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经济的"和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生态经济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是“和谐”,实施生态经济,能促进生态学、经济学、伦理学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促进人的身与心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生态之城 多年以来,大连市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一直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推进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绝不允许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3.
建平县以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动力拉动各项产业,以示范区建设为纽带统领各个行业,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培植生态经济,全力打造绿色建平、生态建平、富裕建平,走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将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结合起来,以保证政策的持续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第一网络大国,我国应打造“绿色网络”来应对网络伴生的污染、能耗、安全、管理等问题。“绿色网络”概念的内涵结构有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网络自身文明三个维度,指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同时又能体现本国国情和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绿色网络”的构建策略包括以技术创新为重点,构建“低碳网络”;以规范管理为抓手,构建“秩序网络”;以先进文化建设为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网络”。  相似文献   

6.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的新的文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生态文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龚慧枫 《经济师》2009,(8):113-113
文章试就应当如何推行以课堂生态和谐为标志的优质教学机制作出研究探讨,优化课堂生态,构建优教优学模式、加强学法指导,增强学生“增值”能力、建立培训制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等。是实现课堂生态和谐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涛 《经济师》2008,(7):60-60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严重背离了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基于生态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天心区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天心特色的“富裕、健康、文明”的生态建设之路,朝着构建“富强天心、和谐天心”的战略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20年里,我国城市数目增加1。5倍,城镇化水平几乎提高一倍,今天大约有4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生态面临巨大压力。“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正是把城镇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在全国5万多个城镇中进行生态化的城市林业建设。近年来,在上海、天津、哈尔滨、大连、厦门、南宁、扬州、延安等大中城市及一些中小城镇中,“森林生态网”建设正在迅速铺开。 与简单的城市绿化不同,城市“森林生态网”旨在构建一种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主要向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