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和金融大国的重要战略,而且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自然发育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并精心规划不断推进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过程.笔者把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目标和实现路径总结为人民币国际化"3322"战略: 第一个"3"即人民币国际化的地域"三步走"战略: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具体步骤是: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台及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朝鲜、俄罗斯和蒙古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不断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地位,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使之成为世界性货币之一.即以我国为圆心,不断扩大人民币信任和使用半径.  相似文献   

2.
货币的国际化是一个"良币逐劣币"的市场选择结果,同时也是一国努力推动的过程。中国应当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找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准确定位,进而选择合适的路径予以推进。考虑到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和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应当定位于加快成为亚洲区域的关键货币,进而成为与美元、欧元抗衡的国际货币和IMF特别提款权的主要篮子货币,最终在国际超主权货币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以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9)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越强,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人民币也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化。文章首先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背景及其进展作了简要分析;再从贸易结算与储备货币功能发挥这两个领域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与中国金融改革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视域下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主要有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单一化,国际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国际机构体系的不合理等。我国应该积极参与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提升经济实力;深化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并无国际协定赋予某一货币超然地位,每一种货币都可能通过货币竞争上升为国际货币。主导货币履行国际储备职能的欠缺,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所在。超主权储备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市场竞争优选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占有一席之地。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潮流未从根本上颠覆既往货币国际化前提的理论判断,人民币在履行货币基本职能方面与某些国际货币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本币国际化具备一些条件: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贸易规模和全球占比不断提高,三是高外汇储备、高国际投资净头寸、低通货膨胀和汇率渐进升值,四是政治军事实力的增强,五是英美法系、市场主导的香港离岸市场。其制约因素:一是对资本项目管制,二是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三是汇率缺乏弹性,四是结算清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完备。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存在"从价值尺度、到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最后到储备手段",先周边化、再区域化、最后国际化的顺序值得商榷。目前,货币当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成效超过预期,但潜在成本巨大,可持续性存疑,必须借鉴日元等国际化的教训,从根本性改革入手,围绕某些货币职能审慎推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要素禀赋结构的视角观察当前仍处于进程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指出了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的发展更加偏离比较优势,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筹建国际板市场则类似"东施效颦"之举。本文在破除特里芬难题与国际铸币税等有关货币国际化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过剩资本输出是货币国际化的动力与目的的假说,继而指出向要素禀赋结构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资本,寻求人民币区域化才是符合中国国家经济利益的举措,而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意义上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要素禀赋结构的视角观察当前仍处于进程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指出了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的发展更加偏离比较优势,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筹建国际板市场则类似"东施效颦"之举。本文在破除特里芬难题与国际铸币税等有关货币国际化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过剩资本输出是货币国际化的动力与目的的假说,继而指出向要素禀赋结构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资本,寻求人民币区域化才是符合中国国家经济利益的举措,而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意义上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SWIFT系统作为跨境支付领域的公共品,在愈演愈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私物化为金融制裁的工具,各国金融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央行数字货币应用于跨境支付有两种方式。为促进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互操作性,可构建兼容系统、单一系统和互联系统的央行数字货币。SWIFT系统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合作与替代双重关系。中国在加快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的同时,应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等区域合作机制有序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合作,建立起高效安全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的程度是比较低的,这种低的最重要标志是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远不及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虽然有媒体报道说,有40个国家的央行把人民币作为储备性货币来看待,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所以不能说人民币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所以我们必须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有两个目标,一个就是要它成为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能够达到的目标.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人民币可自由交易的几乎所有的条件,如果我们和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己具备良好的基本条件。综合国际货币体系的形势和人民币的实际条件,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目标。鉴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货币国际化和货币可兑换同步进行的特点,应采取“弱经济-强制度”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挑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外汇储备保值、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等三方面重要挑战与发展机遇。在外汇储备保值方面应当抛弃传统思维,可尝试应用金融工程技术进行风险管理;在金融改革上要有长远的和战略的眼光,应加以稳步推进,并与制度完善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先区域化后国际化,通过货币互换等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参考》2014,(9):60-7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强烈,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政策的负外部性以及我国经济相对实力的上升,促进我国开始主动推进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基于韬光养晦策略、发展中国家地位以及货币国际化前景的不确定性,我国没有对人民币国际化做出正式表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举措沿着三条主线铺开:一是推动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二是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三是与若干经济体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迄今为止,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均取得显著进展,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跨境套利行为盛行的问题;双边本币互换规模巨大,但几乎实际使用。未来,只要我国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金融市场能够持续发展壮大、避免不发生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同时金融改革继续深化,人民币有望在10年至20年时间内成长为重要的国际性货币。近期必须防范升值预期、境内外无风险套利机会消失之后,境外人民币大规模回流、现有模式人民币国际化夭折的风险。从根本上看,仍应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加速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与对内开放。开放资本账户仍应谨慎。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价值储藏手段应成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邵华明  侯臣 《财经科学》2015,(11):23-33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以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和外汇储备份额状况,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即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用我国现有的优势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地区主导货币地位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重要举措,是目前提升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的重要途径。尽管中国的宏观经济条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成果使得人民币具备了在东亚地区提升主导地位的基础条件,但仍然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与挑战,包括东亚美元体制的制约、日本的竞争、区域内其他国家的认同、国内的金融开放度和货币区域化带来的风险与成本等。为此,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主导货币地位,需要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弱化人民币对美元体制的依赖;第二,利用国情优势扩大人民币的金融版图;第三,利用地缘优势开展与近邻国家的次区域金融合作;第四,借助上海自贸区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第五,在东亚范围内扩大人民币的多元功能来规避"人民币升值萧条"。  相似文献   

15.
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以资本市场发展为核心的中国两大金融中心,上海和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当前人民币金融循环的相对缺失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以沪港金融枢纽为平台,加强两个金融中心的实质性合作,率先在亚洲经济区构建和拓展人民币金融循环,对于当前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货币错配: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与中国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中国目前也存在货币错配现象,因此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的深化来控制货币错配的风险,目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及相关措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姜慧 《发展研究》2016,(10):57-60
随着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随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结合12项相关经济指标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行描述,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2年-2016年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能反映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6个指标,并研究了每项指标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贡献大小,对人民币国际化测度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从三个方面对人民币加入SDR后的国际化进程战略进行了展望,提出人民币的“亚洲化”是国际化的基石,并要警惕完全开放资本项目可能引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国内外对人民币国际化利弊的争论始终没停止过。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世界上已经开始酝酿美元、欧元和"中元"构成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本文分析了欧洲欧元区、拉美美元区和非洲法郎区三种货币合作模式的成因及条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更多的借鉴美元拉美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指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最适宜的途径是优先推进人民币在周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使用,并通过国内金融制度的改革及相关制度安排来推进人民币首先实现区域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迅猛推进,使人民币初步具备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基础条件。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并成为制约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直接因素。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滞后、资本项目管制程度较高、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使用度快速提升,进而制约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根本原因。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推动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弱点,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变革,这也给其它主要货币提供了地位提升的契机.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人民币国际结算已经具备良好条件,应通过合理安排,精心运作,以试点先行的方式稳步推进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迈开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