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中老年腹股沟斜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中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分别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及相关血清炎性介质情况来衡量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手术和住院时间均缩短,并发症发生比例降低,血清炎性介质含量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复发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46例,采用聚丙烯网塞和网片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结果本组资料的46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就可立即下床活动,手术时间平均40min,最长的60min(为复发疝所致),最短的20min,住院时间平均为5天,最长6天,最短3天,无尿潴留发生。术后切口皮下积液3例,短期疼痛2例,阴囊积液4例,局部疼痛3例,程度较轻者经过相应的对症处理治疗之后,患者得到了痊愈,术后随访患者1~2年,无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腹股沟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简便等诸多突出的优点,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及传统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共26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疝环填充式组及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平均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好,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及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法对于治疗腹股沟疝均有良好的疗效,术后复发率低;两者相比,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技术难度低,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容易被患者接受,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6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治疗腹外疝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5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即无张力组67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48例患者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无张力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无张力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无张力组患者相比较低,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张力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疗法,特别是双侧疝和复发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方法和效果,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112例腹股沟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就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老年患者46例,采用聚丙烯网塞和网片,网片为长方形,尺寸大概为10cm×4cm,网塞为圆锥形带花瓣。结果本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7天,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未出现1例异物排斥、切口感染、缺血性睾丸炎、阴囊水肿、血肿。只有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尿潴留,留置导尿2~4天后治愈。随访12个月,本组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斜疝中的远期效果较为稳定,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基层大量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经腹股沟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0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58例作为腹腔镜组,行传统经腹股沟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9.2±2.2)min,(22.6±4.5)h和(3.0±0.6)d;对照组分别为(42.5±4.2)min,(56.2±6.0)h和(5.8±1.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出现阴囊水肿2例,无皮下血肿和鞘膜积液发生;对照组出现阴囊水肿5例,皮下血肿3例,继发鞘膜积液2例,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微创、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联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患者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前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均顺利康复出院,平均住院(5.1±0.3)d,无切口感染、排尿困难、尿失禁、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6.2±0.4)个月,患者排尿情况改善满意,无疝复发。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并腹股沟疝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同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为老年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就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结果予以适当的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在术中的恐惧、紧张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还可将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抑郁、恐惧、焦虑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较好,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完美、让患者及家属更加满意,能够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最大限度上进行满足,值得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PHS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治疗组采用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于46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8.7%(2/2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1.7%(5/23),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年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1月本组61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min~45min,抗生素治疗1天留院观察3~5天,平均住院天数4天,费用4300~5500元,平均4800元。随访目前无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年人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复发几率小,价格低,并发症少,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健康教育掌握比例、患者满意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费用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随访6、12个月比较再次复发及子宫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均较好,但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经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子宫恢复较快,但复发率较高。结论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均较好,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院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对于我院普外科5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结果所进行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出现阴囊血肿的患者1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1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完全性腹膜外疝修补术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顺利、复发率低等优点,体现了微创手术技术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需手术治疗的48例肝囊肿患者完全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三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采用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显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传统术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情况的不同。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使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小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