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菁菁 《经济论坛》2015,(3):149-151
公地悲剧是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结果。目前公地悲剧现象十分严重,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案例。本文对公地悲剧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运用公地悲剧模型,选择中学生补课作为"公地悲剧"现象中的特例进行博弈分析,构建博弈矩阵。  相似文献   

2.
从"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峰 《经济经纬》2004,162(3):26-28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的互动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规制失灵;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不是必然现象,可以在农民之间建立一种自实施的自治机制,避免导致“公地悲剧”;由于利益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问题、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制失灵。研究启示是,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更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余意峰 《经济地理》2008,28(3):519-522
我国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却已经显现出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公共资源过度利用及破坏等公地悲剧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认为这些问题是村民与村民之间以及村民与游客之间基于个人理性的相互博弈的结果。从长期来看,集体理性更符合村民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社区村民的博弈具有从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的机制和驱动力。为了避免和缓解公地悲剧的发生,缩短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转变的时间距离,必须依赖于外部力量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文章提出了相应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鲁大立 《技术经济》2005,24(12):61-64
美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信息披露规范约束下的博弈行为,各博弈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进行相互博弈,从而达到“纳什均衡”。文章首先分析阐述了美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主体及其行为,然后分析了盈余管理博弈的动机以及博弈过程,得出博弈的均衡解,即“纳什均衡”。文章最后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借鉴美国上市公司管理经验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地悲剧"的发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公产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管是另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公地悲剧"并非绝对地不可避免。本文将探析产权的明确和稳定在避免公地悲剧中的作用,为更好的利用资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地悲剧"是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公地"资源配置失效,被过度使用而枯竭的过程。近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本文分析了新疆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耕地质量变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耕地开发利用变化与地区发展战略等情况,从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管理审批权限、水土资源开发配置、农户农耕理念等方面出发,论述了"有主之地"的耕地也存在"公地悲剧"现象。  相似文献   

8.
浅论高校科技成果的"反公地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指出高校科技成果产权的模糊性和破碎性是导致目前高校科技成果大量闲置、利用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时如何防止高校科技成果利用中的“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嵌套式金融恐慌模型"对"公地悲剧"现象发生和演变过程的博弈分析,构建了"激励约束博弈模型",并将"线性激励契约函数"引入模型中,以契约函数中的调控参数为工具,分析了"公共知识"的形成和"补偿准则"对助防金融恐慌的作用.通过激励相容有效均衡机制将银行经营的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实际上的一种合作博弈,从而使银行经营中自愿性社会责任行为的激励均衡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家庭农场生产和经营陷入困境。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理论,分析了美国家庭农场的所有制属性,具体生产和经营方式,并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进行比较,认为拥有大量土地面积和很高生产力水平的美国家庭农场, 本质上具有小农经济特征,并未脱离小农经济的范畴。实证分析表明,美国家庭农场成为资本剥夺的对象,其结果是美国家庭农场债务不断攀升、农业收入不断减少、农场不断破产、农场数量不断减少、土地集中和农民劳动力再生产陷入困境。美国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实践证明了“私地悲剧”,也证明了那种所谓土地私有化最有效率、宣扬“公地悲剧”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