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CAMEL评级体系选取用于测算银行成本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2008—2014年中国65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分析了3个投入分解项的实际投入量与理想投入量的差异,并根据DEA方法中的规模报酬判断定理分析了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相对较高;从投入分解项看,成本效率低下主要源于中间业务收入投入无效,其次是利息支出过度消耗;2008—2014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年均值最高,其次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最低;成本效率高的商业银行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状态,成本效率较低的商业银行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成本效率介于两者之间的商业银行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2.
徐辉  李健  钟惠波 《金融评论》2012,(3):29-40,123,124
本文以1999~2010年12年间国内14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为基础,立足于随机前沿效率分析原理,利用参数估计SFA分析法,评估分析金融改革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与银行效率分布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1)是否引入不良贷款变量对银行成本效率测算存在显著影响。(2)在引入不良贷款的估计模型中,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存改善趋势,否则,呈下降趋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无此特点;股份制银行成本效率整体高于国有商业银行。(3)未发现资产规模、权益与银行成本效率之间的显著性相关关系,但不良贷款对成本效率具有负效应。(4)在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测算中,则不适合引入不良贷款变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  顾锋  邸强 《经济问题探索》2005,14(6):116-11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0年到2002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测量。实证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成本效率差异显著,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约18.03%的成本是浪费的。在成本控制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要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约有16.83%的成本是浪费的,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约有20.95%的成本是浪费的。因此,在内部成本控制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吕品  文英 《经济前沿》2010,(5):136-143
本文采用SFA方法,针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段时期内的成本效率。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总体在不断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提高更为明显,各年度股份制银行平均成本效率高于国有银行,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旭 《财经研究》2011,(3):124-135
文章对中国商业银行1998-2007年的市场势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及其福利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所估计的贷款边际成本大于存款边际成本,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势力勒纳指数明显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行政性市场势力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文章估计了基于市场势力的社会福利效应,因银行成本无效率带来的福利损失远大于因市场势力而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检验安逸生活假设表明,贷款市场拒绝安逸生活假设,而存款市场接受安逸生活假设。贷款市场势力对银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而银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银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生产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基于投入的DEA方法 ,比较了加入WTO之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我们把存款当作产出 ,选取 1999年~ 2 0 0 1年十四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为样本 ,计算出银行的技术效率 ,并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确定银行的规模报酬变化。我们从银行的技术有效性、整体效率、技术无效性原因和规模报酬四个方面对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比较分析 ,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 ,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同时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利用超越对数(Translog)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估算出各家银行的收入——规模经济系数和成本——规模经济系数,并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和比较.运用单因素指标分析法,将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分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不同侧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运用DEA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之间效率的差异.两种评价方法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中国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中的5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要明显好于国有商业银行。最后,提出提升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MCIRS方法的中国商业银行技术与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MCIRS方法,对样本期间内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分别加以测算,进而通过混合面板数据模型的FGLS估计,探讨了所有制与战略引资对上述两种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配置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而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要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战略引资能够帮助中国商业银行冲破现有僵化体制的束缚,优化银行投入要素的组合,从而显著提高了银行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0.
熊婉芳 《时代经贸》2012,(2):163-164
本文将利用参数法中随机前沿法SFA(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对我国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成本效率进行测量。实证研究表明:样本镊行中困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略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2005—2009年单个银行的成本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另外不良贷教率对商业银行确实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本文以中国十四家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它们的成本/利润效率状况和演进趋势。经验结果表明,所有制改革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而政府对于国有制商业银行的挽救和调整在降低其成本方面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商业银行部门控制成本的能力显然要好于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样本期内成本效率水平的稳步提高与利润效率水平的加速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本文讨论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如何提高和强化商业银行的赢利功能正在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业务结构紧密相关,论文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资产负债业务结构的差异来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差异.由于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大多数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大同小异,决定一个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可能在于其业务结构的差异.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平均资产回报率、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差和利息收益率等指标,而成本收入比作为一类占营业收入百分比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主要采取成本收入比率和净资产回报率作为考察变量.通过对中国部分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研究,贷款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类型结构和存贷款期限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空间,而存款的期限结构,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活期存款比重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改革备件下,本文站在银行的角度建立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价模型,以此帮助银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本文首先基三种贷款定价模式的比较研究,归纳提出了适合区域性商业银行特征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理念——“基于同业竞争的贷款定价法”;其次,探讨了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微观因素,如资金成本、违约风险、预期收益等;第三,综合市场结构和风险度量两个主要因素,利用审断回归分析建立同业竞争贷款定价模型;最后,采用某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数据来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说明使用这种基于同业竞争的贷款定价模型是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微小企业融资困境与信贷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企业融资长期被正规金融机构边缘化的原因在于为其提供贷款"成本高、抵押难、风险大".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获取"软信息"、降低单位交易成本、防范信用风险等方面更具比较优势,中小银行通过信贷机制?的创新向微小企业提供贷款能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实现金融机构、微小企业、政府等主体的共赢.本文基于数理模型简要论证了微小企业融资难,且其融资困境的化解在于信贷机制的创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台州市商业银行小本贷款案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为微小企业融资市场正在不断深化的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银行与企业信用贷款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企业和银行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为基础,针对信用贷款过程以及当事人的策略和行动,重点分析了贷款和还款两个阶段的银行和企业的博弈策略。在对贷款过程进行一定的约简假设基础上,构建信贷博弈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得出不同条件下企业和银行的最优策略选择。本文在计算银行和借款企业的支付成本时突出考虑了机会成本,摒弃了其它模型中的模糊数据成分,使得模型能够得到更为直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stimates and compares the cost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among different ownership types for the period 2003–2014, using the stochastic metafrontier model. We find that foreign banks have the lowest cost frontier, whil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undertake the least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the upward trend in the technology gap ratio (TGR) and in metafrontier cost efficiency support that a more open financial market is able to enhance banking efficiency. As for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f‐balance sheet items,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financial market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TGRs of different bank types. (JEL C51, G21, D24)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mploys a New Keynesian DSGE model to explore the role of banks within the cos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for shaping the 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from money market rates to loan rates. Banks extend loans to firms in an environment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by setting their loan rates in a staggered way, which means that the adjustment of the aggregate loan rate to a monetary policy shock is sticky. We estimate the model for the euro area by adopting a minimum distance approach. Our findings exhibit that (i) financial cost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price changes, (ii) frictions in the loan market have an effect on the propag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shocks as the pass-through from a change in money market rates to loan rates is incomplete, and (iii) the strength of the cost channel is mitigated as banks shelter firms from monetary policy shocks by smoothing loan rates.  相似文献   

18.
Built upon an analysis of 2858 publicly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we found that although polluting companies historically received more loans from banks than nonpolluting companies, this trend has recently changed in China. Polluting companies receive fewer loans from banks and the borrowing cost increases over tim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in its loan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8,自引:3,他引:108  
中国于 2 0 0 1年 1 2月加入WTO ,5年之后必须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的银行一直以大量不良贷款和效率低下而著称。尽管在逐步改革 ,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由国有银行主导并形成垄断控制。怎样提高效率是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成功的关键。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银行效率 :所有制改革和硬预算约束。本文使用了 2 2家银行 1 995— 2 0 0 1年期间的一组数据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所有制结构和硬预算约束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 ,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效率高 1 1 %— 1 8% ;面临硬预算约束的银行的绩效比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本的银行好。本文结论的重要意义是 :在加入WTO 3年后的今天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