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患者48例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得知,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在门诊筛选12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一次。结果通过统计分析,观察组显效和有效共55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和有效共48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7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厄贝沙坦组单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用厄贝沙坦150mg联合氨氯地平,三组总疗程均为8周,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74%;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厄贝沙坦组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氨氯地平组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分别与另外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和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取得单用厄贝沙坦或单用氨氯地平未能达到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B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B组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所有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情况对比,B组更为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带量集中采购(简称集采)前后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抗高血压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7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者为A组229例、厄贝沙坦片者为B组263例、集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者为C组264例、集采厄贝沙坦片者为D组291例。比较集采前后4组的抗高血压疗效、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A组与集采A组、B组与集采B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采A组、集采B组的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显著优于A组、B组(P<0.05);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其他费用不变,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集采前后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但集采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的经济性更优,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24例,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单一用药方式(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均较之治疗前具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室参数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效率为73.3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例(4.2%)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1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短时间内使患者肾功能和血糖水平得到改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0例,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因患原发性高血压于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8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服用氢氯噻嗪,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卡托普利。比较两组患者降压疗效、病状改善效果。结果试验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的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状消退快,降压效果明显,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7例)与B组(43例)。A组单纯给予替米沙坦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血压水平及血清学指标。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与替米沙坦片联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临床常用三种不同剂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效益。方法选择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口服硝苯地平普通片、缓释片和控释片治疗,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服药8周后各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普通片、缓释片和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3.33%、96.6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6.6%、0.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02、0.40、2.96,控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5.43。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虽其消费成本不是最低,但服法简单,副作用较少,综合评价是硝苯地平临床常用三种剂型治疗高血压的最佳剂型,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80例符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治疗(研究组,n=41),另一组为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n=39),疗程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1、2、4、6周末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有显著差异性,心理干预组(研究组)抗抑郁显效更快,治愈率、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合并心理治疗不仅可以加快抑郁症状缓解的速度,而且本身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明显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孢米诺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米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0%,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米诺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补中益气丸合麻黄颗粒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的疗效。方法将9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进行单纯的干床训练,治疗组52例在进行干床训练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丸和睡前口服麻黄颗粒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时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并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功能性膀胱容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46.3%;治疗组完全反应率为50%,对照组为19.5%。治疗前两组PNE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治疗后两组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合麻黄颗粒治疗肺脾气虚型PNE有效,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追踪和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以及这两种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实验,将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的分为氯沙坦组(41例)和贝那普利组(41例),给药剂量分别是氯沙坦50mg/d和贝那普利20mg/d,疗程为8周。每两周随访一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分别进行坐位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并进行疗效比较。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6周末,氯沙坦组有效率为82.9%,贝那普利组为8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平均DBP和SBP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血压降幅无显著差异(P>0.05)。氯沙坦组的成本-效果比值要高于贝那普利组。但是,干咳等副作用发生率氯沙坦组为2.4%,贝那普利组为9.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相同单位疗效时,贝那普利组的成本较低,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经济学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6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通淋颗粒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采取单纯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丙组患者采取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结果甲乙丙三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值以丙组最高(P<0.05),甲组最低(P<0.05)。结论甲组治疗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经济成本较低,为治疗最佳方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应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基础治疗前提下,配合应用螺内酯治疗观察组的84例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并与基础治疗的7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标等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测量患者6min步行结果,两组患者步行距离均长于治疗前,患者运动耐受性提高,观察组治疗后步行结果为(542±56)m,显著大于对照组(434±45)m,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FV、APFV、EPFV/APFV、DT值明显改善,患者血浆内脑尿钠肽、醛固酮、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下降,其中脑尿钠肽下降幅度最大,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尿剂螺内酯可有效提升伴有DHF的高血压老年患者运动耐受能力,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is modelling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cost effectiveness of four treatment strategies: early irbesartan; late irbesartan; amlodipine; and standard 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microalbuminuria in Taiwan. A Markov model was used to project cost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ver lifetimes.

Early irbesartan (initiated in microalbuminuric patients) yielded the largest improvements in life expectancy (0.78 years) compared with standard treatment. Late irbesartan and amlodipine (started in patients with overt nephropathy) also resulted in slight improvements in life expectancy (0.109 and 0.001 years, respectively). Both early and late irbesartan reduced lifetime cos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US$7,603 and US$3,233, respectively), whereas amlodipine increased lifetime costs by US$300. Improvements were attributed to reductions in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with early use of irbesartan.

Treating hypertensiv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early irbesartan was projected to be life extending and cost saving, 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SRD in Taiw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