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研究——全球旅游12强(国)实例分析 被引次数:7
|
|
|
|
|
朱应皋 万绪才《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
|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值,介绍了指标量化与处理以及综合评价值确定的方法,然后对美、法、西、意等全球旅游12强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
|
2.
|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研究——全球旅游12强(国)实例分析 被引次数:6
|
|
|
|
|
朱应皋 万绪才《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
|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值,介绍了指标量化与处理以及综合评价值确定的方法,然后对美、法、西、意等全球旅游12强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
|
3.
|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研究
|
|
|
|
|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1期
|
|
通过研究构建区域旅游竞争力模型,分析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并确定其权重,进而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市区旅游业的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湖南省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
|
4.
|
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竞争力差异统计研究--基于层次判断矩阵的实证分析
|
|
|
|
|
赵洁《经济问题》,2013年第8期
|
|
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有利于发现旅游资源的区域优势与劣势,有利于旅游竞争力的提升。选取西北5省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各影响因素指标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大小,即对权重的大小进行定量测量。根据判定矩阵的方式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合权重值及指标数值综合得到甘肃省及其他4省区的竞争力指标值,并根据各项分值的高低进行相应的分析,对比了西北5省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
|
5.
|
江苏省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研究 被引次数:1
|
|
|
|
|
陈恭军 袁亮 刘莹《当代经济》,2007年第18期
|
|
文章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取8个相应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终提取出了3个综合因子并给出了综合排名,为了解江苏省各市农业竞争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
6.
|
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初探--以南通市为例 被引次数:19
|
|
|
|
|
石忆邵 朱卫锋《财经研究》,2004年第30卷第5期
|
|
文章依据商贸流通业的特点,在构建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模型,进而求得江苏省13个地级市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排序.随后通过对南通市与江苏省其他城市的比较,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估了南通市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地位,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的途径.
|
7.
|
南京市旅游业竞争力定量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
|
|
|
|
|
万绪才《产业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
|
一、南京市旅游业竞争力定量评价与分析 (一)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旅游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影响旅游业竞争力的因子很多,为了简化评价工作,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要突出重点,选择主要的、对旅游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指标.
|
8.
|
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 被引次数:8
|
|
|
|
|
董锁成 李雪 张广海 金贤锋《旅游学刊》,2009年第24卷第2期
|
|
文章从城市群整体及其内部城市单体两个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旅游业发展动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影响、旅游经济联系、不同城市区域旅游贡献度等5方面指标,并确定了旅游竞争力状态空间评价方法与系统动力学动态测度方法,以期为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
9.
|
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次数:3
|
|
|
|
|
黄秀娟《科技和产业》,2007年第7卷第6期
|
|
在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从竞争业绩角度,建立了包括7个指标的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每一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国际旅游竞争力,对区域之间的竞争力差异以及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
10.
|
城市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江苏各市为例
|
|
|
|
|
刘开兵《特区经济》,2009年第8期
|
|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状况是制定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多目标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13个地级市旅游业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各市旅游竞争力差异产生原因。
|
11.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全国各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研究
|
|
|
|
|
陈晗《现代商业》,2012年第30期
|
|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各省的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我国旅游业现状,从国际旅游竞争力、星级饭店实力、旅行社规模、旅游专业人员培养四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组成各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运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定量评价,得出31个省区旅游业竞争力综合排名,并对原变量和公因子进行聚类,给出了中国各省旅游业发展的评价,对其今后发展有所助益。
|
12.
|
江苏省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
|
|
|
|
|
邱美玲《山东纺织经济》,2012年第3期
|
|
近些年,江苏软件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竞争力角度出发,对软件产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利用spss16.0对江苏省软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和研究,通过与国内软件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相比,找出其差距,为提高江苏省软件产业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
13.
|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与方法选择 被引次数:26
|
|
|
|
|
张梦《旅游学刊》,2007年第22卷第2期
|
|
合理地设计评价指标和科学地评价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是区域间旅游业竞争力比较、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制定对策建议的前提,也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在对现有研究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和竞争力发展特征,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选择.
|
14.
|
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熵值法
|
|
|
|
|
洪兆平《经济论坛》,2012年第6期
|
|
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简约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运用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值得推荐.
|
15.
|
基于差异驱动TOPSIS分析的河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
|
|
|
|
|
《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19期
|
|
文章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法和TOPSIS方法 ,选取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国内游客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游客人次、旅游创汇收入等五项评价指标,对2016年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市旅游业竞争力排名。结果显示:秦皇岛、承德两市的旅游业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城市;石家庄、保定和张家口等三市的旅游业竞争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廊坊等六市的旅游业竞争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邢台、沧州和衡水等三市旅游业竞争力相对最弱。
|
16.
|
山西综改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
|
|
|
|
常亚楠 李悦铮 魏世宏《改革与开放》,2016年第3期
|
|
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双面效应.定量评价城市间旅游竞争力,比较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为研究区域内旅游竞合关系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例,在选取27个量化指标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解成三类要素.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类竞争力得分值.通过均方差计算各类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从而得到总体综合评价值,并对结果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分类级别.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三大级别城市间旅游竞争力结构体系,得出各级别城市提升旅游竞争力对策及一体化道路,对促进区域内单个城市与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的同步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
17.
|
基于次约束的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
|
|
|
|
朱雪欣 沈海云 夏宗龙《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年第5期
|
|
为了实现城乡协调和区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论题。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次约束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有无次约束时各地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值及其排序,找出了影响各地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山东省各地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类型区。本研究为山东省各地市有针对性的制定城镇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
18.
|
中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及对策建议 被引次数:1
|
|
|
|
|
张川蕾《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4期
|
|
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国内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在构建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3-2005年区域知识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分析,以揭示我国当前区域知识竞争力状况及差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19.
|
内蒙古与我国西部各省区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被引次数:3
|
|
|
|
|
郝晓兰《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
|
我国西部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逐步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强劲主力。本文依据区域竞争力理论,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阶段,以及旅游业发展中体现出的特点出发,建立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内蒙古与我国西部各省区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内蒙古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
20.
|
河北省酒店国际竞争力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
|
|
|
|
李红 韩力军 刘筱秋 程钢海 赵昕《商业研究》,2005年第10期
|
|
酒店国际竞争力的评价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收集并整理各项指标的相关数据,确定各项指标的数值,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同趋化、标准化和无量纲化。以计算I级指标在总分中的贡献权重,计算出被评价系统内各酒店国际竞争力的总得分,将被评价系统内的各酒店进行排序,对酒店国际竞争力进行优劣势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