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李玉杰 《经济师》2000,(11):50-5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劳动者下岗或失业现象日益增多 ,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必须密切关注并切实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文章深入探讨了失业对劳动者心理的影响作用 ,分析了制约劳动者失业心理承受力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提高劳动者失业心理承受力的若干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过各种经济手段不断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把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同国家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既保证国家的利益又保证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利益,从而使企业和劳动者具有高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一、在经济管理中运用经济杠杆的客观必然性1、是社会化大生产对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对组织和管理经济主要有两方面要求:其一,国家对市场经济应具有宏观调控能力,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从  相似文献   

3.
(一)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加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而“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必须正确解决职工和企业的关系,真正做到职工当家做主,做到每一个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工作,人人关注企业的经营,人人重视企业的效益,人人的工作成果同他的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密切相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社会经济发展总是和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利益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物,实质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处理国家、集体(主要是企业和社队)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经济生活中大量涉及到的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而且对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发生着不可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党中央的这一英明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加强民主管理,对于增强企业活力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向工会组织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加强民主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如下探索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一、煤炭企业劳动力富余的背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效益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前的煤炭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和用人制度的束缚等,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和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一认识出发,主张将国有资产所有权全部下放,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企业和职工身上得到统一,建立企业所有制,这是进行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大中企业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思路,且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然而,由于它孤立地站在企业现实的基点上,忽略了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劳动者的积极性有赖于丰厚的劳动报酬、较好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以及良好的劳资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使广大工农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富裕起来,缩小贫富差距。时刻牢记中国的"国体",一切决策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与民意,切实落实社会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9.
<正> 增强企业活力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必须处理好十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两权分离与企业活力的关系。两权分离是增强企业活力的突破口。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目的在于使企业真正拥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并承担相应经济与法律责任,从而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10.
人是生产要素的第一要素,与其它要素的根本区别就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但这是有条件的,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在被充分调动时。如果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不但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还将使企业付出财富来维持劳动者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企业效益的不断增长。石油企业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面临的问题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得到了部分改善,但距离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们面临的形势还相差很远。其主要表…  相似文献   

11.
张桂琴 《经济师》1999,(8):60-61
当今大中型企业的机体改革,目的之一是把企业搞活,从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而搞活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把企业活力的源泉——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经营低效的劳动力产权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经营陷入困境,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下岗职工的数量逐年增加,企业库存商品不断增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造成了整个国有企业的内部效率低下。我国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在于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单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努力程度普遍不高。如何有效地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与工作努力程度,提高企业生产经营中劳动者有效劳动的投入,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企业,风险机制和利益机制脱节、预算约束软化是进一步搞活企业的主要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就要使财产关系明晰化。实践表明,现行的所有制形式模糊了财产关系,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职工搞活企业的积极性,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劳动者都确确实实感受到自己是公有财产的主人。本刊今年第五期刊登的范恒山同志的文章,以及其他同志有关的文章,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从理顺财产关系入手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无疑是深化企业改革颇有前途的思路。经济理论探索轻视或回避所有制改革,是有失远见的。本刊今期刊登周昱今同志的文章,意在表明本刊愿为继续探索所有制改革的文字提供一块园地。  相似文献   

14.
首先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正如林毅夫等所总结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改革微观经营机制开始,通过建立经济激励机制诱发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具体的做法是:在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一方面使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在此基础上新生出计划外的资源配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价值日益凸显。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突破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薪酬模式,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机制,科学地、艺术地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企业形成具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吉红  嵇连生 《经济师》2011,(4):92-92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制度上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有思路是,通过简政放权赋予企业自我发展的利益和权力,通过理顺市场关系造成企业之间平等竞争和正常经济活动的外部环境,从而使企业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对这种由自主发展企业构成的市场进行宏观计划管理,实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在确认这一改革思路的形成代表了我国经济学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获得的历史性成果这一基本事实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思路尚未注意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如简政放权调动的企业积极性是追求企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单位在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中,注重保护、调动和发挥好经营者与职工双方积极性,依法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到互利、双赢,达到"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目标。我们讲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经济效果的提高,在企业(劳动者的集合体)之间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仅仅是事情的一半。除此之外,还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型企业既是保持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企业效率、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和谐型企业的基础,其内涵要求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企业的应有权利。通过对我国当前劳资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构建和谐型企业,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工会等多方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