方法、实践三个层面探索了辅导员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高校辅导员注重自身心理品质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雷金火 《铜陵学院学报》2006,5(3):121-122,F0003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要改革课程体系,促进“文理兼融”;改革评价体系,切实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钟秀梅 《开放时代》2010,(11):81-90
本篇主旨为探讨澳大利亚的教育变革是在去管制化趋势下,朝向偏重资源运用的效率、市场竞争导向和消费者利益为考虑的变革,对教育本身产生价值冲击。去管制化政策保障新市场的运行,扩大既成市场利润,导致教育资源的垄断和财团化。这也意味着财团的权力扩大,社会冲突增加,公民权力受到限缩与压制。其结果)中击到澳大利亚人民一百多年来所建立的平等主义、进步主义和多元文化等人文社会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所体现的不分阶级、性别、种族和国籍的社会内容与教育哲学。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管理主义导向,这些传统价值逐渐流失。于是,澳大利亚教育工会和公共大学协会等公民组织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危害,他们经由倡议、论辩与活动,提出不同的观点与行动策略。本文旨在探讨澳大利亚公民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对新自由主义去管制化政策进行批判,如何重新组织教育,如何经由论辫提出建设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劳动市场信号发送理论,分析我国高校扩招引发的教育信号贬值的内在机理.扩招降低了进入大学的学习成本,导致了教育信号的过度投资及分离均衡的教育水平提高(即就业门槛提高),文凭的信号作用贬值.扩招后不同群体的信号投资方式和境遇不同,大学生的信号投资激励增强,而高中生缺乏信号分离自己.信号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雇主与雇员的相互博弈过程会产生自增强效应.如果高校不断扩招,会导致信号投资的不断攀升,形成信号投资泡沫.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把生态道德纳入高校道德教育的锲入点.进而研究了商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锲入步骤及应该注意的原则,认为需要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课程、重点教材,以适应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是一种理念,它的本质特征是强调教育的终身性、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许多阻碍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消极因素。成人教育改革一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二是要加快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三是要淡化成人教育的学历化倾向;四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五是要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6.
教育税与财政性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几年,针对我国财政性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开征教育税的建议。我国财政性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在于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下教育经费投入的制度激励比较匮乏,为此,我国教育财政预算制度也必须进行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改革,从宏观财政方面给予财政性教育资金稳定的"税基",以保障我国财政性教育资金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教育体系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发达地区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重视生命教育,而在中国只是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教育思潮而存在。生命教育与理想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理想教育是一种未来图景的描述,生命教育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肯定,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工程教育到工程文化教育的跨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程文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模式,它将工程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人文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是一种学科交叉闯透整合性的教育,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统一性的教育,文化、个性、公民、专业等兼容性的教育,知识、社会、个体三者协调性的教育,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发展协同性的教育。它培养出的人是一种新“工程人”,即“工程文化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向丽 《经济师》2007,(3):9-10
文章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以及中国加入WTO等角度,思考当前中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所面临的诸如人才全球性流动、教育信息的“地球村”效应、本土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衔接等问题,提出应强化高等教育的前瞻性,树立高等教育的国际意识,加快高校产学研集群化建设,培养国际型、创新型人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确保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