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实物期权思想,建立了集群企业的技术跨越最优时机选择模型;并对此进行求解,得到了集群企业实施技术跨越的最优时机,为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实施技术跨越的时机选择提供有益思路和方法参考。最后,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比较分析给出了经济解释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使重大关联交易成为可能,开放式基金存在向利益相关团体输送利益的现象.利用不完全信息状态下动态博弈理论,可以得到开放式基金如何利用伪装来进行关联交易,向利益相关团体输送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减少类似关联交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信息不对称方面,商家处于信息优势,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本文仅探讨商家是否采取诚实策略,因此,商家的策略空间为(诚实,不诚实),消费者的策略空间为(购买,不购买),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博弈模型,求解并分析后发现:1.当R1R2(R1表示为商家选择诚实策略,消费者选择购买时商家获得的收益;R2表示为商家选择不诚实策略,消费者选择购买时商家获得的收益)时,模型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诚实,购买);2.当R1相似文献   

4.
销售商向市场上销售某商品,销售商具有关于产品质量的私人信息,而市场上的消费者具有关于偏好的私人信息.销售商和消费者均可以观察到某先验概率,不同类型的销售商选择价格来使得期望收益最大化,而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则选择是否购买来获得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技术交易效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目前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影响技术交易的三个主要因素,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指出了影响技术交易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丹妮 《时代经贸》2007,(4X):144-146
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农村扶贫信贷中贷方负责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寻租”行为的存在原因,从而探讨防范农村扶贫信贷中“寻租”行为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何时首次向外发布信息,是企业经营者需要决策的重要问题。基于信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以2000-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发布的602个新产品项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研发阶段企业首次对外发布新产品信息的不同时间策略及其市场效果,以及新产品创新性、开发中商业合作策略对首次信息发布时机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产品信息首次发布时间对新产品市场价值存在倒U形影响;新产品创新性对上述影响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开发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商业伙伴的合作对上述影响产生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倡导知识经济的时代中,企业拥有的知识或称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逐渐超越一般有形资产的价值,并不断为企业产生最大、最新的技术与经济效益。由于无形资产不具产品,其形态有不易量化的特征,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针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组成要素,探讨、研  相似文献   

9.
樊帆  李静  徐飞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35-136
与传统市场相比,网络市场有较低的进入障碍、较低的交易费用和容易获取市场信息三方面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市场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问题。对网络市场数字产品交易过程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构建“柠檬市场”模型,提出解决网络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技术许可交易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分别从技术许可方和被许可方两个视角对此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态势对其保护制度提出了更为科学、精细的要求。为解决我国区块链技术法律保护范围模糊、保护力度不足及不同领域技术水平发展不一等难题,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选择并完善与区块链技术运行机理、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利保护路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区块链技术纳入专利权保护体系必须符合专利赋权基本标准,即符合专利客体的适格性标准和专利审查的实质性条件。研究表明,应在确保区块链技术与具体应用领域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专利客体审查标准,并对实质性审查制定更严格的条件,即细化实用性标准内涵、提高创造性判断主体的认知能力以及明确辅助因素在创造性判断中的地位,从而防止区块链技术专利保护的蔽伤之忧。  相似文献   

12.
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开展交易趋势预测和交易潜力识别,可提高平台技术信息管理水平和网上技术市场运作效率。从网上技术市场和专利情报分析理论出发,提出网上技术交易趋势预测分析指标,设计构建预测模型和相关流程方法,并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网上挂牌专利数据为例,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分析,从而提出发展网上交易服务能力的建议。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交易趋势预测模型与流程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针对网上平台技术资源确定差异化预测类型及其关键影响指标,建立基于技术领域分类的平台分析体系。研究结论可为网上平台设计基于自身特点的技术信息管理策略,提高信息服务专业化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开展交易趋势预测和交易潜力识别,可提高平台技术信息管理水平和网上技术市场运作效率。从网上技术市场和专利情报分析理论出发,提出网上技术交易趋势预测分析指标,设计构建预测模型和相关流程方法,并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网上挂牌专利数据为例,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分析,从而提出发展网上交易服务能力的建议。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交易趋势预测模型与流程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针对网上平台技术资源确定差异化预测类型及其关键影响指标,建立基于技术领域分类的平台分析体系。研究结论可为网上平台设计基于自身特点的技术信息管理策略,提高信息服务专业化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保障专利交易顺利进行,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迅速、准确地寻找潜在专利交易对象并不容易。从产业价值链视角,提出一种挖掘潜在专利交易机会的方法。基于专利技术价值,结合技术本体理论,利用语义分析法,定性、定量地确定、分析专利权人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布,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专利交易关系判断、交易意愿分析等,从而实现潜在专利交易机会的挖掘与速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Barro and Sala-I-Martin(1997)的技术扩散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Ramsey问题模型讨论发展中国家内生的动态最优专利保护问题。本文给出了Ramsey问题的均衡解并讨论了其动态特征,克服了现有文献只用比较静态方式分析讨论外生最优专利保护政策的缺陷。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早期阶段,理应设定相对较低的专利保护程度,然后随着经济成长不断地提高专利保护水平,但其长期的稳态专利保护水平有可能比发达国家高,也可能比发达国家低。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集中表现。从专利视角出发,利用专利信息分析工具,对生物质发电技术进行深入的技术挖掘。并针对生物质发电技术中的除渣技术难点,通过检索和分析其相关专利文献,从而预测其技术发展,为生物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概念,并探讨其\"规模-质量-价值\"三维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利用熵值法设置权重,采用合成指数法计算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以世界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国家(中、美、德、日)1996-2016年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及分指数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规模指数增长较快,价值指数次之,质量指数发展居于末位;美国、日本和德国竞争优势指数相近,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业技术竞争能力处于劣势地位,规模维度方面中国与其它三国差距较小,价值维度差距次之,质量维度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专利资产证券化作为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其本质在于将专利资产未来现金流转变为现在现金流,实现专利技术使用价值与交易价值的内在统一,获得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资金。在深入剖析专利资产证券化运行机理及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从而有效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既有文献已初步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但未深入探索其影响机制。鉴于此,从交易成本视角解释二者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应用是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强于社会创新合作;相对于低技术行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开放式创新效应在高技术行业更为显著;地区信任度提高增强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作用。造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产生上述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开放式创新产生的交易成本在创新合作类型间、行业间、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而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专利信息视域下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竞争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其具有无污染、噪声小等优点,是世界主要汽车国家争相研发的技术。从专利数据出发,基于年度分布、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优先权专利地区分布、主要国家专利布局、主要竞争对手研发力量与研发效率以及主要企业技术专利布局视角,结合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国际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地位,可为我国产业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