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边界。由于联盟中一部分控制超出了企业的范围,联盟中各方的利益与冲突只能通过沟通、协商等形式来协调,这无疑增大了联盟失败的风险性。因此,充分了解合作联盟的风险成因,是提高组织管理水平,防范失败风险,进而有效发挥联盟优势以使企业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基础。一、战略联盟的风险分析1.合作风险。合作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伙人选择不当。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慎重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联盟成功的前提。如果合作双方的实力严重失衡,就可能给合作带来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内汽车行业的纵向研发联盟企业数据,构建并验证了联盟共同信任对于联盟绩效风险的作用机理,揭示了联盟组织间的信任差异对于联盟信任与联盟绩效风险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联盟共同信任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对于研发联盟共同信任与联盟绩效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越小,联盟共同信任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的负向影响就越大;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越大,信任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的负向影响就越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知识联盟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是对知识联盟的研究大都侧重于联盟的一般特征.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了中国与国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中面临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内汽车行业的纵向研发联盟企业数据,构建并验证了联盟共同信任对于联盟绩效风险的作用机理,揭示了联盟组织间的信任差异对于联盟信任与联盟绩效风险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联盟共同信任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对于研发联盟共同信任与联盟绩效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越小,联盟共同信任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的负向影响就越大;联盟组织之间的信任差异越大,信任对于研发联盟绩效风险的负向影响就越小。  相似文献   

5.
梁建英 《经济师》2005,(2):143-143,145
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对战略联盟结构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联盟风险的特点以及影响决策者风险意识的因素 ,然后讨论了企业决策者如何根据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决策的过程。对企业通过采用适当的联盟结构有效规避风险、提高联盟的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锋 《经济经纬》2005,28(5):82-84,9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间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诸如价值链、供应链、知识链、集群等在内的涉及企业问长期协作关系的联盟组织模式已成为很多公司变革的战略选择。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都已经注意到并开始揭示联盟中的合作风险和不稳定性情况,资料显示有一半以上是失败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着联盟的不稳定性呢?如何才能维持联盟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呢?本文围绕资源基础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理论和社会困境理论四个方面对有关涉及联盟不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性说明,以期建立起一般性的分析框架,推进对企业联盟风险、联盟不稳定性的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它既能较好地避免技术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又能有效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所需承担的较高的资金和技术风险.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环境下,也有技术联盟战略的需求.论文将对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各主要国家技术联盟组织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建立技术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对联盟企业间关系风险的影响。通过对重庆、深圳、西安等地近50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与关系风险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的结构依赖性对联盟的机会主义风险和伙伴利益冲突风险显著正相关,而资源的过程依赖性对联盟的伙伴利益冲突风险影响显著,对联盟的机会主义风险影响不显著。因此,企业在进行竞争性战略联盟活动时,只有采取措施降低对联盟伙伴资源的结构性依赖和过程性依赖,才能降低联盟间的关系风险,保证联盟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虚拟联盟拥有很多传统企业所没有的优势,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而且,这种联盟形式还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收益的分配问题,它与风险互相影响、互不分离.建立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对电子商务虚拟联盟的确立、成长、稳固意义重大.合理的分配收益、科学的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的过程,也是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战略联盟研究忽略新创企业这一有新生活力的组织形式,或是新创企业研究缺乏联盟战略思维及行动,都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战略联盟是新创企业克服新生弱性、应对市场竞争与制度空缺并存的新兴经济环境、获取组织合法性的重要策略,而战略联盟对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作用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197家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对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在对“战略联盟→组织学习→组织合法性”之间关系的讨论中,以中国情境下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战略联盟不直接作用于组织合法性,而是以组织学习方式影响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获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创企业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增强了企业因实施战略联盟而获得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机会,促进企业提升自身合法性水平;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两类组织学习方式与新创企业战略联盟形式的匹配关系对新创企业获取合法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技术所处阶段和企业技术能力强弱对比关系总结了各类技术战略联盟的特点,构建了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过程模式。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将合作企业的隐性知识整合到企业自身的技术中,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知识与合作企业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进行新一轮学习。如此多次循环,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技术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推广,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业企业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必须组建联盟关系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基于创新联盟理论,构建联盟管理能力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框架,通过对451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①联盟管理能力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②知识流动在联盟管理能力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知识重构能力调节联盟管理能力与知识流动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间性组织的组织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是两种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态.而在现实世界,还有很多经济组织既具有层级组织的某些特征,也具有市场组织的某些特征.处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地带上有着多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如虚拟企业、网络企业、企业簇群、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它们统称为"中间性组织".这些纷繁复杂的组织形态既有共性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弄清各组织形态的特征,揭示各组织形态间的相互关系,恰当地选择和构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将成为提高国家与地区、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和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但中小企业集聚成群后却可以形成与单个的中小企业截然不同的独特融资优势:增大中小企业的守信度,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促使民间融资发展等。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十分明显,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阻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充分发挥的因素,如集群内部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够深入,协作程度低;银行信贷政策和意识存在偏差,银企互动关系有待加强;中小企业集群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集群内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等。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我们应采取措施强化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关联,建立诚信合作的集群文化;加快建设为中小企业集群服务的区域性中心银行,密切银企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互助担保联盟;拓宽民营金融经营范围,加快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专利池内企业存在合作竞争现象,专利池重复联盟能否减少合作伙伴之间的专利诉讼?基于合作竞争理论,引入联盟学习观点,分析专利池内企业之间专利诉讼的影响机理,并以MPEGLA公司12个专利池内64家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专利池重复联盟次数、探索式合作水平、联盟学习强度对池内成员企业之间专利诉讼的影响。结果发现:探索式合作水平提高,降低了企业对池内其它企业专利诉讼强度;重复联盟次数越多、联盟学习强度越大,企业对池内其它企业发起专利诉讼的行为就越严重。研究结论在理论上可为专利池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在实践上可为企业实施专利联盟战略、有效运用并防范专利诉讼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is a process driven by the enterprise. As enterprises form networks of alliances they tend to create huge oligopolistic structures on a global scale. Although these global enterprises are not subject to national norms, it is evident that a new alliance is growing up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tate. In the context of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need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which is able to ensure that its 'national champions' enjoy optimum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in return, successful enterprises are the state's best guarantee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But through this alliance the enterprise has acquired a totally new legitimacy, approaching that formerly reserved for the state, while the state finds itself engaged in global economic competition, which lacks adequate regulatory procedures.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disassociation between globalized economic power on one hand, and political power conjned within national borders, on the other. There is a need to formulate a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in order to overcome a situation where actors representing particular interests impose their own rules on actors representing the public interest. Such a framework would encourage the emergence of a transnational civilian society able to mobilize itself in the face of glob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7.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is a process driven by the enterprise. As enterprises form networks of alliances they tend to create huge oligopolistic structures on a global scale. Although these global enterprises are not subject to national norms, it is evident that a new alliance is growing up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tate. In the context of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need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which is able to ensure that its 'national champions' enjoy optimum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in return, successful enterprises are the state's best guarantee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But through this alliance the enterprise has acquired a totally new legitimacy, approaching that formerly reserved for the state, while the state finds itself engaged in global economic competition, which lacks adequate regulatory procedures.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disassociation between globalized economic power on one hand, and political power conjned within national borders, on the other. There is a need to formulate a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in order to overcome a situation where actors representing particular interests impose their own rules on actors representing the public interest. Such a framework would encourage the emergence of a transnational civilian society able to mobilize itself in the face of glob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8.
创新绩效是衡量联盟组合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组建联盟的首选目标之一。基于2014—2020年我国15家医药制造企业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和二维复合变量对联盟组合规模进行测度,从组态视角分析联盟数量、伙伴重复性、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对联盟组合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获取多条高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结果发现,实现高创新绩效有两条路径,分别为中等联盟数量和中等伙伴重复性组态路径、中等联盟数量和高联盟组合管理能力组态路径。因此,企业在构建联盟组合过程中应根据适度原则,控制联盟数量和伙伴重复性;同时,从前瞻规划、组合构建、关系优化和组合协调4个方面提高联盟组合管理能力,这为企业联盟组合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岩  高艳慧  沈聪 《技术经济》2020,39(9):1-10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利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51家企业自2009年至2015年发明专利数据,并结合发明专利申请人的所有权属性,将合作伙伴划分为学研合作伙伴和其他企业两种类型,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实证检验技术知识基础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度与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与不合作相比,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正向促进企业与其他组织(包含学研和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而企业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的提升,有利地促进了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阶理论与调节焦点理论,通过中国373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探讨CEO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CEO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在CEO环境不确定性感知与企业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CEO特质调节焦点正向调节CEO环境不确定性感知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之间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上述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