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艳 《经济学家》2007,(2):97-101
经济理论界关于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研究,一般是根据产业组织学理论从商品流通的市场关系对其进行契约分析,从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关联对其展开"结构、行为、绩效"的框架分析,而没有对流通产业的投资制度安排予以高度的关注.本文认为,流通产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组织结构与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围绕这一特点,本文在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作出概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市场治理结构作用于组织结构及其对投资决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与投资决策的市场关联作出了相关理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实现以技术信息化为主要内涵的流通技术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和以"虚实结合、有效分工、多元模式"为主要内涵的流通产业业态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以流通产业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形式为标志的流通产业市场结构合理化转型;实现以深化对外开放、扩大流通网络外向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内容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国际化转型;实现流通产业城乡布局的均衡化转型等方面。为此,必须采取包括重视流通技术创新,推动新型专业化流通组织形成,大力推进流通产业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尤琳 《经济论坛》2000,(23):14-1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形势下,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日益暴露出其不合理性。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缺乏规模,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在借鉴国内外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政策主张。 一、我国目前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 l.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缺乏规模效益。市场集中度是指所考察的市场上卖方、买方各自的企业数及其在市场上的相对规模状况,它可以近似地反映市场的垄断竞争程度和市场支配力。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  相似文献   

4.
黄春铃 《生产力研究》2007,(1):25-26,31
文章引入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结构的分析范式探讨了我国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不利地位,指出流通组织创新是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奏效的前提和基础,并基于我国流通组织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探讨了我国流通组织创新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通产业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艳 《经济师》2005,(7):68-69
加入了WTO后,中国流通业将面临入世最初阶段的严峻挑战,由于我国国内市场巨大,现阶段流通产业的对外开放主要体现为外资进入我国的零售商品流通领域。中国作为经济转型国家,市场体系缺失、流通产业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已经将发展、壮大中国流通产业的问题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对外开放背景下,外资的流入从市场占有率、投资规模、业态、流通政策等方面对中国流通产业带来冲击,因此,确立流通产业先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中的自然垄断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大安 《经济学家》2007,9(4):46-52
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是产业经济学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人们或是根据产业组织学理论从商品流通企业的市场关系对其进行分析,或是从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关联对其展开考察,或是在"结构、行为、绩效"框架下对其进行研究.其实,产业的组织结构涉及的层面很复杂,它与自然垄断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关联尚未引起学者们应有的关注.本文认为,依据产业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理解或定义,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与自然垄断之间存在着关联,这种关联可以通过流通产业运行的内部性和外部性予以揭示,对这种关联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中蕴含着自然垄断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湖北农村市场经营环境入手,提出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应该在组织结构、投资方式、交易方式和经营范围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由"单向"流通模式向"双向"流通模式转变,由"单一商品经营"向"一网多用"转变,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湖北农村市场经营环境入手,提出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应该在组织结构、投资方式、交易方式和经营范围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由"单向"流通模式向"双向"流通模式转变,由"单一商品经营"向"一网多用"转变,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通企业赢利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以及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流通产业显露出了一些新特点,这些新特点给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从流通企业的赢利模式角度来探讨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条件下,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对策。在分析流通产业的新特点、流通企业现有赢利模式不足等基础上,提出现代流通企业赢利模式创新思路,并就如何从传统赢利模式向现代流通企业赢利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汽车行业是产业关联性强、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现代工业部门,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当前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研究集中在市场结构和政策影响,较少关注到非市场结构因素,也极少用动态视角审视产业演变。研究主要借助经济地理学的嵌入性概念,解析1980年至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演变过程,梳理出"后计划经济时代的高政治嵌入""从政策扶持到全球生产网络的嵌入性转移"和"多样化与独立自主"三个发展阶段及其背景、特征和主导力量。研究发现:产业发展早期,本土企业高度嵌入国家政治体制,凭借制度优势形成市场垄断力量;1994年之后,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开始嵌入到全球生产网络,凭借技术转移快速聚集资源;进入21世纪至今,随着市场日益自由化,国际竞争日益多元化,本土企业凭借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争上游,实现自主创新。该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审视过往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流通产业也日益成为各国的支柱产业。流通产业是囊括零售业,批发业和物流业等重点行业在内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日本流通产业改革的背景——由于政策和市场发生的变化导致了改革必须进行;其次分析了日本流通产业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政策规制的缓和以及流通产业的信息化;最后根据日本流通产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对中国流通产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冰  李静 《经济师》2000,(5):78-80
物资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决定于现代流通合理化的标志 ,流通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流通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通过商流合理化作用于物流、信息流 ,实现流通体系、流通组织管理以及交易方式合理化、规范化、有序化 ,进而引起流通产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美国流通的特征是少环节、短渠道 ,以流通部门与生产部门“轮动齿合”作用 ,实现零库存生产 ;日本是多环节、长渠道 (相对而言 ) ,大力发展流通深度加工 ,推进流通产业的高度化。我国宏观流通由统配调拨、双轨供应体制到基本实现流通市场化 ;在微观供应体制上 ,由企业…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创新存在两难悖论 当今时代,我国很多企业纷纷进入全球价值链,但是基本上集中在产业价值链中附加值低、非核心的加工环节,只起到了"生产车间"的作用,远未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就成为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在技术和组织上的两难悖论是,技术发明的创造性需要一个小而富有活力的组织结构,而快速创新反而要求大而稳定的组织.追求技术领先的公司因过度关注公司内部活动,而降低了对外界技术和市场的敏感性;内部技术的深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阻碍了集团内部跨部门合作的联动和技术融合,而这种互动和融合正是创新最具活力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田恒 《生产力研究》2011,(6):154-156
中国虽然已是"世界工厂",但"中国制造"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底端,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创新与升级。文章在介绍复杂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分析了中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复杂性,提出中国企业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官产学研"合作互动,以创新机制重构价值链等方式,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文章从复杂科学管理的视角来研究产业创新与升级问题,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府产业规制缺位,国内流通产业发展缺乏科学的引导与合理的控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态呈现出非理性化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流通产业零散度大,竞争能力弱,尤其是在对外开放背景下,“散、小、弱”的中国流通产业面临着国外流通企业进入的巨大压力。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中国流通产业政府规制的必要性,确立起合理的产业规制政策体系,是中国流通产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化、流通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功能日益增强的基本事实,文章从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流通产业与国际分工之间的关系三个层面对流通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流通产业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经济学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与熊彼特提出的垄断促进创新的观点不同,阿罗认为市场竞争能够更好地激励企业创新。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三组外生变量,本文梳理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熊彼特-阿罗争论十年来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和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通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形态显现出非理性化发展的态势,表现为产业结构分散化、整体竞争能力弱。对外开放背景下,“散、小、弱”的中国流通产业面临着国外流通企业大举进入的巨大压力。结合国内外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比较,提出构筑合理的中国流通产业政策体系、改造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打造自主品牌、形成规模效应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食糖流通主体、客体、流通渠道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食糖流通产业组织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进入壁垒低决定了食糖市场低流通效率。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应采用市场化手段,协调相关市场发展,关注国家食糖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日益嵌入全球价值链,集群企业问网络关系更加错综复杂.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实际上就是利用产业集群资源,不断寻求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资本,增强器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过程.本文通过研究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网络关系,为中国集群企业实现对外产业转移进行理论剖析,并通过提出创新网络提高中国集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