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天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
|
|
|
刘转花 林爱文 陈 娜《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第2期
|
|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对天门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鉴于谢高地等建立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不适于中小尺度的区域研究,本文根据天门市实际情况修正各土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结合ARCGIS 9.3技术得出2005~2020年天门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生态服务总价值量增加7.75亿元;生态服务价值结构变化较小,食物生产、气体调节和保持土壤这三项价值有所减少;空间分布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城镇生态系统的扩大和周围工矿生态系统的减少。评价结果对天门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
|
浅谈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服务功能
|
|
|
|
|
谭伟文 文礼章 黄明元《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年第5期
|
|
在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和生态型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型产业集群生态服务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比较,以及对生态型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分析,明晰了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内容,确定了其评价方法,初步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等绝对指标和生态经济价值比等相对指标,并确定了计算方法、相关二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没有明确的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空白,为分析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经济效益提供了定量化的工具,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3.
|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次数:6
|
|
|
|
|
尹少华 赵红艳《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1期
|
|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经济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的焦点和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的意义.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的进展,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的方向与重点,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4.
|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经济价值评价
|
|
|
|
|
肖建红 施国庆 毛春梅 邢贞相《水利经济》,2008年第26卷第6期
|
|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结合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价方法.建立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经济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防护费用法和恢复费用法分析评价了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正面影响.三峡库区水污染、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和三峡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负面影响.
|
5.
|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次数:5
|
|
|
|
|
石洪华 郑伟 陈尚 吕吉斌 丁德文《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3期
|
|
本文在系统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根据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典型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展望分析.提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
6.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 被引次数:7
|
|
|
|
|
吴克宁 赵珂 赵举水 曹志宏 朱嘉伟 吕巧灵 张雷《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22卷第2期
|
|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安阳市各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安阳市规划期内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预测安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变化,评价实施规划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果安阳市2004-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方案的实施将给安阳市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引入,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对正确制定土地利用决策具有意义.
|
7.
|
基于生态补偿实施的NSE生态服务功能分类体系及应用模型 被引次数:4
|
|
|
|
|
范小杉 高吉喜 于勇《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4期
|
|
针对我国即将全面开展并实施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服务功能分类的基础上,以促进区域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整体协调、健康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前提,探索整合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NSE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并从理论依据和分类原则等方面验证了该分类的科学性,进一步结合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实际应用,建立了以NSE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的生态补偿费核算的数学模型。
|
8.
|
陕西省高速公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
|
|
|
|
高霞 田红卫 高照良《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2期
|
|
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确定了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陕西省不同区域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可以看出各个区域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的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单位里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并不一致,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反映了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贡献的大小,单位里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则反映了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对生态环境贡献率的高低。
|
9.
|
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
|
|
|
|
王向前《华商》,2008年第16期
|
|
本文以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为主题,以重点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区域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评价模型为研究目标,在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域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本文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为制定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
10.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次数:1
|
|
|
|
|
武立磊《林业经济》,2007年第3期
|
|
文章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研究进展概况。分别对森林、草原、温地、农田、荒漠5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别进行评价指标研究综述,介绍了评价的价值理论、价植构成分析、生态经济5种评估方法。
|
11.
|
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
|
|
|
|
|
马爱慧 张安录《广东土地科学》,2009年第8卷第5期
|
|
本文选取典型区域作为研究靶区。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本生态系统单元,大致估算了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跨区域的生态补偿。通过对补偿标;隹的估算,分析现存土地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构建相应公平、高效的公共政策体系,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
12.
|
生态环境的价值计量与实现方法研究——以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
|
|
|
|
《全国商情》,2014年第10期
|
|
正近年来,环境生态资源价值计量与实现方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生态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已成为生态学、经济学研究的的重要和关键问题,成为多学科研究的交叉领域和前沿课题。本文以白河湿地公园的价值评估为例,阐述了运用资产评估法评估生态环境价值的原理及实施过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对生态系统状态的综合评价,对生态系统健康的认识,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分析,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决策,避免对生态系统服务
|
13.
|
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
|
|
|
|
徐胜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第39卷第7期
|
|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一直是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热点研究问题,通过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价值进行研究,为江西省土地规划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查阅的方法,利用多样性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结合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变化,分析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相应变化。[结果]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程度高、多样性指数中等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ESV值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在减少;对单项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水源涵养在江西省农村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结论]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出现了降低趋势,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也在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系统,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14.
|
意愿调查法在三江平原七星河湿地价值评估中的理论改进与应用 被引次数:1
|
|
|
|
|
刘向华《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10期
|
|
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意愿调查法(CVM)是这些方法中唯一能够评估与环境物品有关的全部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方法.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于意愿调查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争议很大.本文以目前意愿调查法产生争议的原因为基础,分析了其理论缺陷,提出了改进的CVM评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黑龙江七星河湿地生态系统部分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研究,分析了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与改进效果.研究认为,七星河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价值为4 088万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的价值为4 088~8 177万元,调节干扰功能的价值为3 680~20 442万元,非使用价值为4 088~20 442万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CVM评估体系的建议.
|
15.
|
围填海区域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与管理机制研究
|
|
|
|
|
胡宗恩 王淼《中国渔业经济》,2017年第2期
|
|
围填海活动为沿海地区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围填海区域生态系统的价值功能。围填海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损失可从供给、调节、文化与支持价值损失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针对我国围填海管理现状与存在的管理弊端,结合典型国家围填海生态管理的经验启示,通过制定海域使用金标准、推进围填海战略论证体系运行、建立围填海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完善围填海监管制度,构建围填海区域生态管理机制。
|
16.
|
我国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
|
|
|
李晓铃 袁野 姚建《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年第28卷第2期
|
|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是认识和保护河流的理论基础。在对近十年我国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及价值评价应用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在河流生态系统运转机理、不同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可靠性及干扰状态下的动态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
17.
|
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次数:1
|
|
|
|
|
燕守广 邹长新 张慧 沈渭寿 曹学章《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第3期
|
|
依据生态动能区划的目标、原则与方法,在对江苏省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3方面因素,形成了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区划共分为3个生态区、7个生态亚区和33个生态功能区,为江苏省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布局提供了依据.
|
18.
|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
|
|
|
|
|
卢慧 陈克龙 曹生奎 韩艳莉 马进《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11期
|
|
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的基础上,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订正,构建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单价表,并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40.88×108元。生态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为:水体>草地>湿地>灌丛>农田>荒漠,其中,废物处理功能贡献最大,原材料生产功能贡献最小。研究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
19.
|
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次数:1
|
|
|
|
|
刘建波 陈秋波 彭懿 胡小婵《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0期
|
|
海南中部山区是全省生态功能的核心区,对维持全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2005年SPOT2、SPOT4遥感影像(10米分辨率)所提取的专题图层分析统计出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面积,提出了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4种类型;并利用生态经济相关理论基础对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8种类型9种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49.5 × 108元/a,其中调节功能达1472.8×108元,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9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促进海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
20.
|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次数:1
|
|
|
|
|
方炫 李壁成 赵世伟 刘德林《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0期
|
|
小流域是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建立健康的小流域生态系统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深入理解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指标选取原则.并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五个要素,建立了适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