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调、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经济发展能否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取决于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技术是否完善和成熟,能否为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平台。在研究循环经济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展嫁接技术和嫁接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而且为新兴产业与已有循环经济体系联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和保障,国家和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政策支撑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的建设和完善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监督和促进。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推行需要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需要依托于社会各行为主体的积极行动,中国特色循环经济运作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营造。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发展要突破资源、环境困境,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合理划分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边界,市场可以通过自身价格机制调节和排污权交易等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府要通过财税政策在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需要在财政支出层面建立包括环境税等内容的绿色税收体系和包括排污费等内容的绿色收费体系,在财政收入层面建立包括财政补贴等内容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和绿色政府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的政府管理模式就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出台各种政策,以非市场的行政力量和市场化的手段引导、调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传统经济往往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要让循环经济替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单靠市场和个别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预,通过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建立起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立循环经济的体制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在现阶段的实现形式。循环经济体制作为生产与生态一体化的经济体制,在不同的经济、人文背景下有不同的特征。我国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全的条件下,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制度主客体两方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政府制定框架下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竞争、博弈、发展是建立循环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尖锐化,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努力破解环境与发展难题。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国情,决定了继续走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循环经济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针对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地位认识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本文联系铜川市的实际,指出政府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主体,理应发挥主导、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并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9条对策建议,对于指导地方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加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强化社会公众参与意识等四个角度入手,探索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杨松茂 《生产力研究》2005,(10):9-11,34
从经济层面上讲,传统工业社会生产方式是导致今天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循环经济模式是化解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的必然抉择。为此,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新型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实现制度、科技的创新和构筑公众参与的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升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发展模式是在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之初首先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地方政府行为转变和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从而科学选择符合区域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显得更加迫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手段——国际借鉴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构建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除实施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舆论手段和技术手段外,更离不开经济手段的支持。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进行了利用经济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长期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在利用经济手段方面的经验,主要有实施鼓励性政策、制约性政策和交易制度。通过借鉴国外的做法,对我国在利用经济手段过程中尚未充分重视的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实施押金制、采用“交易权”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有赖于立法的推动。循环经济立法的核心在于,为循环经济提供基于人性的全面而有效的激励工具。这些工具至少应当包括产权、矫正性税收和补贴、成本、资金和需求、信息及对政府的激励。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并不改变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而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经济发展的路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以适宜的制度安排促进循环经济有效激励机制形成,以法律法规强制性制度促进循环经济有效约束机制形成,确保循环经济进入有序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企业、产业、园区、地区等层面对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实践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根据西部实际,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分析并总结了现阶段的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指出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是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适应性,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所应遵循的原则、循环层次、产业类型、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等,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政府的必然选择和迫切任务,探讨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循环经济运行结果的外部性和运行条件的规模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由此分析了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主要承担制度建立和条件保证两大类职能及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循环经济的构建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本文对循环经济的新经济发展观与县域循环经济构建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循环经济不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保证。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现状及其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之后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全面转型时期,市场体制仍不健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六个方面对政府的职能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以企业产权边界、企业间联系两个维度为依据,归纳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五种模式。随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充分考虑了循环经济本身特有的稀缺性、外部性、稳定性、收益性等经济学特性后,提出企业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决策模型。最后通过模型计算分析,指出企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未来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