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量生产函数是进行宏观经济数量分析的基础,不论长期增长问题,还是短期波动问题,总量生产函数的设定都是研究的前提[1]。本文关注总量生产函数在中国经济增长核算中的运用。帕金斯(Perkins)指出,“中国富强的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因而,对于中国增长绩效的研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基础设施达到最优规模应该满足的条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在2000年时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总体依然不足。  相似文献   

3.
R&D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沿的部分,它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R&D模型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归结于知识生产函数中两种投入要素——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并且把经济的长期增长模式区分成三种类型:稳定性均衡、非稳定性均衡和半稳定性均衡。文章首次对知识生产函数进行实证检验,以此来判断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2004-2006年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稳定性均衡的类型,新知识的生产对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经济会在某个增长率稳定下来,劳动力和资本存量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比例和储蓄率的上升,在长期内都不会改变这个稳定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运用中国1990~2005年间省际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考虑非效率项的非中性技术进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区乡镇企业的规模报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主要结论如下: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产出弹性不断接近甚至有超过劳动产出弹性的趋势,呈现“资本深化”的态势;整个规模报酬略大于1,这表明适当扩大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而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逐年递增,技术进步率则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实现我国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运用中国1990~2005年间省际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考虑非效率项的非中性技术进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区乡镇企业的规模报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主要结论如下: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产出弹性不断接近甚至有超过劳动产出弹性的趋势,呈现"资本深化"的态势;整个规模报酬略大于1,这表明适当扩大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而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逐年递增,技术进步事则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实现我国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除了发展中国家群组之外,发达国家群组和东亚新兴经济体群组中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个别年份位于潜在最佳生产技术的共同边界上;各群组的共同技术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平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均依次为发达国家、东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人口密度、劳均资本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双重约束下APEC地区共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三大群组技术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则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 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8.
有些书,就像街头坊间的流行歌曲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有些书也许被人稀里糊涂地买了回去,却很难在书架上站住脚。“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研究与争论”(中信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书也许和图书流行榜无缘,但是,它却是近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争论中最有份量的一本好书。毫无疑问,它会长期存在于经济学家的书架上,也肯定会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据一席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下文简称为FDI)是否具有正的技术外溢效应一直存有争议.为验证这一问题,笔者拓展了C-D生产函数模型,评估了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经验研究证实,中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的确获取了正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产函数的中国旅游发展总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总量指标主要包括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数.基于生产函数,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数为因变量,以构成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的相关指标为自变量,采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旅游发展总量预测模型(实际模型自变量筛选后只有旅行社一个),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解释.发现了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总量预测的唯一决定性影响因子——旅行社数量,定量实证了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水平的低层次性、旅行社经营水平的低层次性,提出旅行社数量及其经营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水平高低的核心影响因子.建议国家及地方政府要转变对旅行社的偏颇认识,要把加强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作为地方旅游经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10)
农超对接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在降低流通成本、加速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发展前景广阔。然而信息不对称、利益共享难、市场变动大等问题制约了农超对接双方的持续合作。有效推动农超对接合作,需要从加强供应链设施建设,引导农业合作组织成长,加强合作沟通管理,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着手,推动农超对接双边建立持续深入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由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和詹石窗教授主编的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透视中国东南 :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以下简称《东南》)已于2 0 0 3年 9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东南》篇幅宏大 ,广征博考 ,导论之外 ,分十四个专题 ,共计 1 4 0多万字 ,是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学术巨著。全书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在不少史实和理论方法上 ,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分析理路 ,推动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研究 ,这里仅从经济史研究的角度进行概要的评述。一、理论模式在理论上 ,《东南》借鉴了生态学的立场。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与环…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technical change,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lbania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Albanian agriculture faced severe structural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economies of scale, labor-using technical change, decreasing partial factor (land and labor) productivities, and slow growt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lbania was based mainly on input increases, which accounted for almost 90% of output growth. Consequently, the economic crisis appearing since 1990 is not due only to the adjustment process toward a market economy but has also been affected by the postwa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4.
上海近代庄票的性质、数量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耀华 《财经研究》2005,31(2):98-109
在近代中国,上海钱庄庄票曾被誉为具有"直等现金"的功能,但关于此种票据却鲜有深入的分析.文章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庄票货币性的理论分析,认为庄票属于准货币的范畴;其后利用现有的资料对上海近代庄票的数量进行了估计;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庄票的发行弥补了货币供给的相对不足,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e argument that empirical estimations of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s may be interpreted merely as statistical artefact. The reason is that Occam's razor, or Herbert Simon's principle of parsimony, suggests that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ogether with the side equations derived from the usual neoclassical optimizing conditions, simply reflect the underlying accounting identity that value added definitionally equals the wage bill plus total profits. This argument is illustr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empirical evidence presented by Arrow, Chenery, Minhas and Solow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XLIII, 225-50, 1961) and which led them to derive the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ir results are more parsimoniously explai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underlying accounting identity than to any technological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6.
刘晓红  李国平 《生产力研究》2005,(11):132-134,205
古典生产函数由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个变量组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等因素对生产函数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通过对生产函数内涵的拓展,本文提出广义生产函数(GeneralizedProductionFunction,GPF)概念,即把技术、制度和信息三个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新动因。然后,结合西部经济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信息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广义城市作为发展信息产业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绿洲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绿洲农业与生态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农业生产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否则,将面临生态危机.文章在分析绿洲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应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郭军 《经济经纬》2004,(3):106-109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还在于农业发展自身 ,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当前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应着眼于促使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化解农业经济风险、扩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度 ,增加农业人力资源及其利用率 ,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调动社会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诸方面 ,切切实实地增加农民收入。同时 ,应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从发展方向、发展政策、发展制度、发展组织措施上引导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求高效发展农业经济 ,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的协同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简要回顾都市农业、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协同学的视角分析了都市农业在生态城市自组织系统演变中的作用.进一步从共同效果、互补效果和同步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都市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协同效应,进而得出都市农业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之间具有典型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经济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经济关系,是把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一统改虑,使得农业生产长久持续地发展。枝江市是湖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试点市,通过运作认为;除适应市场要求搞好结构调整外,重要的是合理定位,科学运作,全面优化环境建设,文章就此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