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市是否存在公司治理溢价?文章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系统地检验了公司治理水平与股价收益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将诸多治理变量提取为单一的公司治理指数,来反映公司的综合治理水平。根据该指数将上市公司按治理水平的高低划分为五组,发现2003年至2005年间其年平均回报率也按治理水平从高到低排列,治理最好的公司组年投资回报率高于治理最弱的公司组17.43%,公司治理溢价存在。同时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不确定性与现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构建公司治理综合性指标体系,系统研究投资者对企业现金价值的评价问题.研究证实综合治理水平与不确定性对现金价值影响显著;高治理效率公司的现金价值高于低治理效率公司的现金价值,投资者愿为治理良好的公司支付流动性溢价;企业持有现金的投资缓冲功能使得受融资约束公司比不受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价值高.经验分析表明,优化企业治理机制、畅通融资渠道有利于减少现金占用,提高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的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司视角的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问卷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基于公司视角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基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水平较低,且在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投资者保护的二级指标"独立性"和"经理责任"分别与董事会规模显著正相关,表明加强董事会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的投资者保护效果;二级指标"公平性"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表明股权集中不利于公司治理对全体股东的公平对待。实证分析同时提供了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相反证据,一方面表明投资者保护(表现为公平性指标)有利于促进公司绩效(表现为托宾Q值)提高,另一方面表明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短期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复杂影响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应增加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回复     
《资本市场》2011,(11):2-2
作为一家专注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专业媒体,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在海外资本市场上还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开始意识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其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理解水平和实践探索水平相差悬殊。因此,研究和探讨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提高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的重要渠道,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已成为上市公司当下亟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股东积极主义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及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及绩效影响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深度和维度,相关理论也日趋成熟。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国内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国内上市公司尚处于股份有限公司初级阶段的特点,国外成熟的理论尚不能完全适合于中国情况,尤其是对特定行业和特定地区而言。中国各经济区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迥异。公司治理和业绩表现大相径庭。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公司决策、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分析尚不深入,尤其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wind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机构投资者的傲东积极主义’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99~2001年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所有权结构对IPO收益和上市首日市盈率的影响,从而间接考察所有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溢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所有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溢价效应,投资者愿意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潜在增强而支付更高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水平与股票价格和股价信息含量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与股价波动幅度成负相关关系.公司治理结构通过管理溢价和投资者偏好溢价两条途径作用于股价,最终对股价走势、股价波动、股价信息含量产生影响.上市公司应从增强内部控制入手,设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配体系,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建设,增强运作的独立性、透明度、公正性,完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8.
宋云博 《经济师》2010,(6):68-71
文章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法来实证研究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有效性。首先假设"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是有效的",然后选取一组包含ST和非ST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再通过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其中公司治理变量是输入变量,公司绩效变量是目标变量)来验证公司治理是否能够对公司绩效进行有效的"判别"。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能够对公司绩效进行有效的"判别"。基于此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在加强经理层治理方面应弱化对经理层的行政治理,适度提高经理层的薪酬水平,实现或加大动态激励、长期激励与显性激励。  相似文献   

9.
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上市公司2000~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证券市场应以引入QFII为契机,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公司治理的优化和企业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自主性治理机制,通过合理地配置信息权,不仅能够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且能够监督上市公司或管理层,解决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通过公司投资行为这一中介变量,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为理解公司治理影响经济后果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publicly listed firms in China. The authors construct measures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measures of market valuation for all publicly listed firms on the two stock markets in China by using data from the firm’s annual reports. They then investigate how the market-valuation variables are affected by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variables while controlling for a number of factors commonly considered in market valuation analysis. A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ex is also constructed to summariz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variables. The index is found to have statis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arket valuation.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nvestors pay a significant premium for well-governed firms in China, benefiting firms that improve their governance mechanisms. Translated from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5, 2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2.
冯晓晴  文雯 《经济管理》2022,44(1):65-84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国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市场效率。本文以中国2005—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离职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反垄断法》的施行是否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本文研究发现,《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离职与企业业绩的敏感程度,促进了市场公平,缓解了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问题,强化了股东对CEO的有效监督。此外,本文通过将样本按照行政垄断程度、行业垄断程度及企业垄断程度进行分组并对比分析后发现,该效应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中尤其显著。以上结果均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EO pay slice (CPS) of UK listed firms during the period 2003 to 2009. We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CPS. We study the links between CPS and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higher lev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atings and those with more independent boards tend to have higher CP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CEOs a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lower compensation when they chair the board and when they work in firms with large board size. We also find that higher CPS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irm performance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firm-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variables. We get compatible results when we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quity-based CPS and firm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remain robust to alternative accounting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 UK CPS levels do indeed reflect top managerial talent rather than managerial power.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负债融资及负债来源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表明,负债比例越高的企业,企业投资规模越小,且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受新增投资项目风险与投资新项目前企业风险大小关系的影响———低项目风险企业比高项目风险企业,投资额随负债比例上升而下降得更快。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不同来源负债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朱琳  伊志宏 《经济管理》2020,42(2):40-57
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改革创新机制,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对其是否会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沪股通标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2)经理人职业忧虑在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既发挥了中介作用,又具有调节效应。表明缓解经理人职业忧虑,抑制经理人短视行为是沪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3)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受到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调节影响,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上市公司信息环境较差时更加强烈。本研究为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揭示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刻理解沪港通交易制度,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本文以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以及中央政府基于公司规模和行业特征采取的"抓大放小"和"战略调整"的国企改革策略对公司最终控制人政府级别、政府持股比例以及政府持股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越快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可能由低级别地方政府控制、政府持有股权比例更低;并且,大规模公司、管制性行业公司更可能由高级别地方政府控制、政府持有股权比例更高。但在政府持股方式上,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并不稳定,而大规模公司由政府直接持股的可能性更小,并且管制性行业与非管制性行业公司无显著区别。这些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进程以及中央政府采取的国企改革策略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级别和持股比例上)——地区市场化进程减轻了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经济动机,而国企改革策略使得地方政府具有控制大规模公司和管制性行业公司的政治动机。上述结论在剔除深圳和上海地区公司以减轻样本特殊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减轻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  相似文献   

19.
外部机构投资者能否对传统内部治理机制产生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体上市公司样本以及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样本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并未因为机构投资者的出现而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主义行为也未能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在干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并没有和它们的国外同行一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