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财政补贴、竞争能力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约束硬化是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经济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对财政约束硬化在大部分转轨国家都没有做到.尽管产权学论者和外部环境论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都不说明政府为什么对硬化国有企业财政约束"知而不能为之"的原因.本文通过建立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对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软"或"硬"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是"硬"还是"软"内生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方式选择,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因此,转轨国家应该考虑国有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情况,在改革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财政手段,保证转轨过程中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转轨经济、软预算约束与财政分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存在。财政分权能够通过增强制度约束来缓解动态过程中因事前事后承诺不一致而导致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促进地方上及地方间的竞争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软预算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3.
软预算约束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存在。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引起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竞争提高了对亏损国有企业进行救助的机会成本,从而有助于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4.
财政改革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环节,30多年财政改革之中蕴含着政府以目标为导向的决策逻辑。在经济增长和财政能力双重目标约束下,财政体制与政策内生于财政—政府框架之中。从实践历程看,中国财政改革经历了双重目标主导以及经济增长主导的两个阶段。在目前的经济增长约束主导期,其决策逻辑及偏好使财政制度及其改革逐渐呈现出资源配置失衡的路径。对失衡问题的解决要从改变政府决策逻辑及偏好入手。  相似文献   

5.
程斌宏  古志辉 《生产力研究》2006,(3):194-195,203
论文运用动态模型对软预算约束的形成路径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预算约束起源于企业要素投入与生产模式的不匹配,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的结果是使要素投入和生产模式满足弱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能否转变成硬约束 ,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标志和关键。 1 996— 2 0 0 0年政府实施的信贷政策和刺激需求的政策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防止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在使有效需求不足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 ,国有银行出现了“惜贷”行为。然而这种“惜贷”行为并不是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硬化的表现 ,因为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体制根源没有改变 ,国有银行既没有更大的动力监督国有企业贷款使用 ,也没有能力阻止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继续攀升和停止增加对国有企业贷款。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期间的信贷约束政策不是有效的。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 ,无论体制改革还是政策制定 ,只有使国有银行有足够强的激励去监督国有企业贷款使用 ,并使国有企业对其努力的收益有稳定的预期 ,信贷约束政策才会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财政制度约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势在必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内容应包括三类收入项目和四类支出项目。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可以实现平衡,从而达到国家预算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预算软约束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间的交互关系,着重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等行为扭曲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构建微观基础,最后给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任何转轨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都要面临改革与开放的问题.因此,本文在经济开放的背景下,着重突出跨国公司与转轨国家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建立跨国公司、转轨国家政府、国内企业三者之间的混合寡占博弈模型,并以市场开放、自由化、私有化等政策变量作为影响转轨进程的外生变量,分析开放程度和经济调控手段以及跨国企业的投资策略等对转轨国家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和转轨国家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转轨国家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对国有企业完全民营化并非是改革的最优方案,而对国有企业的部分民营化效果反而会更好,也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而税率、技术、转移价格等也是影响转轨国家社会福利和转轨国家企业产量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跨国公司与转轨国家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建立跨国公司、转轨国家政府、国内企业三者之间的混合寡占博弈模型,并以市场开放、自由化、私有化等政策变量作为影响转轨进程的外生变量,剖析开放程度和经济调控手段以及垮国企业的投资策略等对转轨国家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和转轨国家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表明对国有企业完全民营化并非是改革的最优方案,而对国有企业的部分民营化效果反而会更好,也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软预算约束:无穷重复博弈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内生性软预算约束理论基础上,引入了无穷重复博弈,并指出在无穷重复博弈中,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银行可构造一项触发战略使企业的预算约束得到硬化.本文认为企业不能满足该约束条件是导致软预算约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私营企业成长的环境在不断优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私营企业面临着多种形式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虽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大多数对企业成长影响是负面的,并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效率。有必要采取各种市场与非市场措施对进行预算软约束硬化,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特定条件下保证适度的预算软约束,以加快"十二五"时期私营企业的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13.
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辛清泉  林斌 《财经研究》2006,32(7):73-83
文章以我国2000~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的预算软约束框架内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资支出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投资支出整体上同债务杠杆呈负相关。但在国有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投资支出对于负债水平不敏感,并且,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上升,企业投资支出对债务杠杆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对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实施的双重预算软约束是导致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扭曲和债务治理机制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预算软约束引入资产价格理性泡沫的分析之中,在给出一个预算软约束情形下资产均衡价格决定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产价格理性泡沫的表达式.模型分析表明,当存在预算软约束时风险资产的理性泡沫为正;同时,风险资产对应企业面临的预算软约束越大,该风险资产价格中的理性泡沫越大.  相似文献   

15.
薛晓斌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2):93-100,112
本文试图总结关于软预算约束制度成因的既有研究,并就研究逻辑、基本思想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指出,这些研究在如何理解软预算约束,什么是制度成因,以及研究的方法论这三个问题上有着较大的分歧,今后的研究既要充分发展软预算约束概念,又要充分探讨制度作用的因果逻辑.在此基础上作者给出了一个全面研究软预算约束的综合性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预算软约束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阻碍因素,并影响经济转型期的政企、银企关系,而政府对于债务的软预算约束是企业信贷违约的原因之一,根据企业还贷过程中相关利益者的相互博弈,建立一个企业、银行、政府之间三方博弈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行为及其目标差异对企业信贷违约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政府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通过补贴银行和企业来实施对企业还贷的软预算约束,而银行在衡量了政府补贴和清算得失之后有可能对企业再贷款。解决预算软约束和企业信贷违约的关键在于"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企业完全按市场化运作,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让政府从企业中逐步退出,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环境,从而降低企业的信贷违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模式作为经济体制在财政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经济体制转型对财政根本要求的一种反映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目标任务;积极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等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vestment behaviour of a large panel of Hungarian firms in the period 1989–99,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and regulatory changes on the efficiency of credit allocation. We find that the role of financial factors for investment decision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major financial reforms, and that firms were affected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their ownership type. Reforms have hardened the budget constraint of private domestic firms, particularly small ones, and reduced informational problems for foreign‐owned firms. State‐owned firms remained subject to a soft budget constraint. In particular, small state firms became more sensitive to financial conditions, whereas large state firms were unaffected and kept operating under a soft budget constraint.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软预算约束的治理:理论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预算约束对我国经济的危害甚大,探讨我国预算软约束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应当从下述四个方面来治理我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问题:(1)推进国有银企的市场化改革,消除政府干预;(2)建立分散化的银行体系,加强对银行体系的有效监控;(3)实行财政分权,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竞争;(4)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严格财政金融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