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李宏民,史春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加强和改善对商业银行、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增强其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  相似文献   

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根据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性”均衡原则,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比例指标体系对资产、负债和资本进行的综合运筹,它既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的比例监管,也包括商业银行自律性的比例管理体系。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政策是其执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商业银行的自…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张欣认真研究资产负债管理运行中的问题和对策,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商业银行转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一)经济扩张,形成资金需求硬化与资产负债总量平衡原则相悖的现状。总...  相似文献   

4.
王康 《经济师》2000,(2):46-47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方面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种自律性管理模式,它指商业银行依据总量平衡、结构对称、目标互补的要求,通过对一系列能反映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的比例指标的监管,达到资产负债的优化组合和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资金营运和管理模式。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保证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统一,逐步形成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平衡、自我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1994年年初,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多年来,人民银…  相似文献   

5.
取消贷款规模,对各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是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方式的重大转变,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较之资产负债管理有其严格的“定量性”,强调了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合理的比例。资产负债比例制订的原则,应该是围绕着资...  相似文献   

6.
杨屹  闫淑清 《经济师》2000,(11):95-95,97
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 ,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转轨的可行之路 ,这一点已经得到国内外许多商业银行的认证。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 ,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却显得举步维艰 ,困难重重。本文以某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就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难点简要分析如下 :一、经营难以约束 ,总量难以平衡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以强化经营的自我约束 ,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 ,防止超负荷经营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设想刘汉萍,王文锦,宣平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变型是今后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本质和核心。要想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对我国现阶段国家专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特点有一个...  相似文献   

8.
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江月辉遵照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所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已成为我国当前金融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在此笔者也想借此文就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必...  相似文献   

9.
试论专业银行转向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郝福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并根据需要有步骤地组成农村合作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商业银行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决定》给金融...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1月1日,中央银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管理,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但是,由于现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于侧重安全性和流动性管理,忽视了对商业银行盈利性的考虑,且缺乏对利率风险的监管指标。因此,随着利率的市场化,现行的资...  相似文献   

11.
金融深化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与金融自由化相关联;具有互补性。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缺乏相应的行业性自律与监管加快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推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借鉴金融深化论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经营状况的改进策略,对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强金融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着侧重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与负债结构单一、风险管理意识滞后等问题;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经营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存贷款额增速下调、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隐性信贷风险的凸显、融资方式多元化、互联网金融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方面.最后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经营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侯宁 《经济师》2000,(7):115-116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优化资金配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对资产和负债比例的科学调节,从而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最大化,保证银行经营方针的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有银行新的管理体制的运行,认真研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总结运行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政策制度,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从19世纪开始,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基本上经历了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  相似文献   

14.
专业银行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引起重视徐永业,李瑛目前,专业银行间的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争存款。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建立自我约束营运机制的新形势下,负债直接制约着银行自身资产的运用规模和经济效益,因而围...  相似文献   

15.
基层央行实施比例监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赵英哲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人民银行为加强银行业监管,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有利于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然而,基层央行在监测监...  相似文献   

16.
兰海 《经济师》1999,(3):37-38
1998年,我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要在逐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调控,这是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如何适应信...  相似文献   

17.
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商业银行一般都采用资产负债管理战略进行经营。为什么现代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什么商业银行的主要管理方法与其他类型企业的管理方法有一些重大的区别?本文在考察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说明了商业银行特殊的经营规律,从自律性管理和方法论角度揭示了资产负债管理及其比例管理产生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论文中提出了W空间的概念,从而解释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包括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以来,专业行开始按照国际银行惯例构造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运作模式,并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从而使我国专业行在迈向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道路上,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应当看到,在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资产负债管理,作为依循“相互联系模式研究”或“权变理论”,对资产负债组合关系进行科学及时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借以实现既定利润目标的一种有效活动,其实质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机制的理论升华和长期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内涵,就是依据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理,对资产和负债间的组合关系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测与控制,并在优化匹配资产总量和结构、寻找新的负债来源的同时,保持银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相互替代、合理协调,借以实现经营目标的观点的体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既包…  相似文献   

20.
<正>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因此,商业银行应更加重视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提高经营效益,防范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经营内容包括各种金融资产与负债。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石、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对策,以适应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