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和谐依赖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作,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却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这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针对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只有合理探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才能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等各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智才 《经济论坛》2005,(24):130-1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概念,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面对资源、地区和利益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的形势下,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通过经济、法律、政治等综合手段,调整社会发展策略,实现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模式,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一般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绿色经济则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绿色经济是在20世纪后半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句话说,绿色经济不过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快达到环境和资源无法承  相似文献   

5.
建设节约型社会,克服资源浪费,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各方面浪费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树立节约观念、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仅仅把生产力定位于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单向度内涵,把生产力看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界定生产力概念,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对生产力范畴的这一创新发展,有利于人们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共财政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发挥好公共财政手段的有效作用.从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入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着力推进收入分配的和谐、着力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着力推进地区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概念,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面对资源、地区和利益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的形势下,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通过经济、法律、政治等综合手段,调整社会发展策略,实现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模式,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一系列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新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生产生活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显现出来,需要加以重视,以避免像工业发展一样,当经济环境问题严重时再回头解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经济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有机统一,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是实现第三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生产生活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显现出来,需要加以重视,以避免像工业发展一样,当经济环境问题严重时再回头解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经济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有机统一,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是实现第三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在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难以构建。因此人类必须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在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难以构建.因此人类必须要大力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发展研究》2005,(3):1-1
协调和谐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协调,重在解决发展中的全面、统筹、可持续问题,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协调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明确了今后泉州水资源利用的工作目标,而且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方式,它相对于以前的那种“资源产品废品”的循环方式,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加快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努力促进城镇生态文明系统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举措,而缺乏伦理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没有深入人心的生态伦理观念,实现生态文明将遇到难以想象的阻碍和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贺瑞霞 《经济师》2010,(9):27-28
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的和谐,只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要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就要遵守和运用现代礼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