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共有20条相似文献,以下是第1-20项 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思考  
   陈平《经济师》,2000年第2期
   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给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在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后,农村信用社如何提高效益,适应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思考。一、实施科技兴社策略展望21世纪金融业的竞争,一方面是服务的竞争,另一方面是高科技手段的竞争。由于农村信用社遍布城乡农村,现代化手段普遍落后,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与其他银行相比相对滞后。计算机的应用,不但涉及到新业务的开发,而且涉及到每一个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实施科技兴社的策略,加快计算机建设的步伐。实现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转变…    

2.  农村信用社进行商业银行改革的研究  
   王辉《财经界(学术)》,2014年第13期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不断促进农民收入,农业增效,更好建设农村。文章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向商业银行改革的策略、路径。    

3.  农村信用社进行商业银行改革的研究  
   王辉《财经界(学术)》,2014年第20期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不断促进农民收入,农业增效,更好建设农村。文章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向商业银行改革的策略、路径。    

4.  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  
   孙宇清《时代金融》,2013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不断推出,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发展三农事业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本文将从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的优点分析出发,探讨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    

5.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王岩《西南金融》,2006年第12期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村信用社的支持,新农村的建设也为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牵动着广大农牧民,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就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粗浅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6.  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王延涛  乔东升《农业经济》,2014年第11期
   农村信用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支持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在改进服务、改革体制、改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提出了几方面的设想及对策.    

7.  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SWOT分析  
   刘艳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8期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提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尤显重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竞争优势、劣势以及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识别,并提出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和途径.    

8.  “核心”作用,可有可无?──谈新形势下加强联社建设问题  
   任金海《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7年第7期
   「核心」作用,可有可无?──谈新形势下加强联社建设问题任金海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相继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农村信用社的县联社肩负起了领导、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信用社的职能。农村信用社改革初见成效,总体运行...    

9.  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思路初探  
   林飞《金融发展研究》,2007年第2期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本文对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内外部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0.  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思路初探  
   林飞《济南金融》,2007年第2期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本文对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内外部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1.  加强形象建设 发展合作金融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9年第7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4月上旬召开的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确定了今明两年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框架。这不但指明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提出了加强农村信用社整体形象建设的新课题。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农村信用社,最初是由农民入股,自...    

12.  试论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基层党建工作  
   于海《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第16期
   农村信用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在基层农信社中要把党的建设工作的良好作用发挥出来,实现农村信用社稳定、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党建工作进行了论述,并具体提出了实施途径。    

13.  对小额农贷信用环境的研究  
   张学忠《浙江金融》,2006年第9期
   自2003年开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已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特别在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农民增收需要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是农民的及时雨。通过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对千家万户的信贷支农工程.农民的合理生产生活资金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农村信用社自身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和政府满意的“三赢”目标,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贷已成为少数农民增收致富的“加油站”,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工作中.农村信用社还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广大农村.信用环境还不够理想.    

14.  关于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文献综述  
   李红梅《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9期
   2003年8月,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目前,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文献比较丰富,本文主要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文献综述。    

15.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现状及政策扶持建议  
   何冬阳《财会月刊》,2011年第14期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信贷主力军,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村贷款额度小,导致农村信贷资金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本文在分析农村信用合作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政策建议。    

16.  农信社改革情况调查与思考  被引次数:1
   史国辉《吉林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
   为全面掌握农村信用社央行票据成功兑付后的现状,促进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以吉林省辽源市农村信用社为调查对象,对其改革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改革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17.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  
   周莉莉《经济导刊》,2010年第6期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已有50多年的历史,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诞生使农村信用社有了新的归属和依靠,开创了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新模式。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贵州被列为全国8个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市)    

18.  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保障  
   朱家富  李国栋《现代金融》,2004年第9期
   当前,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农信社如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及农信社自身发展作些探讨。    

19.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再上新台阶  被引次数:3
   易纲《中国金融》,2008年第1期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形势的总体判断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事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此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由银监会负责组织    

20.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次数:1
   刘小红《财经界(学术)》,2010年第1期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农村信用社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策略。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