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尖锐和突出的历史时期。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反映了现阶段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生产力很低这个根本特征。它的根本表现:一是没有工业化;二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时期,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并显得尖锐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陈慧雄 《经济师》1997,(1):65-66
<正> 一、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内容的企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迫切要求。在"九五"之初重新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根本性转变这一问题很有必要。这是因为,虽然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并取得了某些进展,但并没真正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以致以下矛盾显得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扩大城镇就业之间存在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然促进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加快必然节约使用劳动力,显然与扩大城镇就业存在静态矛盾;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路径发展,这一过程也必然节约使用劳动力,显然与扩大城镇就业也存在着静态矛盾。  相似文献   

4.
实施中部振兴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东部与中西部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继续扩大,特别是中部经济呈缓慢“塌陷”的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结构矛盾和体制矛盾集中在中部地区、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集中于中部、“三农”问题在中部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产业结构矛盾和城市化滞后问题主要反映在中部。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将能更有效地释放国内的消费潜能,从而有效地扭转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其次,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区位;三是现阶段,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关键是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振兴,这是最有效地缓解及最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矛盾的一种战略选择。中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缓解乃至根本解决,将会有效地发挥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增强国家内在竞争力。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讲,建设全国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中部地区,在于加速中部地区的发展,在于变中部“塌陷”为中部“隆起”。但按现在的经济增长态势发展,中部地区持续快速发展正面临较大的挑战。我们建议国家把中部振兴作为一项新的战略决策,尽快制订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把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区域突破口;同时在财政、金融、就业和出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些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关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速度和比例关系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些同志认为速度和比例是对立的统一。有些同志认为:速度和比例是经济生活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不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速度和比例在客观上是一致的,比例最合适的时候,也是发展速度最高的时候;速度和比例之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矛盾的现象,是由主观安排和客观规律不一致而产生的;有的同志则认为速度和比例是既有矛盾,又有联系的,但是认为两者不能互相转化,所以也不能成为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两种意见都值得研究,但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一种意见。我对速度和比例问题没有作过深入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再就业统筹兼顾。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 ,社会需求不足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经济结构调整任务重 ,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 ,农村和国企隐性失业严重等 ,加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困难 ,解决就业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难题。解决再就业难的关键还在于这一问题牵涉着方方面面的利益和矛盾 ,如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 ;企业运营过程中资本要素所有者与劳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工农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 ;竞争力较强的新生劳动力与竞争力较…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格局重组,我国产生了大量社会利益矛盾,而人民内部经济利益矛盾是最为突出的矛盾.解决好这一矛盾,要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化解人民内部经济利益矛盾的有效机制,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决策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冲突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调解功能.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中国企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将市场经济规则推向全球范围,也将市场经济中固有的劳资矛盾带往世界各地。如何协调和解决这一矛盾,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作为协调劳资矛盾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也从发达国家进入我国,并逐渐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广。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如何把握、应对这一运动和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的深层问题和选择(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是向前走向复兴,还是后退走向瓦解中国经济经过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大大增强了经济力量和体制的灵活性,这将有助于今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环境。但是在此期间,也出现了某些新的、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近期的治理整顿,在稳定经济与社会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然而,长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转型中,如何协调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妥善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山西省襄汾县为例,从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工业、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产业联动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力图寻找解决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中矛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 工业生产和市场销售持续回升,而经济效益却大面积下滑,是1990年我国经济进入复苏以来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经济效益有缓慢好转,企业亏损微弱减少,但是效益下滑趋势尚未被根本扭转。一方面投资、消费、生产、销售增长、经济复苏,另一方面经济效益却猛烈、持续下滑,这一现象表明:治理整顿在矛盾中发展,尽管原先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基本缓解,但随  相似文献   

12.
余宇 《发展研究》2012,(6):96-98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民众之间的矛盾关系共同影响了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发展与演进,也解释了这一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政府的本意是希望通过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克服市场失灵,但却未能有效克服政府失灵,使这一政策备受争议。本文将结合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在设计与执行中的内在矛盾,以及这一政策实践中的新发展,对其未来走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二元结构矛盾与90年代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一、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历史由来与现状 1.建国以来至改革前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1952年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农业所占份额高达57.7%,这标志着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处在以农业为主,向二元经济过渡的起步阶段。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我国工业化  相似文献   

14.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经济合理性法则和利益动力法则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前者是生产力法则,后者是生产关系法则,后者是前者的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经济合理性法则的实现提供了最强大的利益动力机制,但只有合理的经济体制才能保证这种动力机制发挥作用。 一、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环节的循环运动。其中,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分配和交换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丰富多彩的会计实践,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总是显得原则和抽象,而且会计标准滞后于会计实务是会计领域永恒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推动着会计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是这一矛盾给会计实务提出了挑战。会计实务中,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经济交易事项会计制度一般来不及规定,而对一些传统的经济交易,会计标准的规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标准的规定,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发展存在四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区位,现阶段,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关键是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振兴,这是最有效地缓解及最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矛盾的一种战略选择。中部地区是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而且中部地区在产业、技术和人力的储备上(巨大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我国建立股份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所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理论上作出充分的研究和周密的设计,并且经过试验,最后才能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8.
学情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归宿。如何解决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经济数学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以其理念的先进性,操作的可行性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虽然由来已久,但把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联系起来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才开始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源于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无法克服的。  相似文献   

20.
中央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试点作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探索途径。而在建立可持续发展城市过程中,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环境与经济的冲突是一对内在的、固有的矛盾,如果不分析传统经济学在描述这一矛盾时的缺陷,不对这一矛盾作本质上的解构,就无法找出其冲突的根源所在,从而也就无法探索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有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