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生态经济时代,而生态城市是在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想的城市规划模式。与传统城市相比较,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持续性与区域性特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社会系统,其中生态环境系统是基础,生态经济系统是核心,生态社会系统是保障。建立生态城市必须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2.
高校经济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紧密联系。高校经济圈的发展是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使城市群体的消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优质人才。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为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政府应统筹规划,促成两者的致密对接,形成联动发展机制,实现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发展,不仅包含人们的社会、经济实践,也包含自然环境的演替和变化,是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生态等诸方面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统一体。从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相互联系上,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生态效应,寻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的途  相似文献   

4.
时代在呼唤,人类在觉醒,从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持续发展趋势来看,走生态经济建设之路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即人与自然共处于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物圈中。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圈内一切非人类自然物,并承认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共生协调、和谐发展的宗旨,最终达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理想境界。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环境、生物资源保护与发展经济被列为世界各国的21世…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经济问题》2005,(3):72-73
生态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形成的生态经济活动,其基本理念是依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改进生产技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如果说经济的信息化可以使区域经济获得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那么经济的生态化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助于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正楚  张良桥 《经济地理》2006,26(6):912-914
通过政府牵头,泛珠三角经济圈的“9 2”[1]个地区形成了区域经济圈,但这种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推动的区域经济圈是否具有长期稳定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建立一个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地区在选择区域内主导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到产业的互补性,得出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发挥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事关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的成长,事关国民经济的增长,事关国家的稳定。黑龙江省由于历史和省情等原因,金融生态环境一直处在全国的低级水平。在经济转型时期大背景下,如何优化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水平,对促进龙江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护我县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降低成本、减轻污染,缓解水资源和能源危机,防止土壤退化,充分发挥整体生态效应和物质循环再生作用,是发展我县经济,保证我县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使我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续)刘思华(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探讨的若干重要生态经济问题无论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生态经济,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态经济,都是为了揭示当代中国现实的经济规律,使之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更好做出有力的指导。为此,我们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政治经济学应该探讨的生态经济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3.1 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在当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揭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如何通过我国人民经济活动的具体实践体现出来的。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状况相互协调,这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在中国生态经济系统中也正日益显示出来。它突出表现在只有在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国40多年尤其近1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这种协调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科技、文化、政治、社会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是经济发展必须同科技、文化、政治、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发展是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方便面的共同发展。因此我国建设发展可持续经济科学不但要将经济、生态、社会等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更要根据中国国情使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并不断赋予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理论的前提是地球有限论;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经济科学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相统一;从传统经济科学走向可持续科学的关键是市场原则,技术原则和生态原则紧密联合。  相似文献   

11.
<正>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演进的三大运行系统。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在于寻求三大系统的最佳组合租结构。揭示构成经济、社会、生态最佳结构的决定因素,即它们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在哪里,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总资源配置的提出及意义我认为,协调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基本点,就是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考察得出的基本结论。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于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贯彻1990年12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决定的精神,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和信息交流会于1991年4~5月间联合举办“城市生态经济”系列讲座,从事国土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环卫、环保、园林、水利以及系统工程研究的十位专家进行讲学,现分七方面综述如下: 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打造环首都经济圈,为首都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对经济圈形成的必然趋势以及环首都经济圈发展的重大意义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增强城市互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加强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建议,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建立了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联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以及凝聚子群。结果显示:成渝经济圈城市群整体的网络密度处于中高水平,城市群已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网络,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但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城市群基本形成了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驱动周边城市网络化协同发展的格局,但城市群内的枢纽型城市较少;集群内存在明显的小团体现象,凝聚子群间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其实质不是单纯的经济和技术问题,也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我国仍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为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出其积极特殊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内蒙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现象。针对生态环境退化原因提出治理对策的建议,力争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把内蒙古地区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京津冀都市圈所处的环渤海城市群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无论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考虑,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生态和谐社会:社会观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两大基本关系出发,提出了生态和谐社会概念;并认为生态和谐社会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是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二者的结合与统一。论文对生态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生:即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政治、生态社会和生态环境;并提出了评价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度的五类12项指标;最后,对当前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四项任务,即社会结构城镇化、经济结构工业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和生活环境生态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论华南区域经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长期发展战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决定社会财富在代际和代间分配的公平性,而且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华南经济圈内的区域经济合作绝不能以牺牲某一地区、某一阶层社会福利的持续性为手段,必须在维护区域经济资源的完整性和效率性的基础上,求得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华南经济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性华南经济圈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由此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从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来看,该地区的环境经济问题具有以下明显的特性:第一,污染转嫁现象…  相似文献   

20.
市管县体制的显著特征,是以市为中心形成一个区域“经济圈”。如何使这个“经济圈”走向国际市场,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就需要研究市、县之间的“接口”,即在对外开放格局中怎样增强市管县的整体效应。一、脱节、闭塞和摩擦现象,直接影响着市管县体制下外向型经济的整体效应。市管县体制下,由于外贸体制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