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经济生态化、空间绿色化、生态资本化、资源集约化和生活健康化5个维度出发构建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兼顾"功能性"与"均衡性"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2016年河南省绿色城市建设成效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绿色城市发展水平偏低、提升速度较慢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体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资本化水平低下是河南省绿色城市发展的主要短板;豫北地区是全省绿色城市建设的相对滞后区域。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城市建设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城乡融合与建设成效正相关,产业结构、城镇化、信息化、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经济水平、开放发展表现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顺克 《经济师》2004,(6):228-229
三峡库区是集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经济贫困于一体的敏感地区 ,要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必须导入循环经济理念 ,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和绿色消费为支撑库区循环社会体系。同时 ,从绿色经济核算、绿色技术开发、循环经济法律和激励机制 ,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及税收杠杆机制等方面建立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考察技术创新贡献程度,综合运用泰尔指数、收敛分析、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改进和技术规模效率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空间距离增加,空间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应综合运用差异化措施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兰州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兰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兰州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绿地系统脆弱、城市空间狭小、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提出了生态兰州的建设目标和实现途径的战略选择,指出在生态兰州建设中要全面提高兰州的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城市的绿地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城 市提供生态服务。在当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 生态修复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中能为城市生态空间植被恢 复提供潜在种子来源,且低成本、可持续、生态效益高的土 壤种子库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以城市绿地、城市湿地、城 市废弃地等主要城市生态空间为对象,论述了城市生态空间 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 特征、影响因素和实践探索,梳理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 库技术体系,包括修复模式、技术路线及评价体系。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今后利用土壤种子库技术进行城市生态空间植 被恢复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合适的工艺与方法开发、生态 修复和景观化融合等方面,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 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汾河上游流域6县为土地评价区域,依照"成因及结果表现"方式设立指标体系,由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所占比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地利用程度和脆弱度,研究结果表明:宁武县和古交市属极强度脆弱地带,静乐县属强度脆弱地带,娄烦县属中度脆弱地带,岚县属低度脆弱地带。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宁武县和古交市为两个工矿业城市,重在矿区生态治理,生态移民和发展绿色农业也极为重要;静乐县意在恢复植被以及发展绿色农业;娄烦县在于水库区的生态治理和库区的旅游开发;岚县应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7.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向外迅速扩展,大城市绿色隔离地区不断遭到蚕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亟须对绿色隔离地区的规划建设进行有效控制。运用生态空间效能分析、建设用地蔓延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产业适宜性分析和村庄布点因子分析等方法,以石家庄绿色隔离地区为例,分析其现状特征及问题,从地价差异、收入差距、管理权限等方面揭示其空间演变动因,提出分级分类分区的空间管控、优先保育自然生态、“调一限二兴三”的产业发展,以及集中集聚调整村庄布点的规划策略,以期有益于中国大城市绿色隔离地区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8.
方磊  张雪薇 《经济地理》2023,(2):147-154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变异系数法测度了科技金融生态水平,运用Arc GIS探究了科技金融生态和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生态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非均衡性。(2)科技金融生态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高铁时间距离权重下对其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最大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形关系;科技金融生态与环境规制形成协同效应,进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慈福义  陈烈 《经济前沿》2005,(10):14-17
该文对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工业的5种地域结构类型:生态工业点、生态工业区、生态工业枢纽、生态工业地区和生态工业地带。指出生态联系通道是循环型公司空间扩张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绿色技术创新三维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工业绿色技术路径选择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对中国14个省市区2008-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偏好选择绿色工艺创新;每条路径都有1~2个显著相关的地方政府行为;工业企业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信贷干预支持;财政支持行为对工业企业选择路径2和路径4已产生"挤出效应";企业内部因素与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大部显著影响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强化制度约束、优化环境规制行为和财政支持的政府行为、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地区既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因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资本运营之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阐述民族地区生态资本运营实践成效,研究认为生态资本运营效率会受到生态资本损耗程度大小的影响,通过生态补偿与生态资本运营耦合能增强运营能力,有效解决运营失灵问题。文章构建了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理,建立耦合判断准则,利用生态资本运营与产业融合、贫困治理协调发展以及"互联网+"协同发展等多条途径实现耦合,从而提高生态资本运营的"造血"能力,减轻对"输血式"生态补偿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论文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6年以来,汉江生态经济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呈现空间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呈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受到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禀赋结构、经济开放度的显著影响,政府干预、金融发展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不显著;本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会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忽略空间相关性会导致相关因素回归系数发生偏差。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0、2005、2010年航空遥感影像解译的崇明岛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同期社会经济数据,研究政策驱动下的崇明岛城市生态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0年,崇明岛生态空间快速增加,后五年较前五年增长幅度更大;除东滩地区外,其余乡镇的生态空间均有增长,后五年的变化幅度较前五年大;崇明岛生态空间格局趋于稳定,后五年的好转趋势优于前五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政策驱动下的绿色景观规划和管理是岛屿生态空间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政策的驱动,生态胁迫对崇明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可以看出,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行为对生态空间的管理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通过工业带动农牧业、城市支持农牧区,让资源财富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当地农牧民;通过“收缩转移、集约发展”把“三区”规划与统筹城乡结合起来实施,促进农牧区生态修复;通过大力培育新产业,推进新兴工业化,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鄂尔多斯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所进行的改革和实践,对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资源枯竭和转型地区,乃至于全国,都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重点发展经济区。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经济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和空间布局特征与问题,指出经济区面临的发展困境是资源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严重冲突。提出以动力多元化、集中式城市化、城镇与产业协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适度开化、集聚布局、保护生态”的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基本策略。以强化空间功能区规划的空间政策管理、加强城市一工矿区空间集约利用规划机制,优化城市化空间组织,作为空间布局规划的战略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组建放在了更关键的地方,对这个方面的组建进行了统筹安排,并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促进工业以及自然方面进行更好的联合以及统筹性发展,同时亦是都市发展改革方面的基础性方向,也是成都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本质性需要.本文分析了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性,提出深化促进环保型发展为一个体系性的项目,需要促进经济方面的良性发展,同时也需在资源利用以及生态侵害方面进行更好的处理,以绿色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绿色产业为发展支撑,以制度建设为发展保障,夯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绿色游憩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对策是:注重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地域特色建设;加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利用;体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协调环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郭志远 《经济师》2023,(11):135-136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和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场所,合理有序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各城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全省城市生态空间呈现面积持续增加、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的特征。但是,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河南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仍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使用负荷较重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加以完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步雪琳 《环境经济》2022,(12):32-37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然而,在工业飞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自然生态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极度脆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推动全国各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示范区政策是中国加速生态领域发展改革,探索促进各区域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先行尝试。本文基于设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0年中国26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生态文明示范区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示范区政策可显著提高相应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提高环保财政支出和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该项政策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在东部地区政策效果不显著;在经济水平发展较低地区,该项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强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该项政策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探究当前生态环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可改善方向、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