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讲究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融洽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和行为准则。不容置疑,礼仪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礼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卉 《发展研究》2006,(11):121-122
实现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人的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与现实内容。而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规范,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社会大家庭时,应当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去发展礼仪文化,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贺瑞霞 《经济师》2010,(9):27-28
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的和谐,只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要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就要遵守和运用现代礼仪。  相似文献   

4.
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经济师》2009,(10):101-101,103
开展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能够提高其礼仪修养,礼仪习惯的培养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从知识到文化的一个社会进步的过程,同时强化礼仪教育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以致用,推动校园礼仪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然而现今我国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大学生的文明修养和文明行为令人担忧.本文作者分析了引起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武智慧  刘洁  廖正非 《经济师》2006,(9):120-120
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分析,提出要想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技术人才,首先需要依靠“反木桶原理”,通过创新凸显特色,占领先机。而注重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成都航院管理类学生鲜明的特色——即“木桶”最长的那根木板。  相似文献   

7.
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鹰 《经济师》2003,(12):90-91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途径 ,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促进校园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于整个社会人群的自然协调与充分发展,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视阈,文章拟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切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应连 《时代经贸》2006,(11Z):96-9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就要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视野去审视和提升,应重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能力实现大学生和谐心灵、和谐人际、和谐校园环境的完美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大学生也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表现出谦和、勤勉、尊敬长辈等民族特质.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着礼仪修养的失范,这种失范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导致他们的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偏低,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开展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问题早在中国的古代就有研究,而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更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学生开展的礼仪教育应该是立体的从内到外的完整塑造,这种教学方法好比一个三角锥体,由四个面构成,分别是基础素养、礼仪规范、模拟实践和经典阅读,谓之“四维立体教学法”,如此才能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相似文献   

13.
房艳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205-20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来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具体分析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现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自主创新的内在统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自主创新,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相继提出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指导,和谐社会是发展的目的,而自主创新则是发展的手段.三者间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经济经纬》2006,(6):18-21
和谐社会即际关系的和谐,亦即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彼此结成的劳动关系的和谐。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谋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条件下的和谐社会,这包括:(1)构建市场就业体制及其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上的和谐社会;(2)构建劳动力所有权、劳动者利益主体地位明晰及其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上的和谐社会;(3)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上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周晓桂 《经济问题》2008,341(1):31-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长期的宏伟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加快经济增长与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协调一致,我们追求的GDP应是"和谐GDP",和谐也是生产力等思考,以期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中的旅游价值观及其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分析了和谐社会中旅游的和谐价值体现,从旅游发展观、区域旅游合作、“三农”旅游的开发、旅游经营理念等方面探讨了旅游和谐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章分别从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对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借鉴作用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宋廷敏 《技术经济》2006,25(6):30-32
近几年,煤炭企业的伤亡事故频频发生,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能承受之重。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直接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旧的生产模式遗留的恶果。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遏制煤矿事故,促进社会主义和谐。  相似文献   

20.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当今,部分企业在发展中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剧了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等社会矛盾,企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企业作为社会的基础、市场的主体,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