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定经济空间内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各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关联方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从整个区域经济出发,以一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模型和方案。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实现区域内产业间比例关系和关联方式的优化调整、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它关系到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左右着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区域合作作为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而且还能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益,节约利用有限的资源,陆桥沿线城市应对此加强研究和协调,这不仅有利于区域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还能吸引区域外的资源更多地向区域内流入。区域内各城市经济结构的适当凋整,可以实现有效互补。这种调整,既包含宏观层面的需求结构、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3.
需求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取决于资源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取决于需求结构,而需求结构取决于收入水平。区域间相近的收入水平导致各区域内的需求结构具有相似性,这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提供了可能,政府的非市场化行为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政府的非市场化行为限制了区域外的需求和供给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迫使区域内需求结构被动地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也只能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偷生。  相似文献   

4.
胡巧芬 《经济师》2014,(3):187-18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的建设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都市圈的发展是与其产业的发展协调进行的,文章通过区位商理论,对郑州都市圈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郑州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各城市的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5.
对区域内各具体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是涉及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及资源投向等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是否正确的关键支撑因素。传统对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和指标体系设计无法帮助决策者形成对区域相关产业竞争力及其所处战略地位的直观印象。本文构建了基于产业吸引力、相对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分析模型作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直观分析工具,并在所提出的三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武汉钢铁产业的发展分析,对武汉钢铁产业的三力指标分数进行了计算,并根据武汉钢铁产业三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武汉钢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覃刚 《时代经贸》2011,(22):148-149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调整是关系城市圈内形成合理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及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状况也涉及城市间的比较优势的利用。依据各城市主导产业差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建设主导产业链和产业发展带。  相似文献   

7.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地区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按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划分方法,研究了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对山东省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通过简单降低或提高某产业的比重进行,而应保证资源向地区生产率高的产业流动。关键是使产业的区域分布有利于发挥该区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地区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按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划分方法,研究了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对山东省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通过简单降低或提高某产业的比重进行,而应保证资源向地区生产率高的产业流动。关键是使产业的区域分布有利于发挥该区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禀赋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9.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产业在空间上发生移动,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分工结构的优化。产业转移是产业转移国或地区与产业承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郑州经济正处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郑州市为了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把握好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关键机遇期相当重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郑州市"十二五"时期应在国家主体功能规划的指导下,在明确郑州未来主导产业的前提下,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承接境外、域外产业转移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速实现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实现郑州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专家管理的投融资制度创新,有助于解决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问题。由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必将成为北京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又将助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并亟待发展壮大,但其融资状况尚不理想,经济发展需要北京尝试将产业投资基金建设在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这即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目前北京市的融资环境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对资金需求旺盛、宏观环境以及相关立法日趋完善,国内外也有发展经验可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设思路,以期能够促进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我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2000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指标的计量模型,重点估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区域特征。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最低为和田地区。第二,在工业废气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数值最低的为克州。第三,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固定效应系数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数值最低的是塔城地区;第四,就新疆三大区域而言,北疆尤其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固定效应系数普遍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区域分布差异非常显著。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抓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环保工作,要加强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排污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落实重点流域、区域、城市、产业污染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环境规制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一国的贸易模式取决于该国的比较优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环境规制的严格化使得发展中国家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得到相对的强化,而对中、轻度污染产业的影响则依据产业的不同而不同。文章还以我国纺织服装业为例作了进一步分析。最后,作者从环境规制的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及环境成本内在化几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贸易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工业产品作为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绝对主体,每年巨大的贸易顺差,必然给浙江省带来很大的污染成本。文章从"污染足迹"的概念出发,利用浙江省各工业部门的对外贸易量及污染物的排放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核算出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部门的产污系数,进出口污染系数及部门来源。结果表明:浙江省工业产品的对外贸易虽然向海外转移了污染物,但是总体来说,巨大的贸易逆差在浙江省留下了污染足迹核算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从1997年到2006年,浙江工业产品出口正慢慢偏向于低污染行业,进口偏向于污染密集型行业;浙江省工业产品出口带来的废水的增长速度最快,而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呈缓慢增长趋势;化学工业的进口转移了最多的污染物,而金属采选业的进口转移了最多的固体废气物。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在互动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耦合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2003—2017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之间耦合协调程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耦合协调度总体稳步提升,但存在区域差异;耦合协调等级有待提高,大部分地区经历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滞后、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滞后3种耦合协调类型;耦合协调度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分布,热点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迁移。最后,从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3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系统环境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建立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应用结构模型化技术和Delphi法构筑了区域产业系统环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权重分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产业系统环境的模糊评价方法,并对江苏省常州戚墅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系统环境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的产业系统环境较适合优先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该研究结果为区域政府的产业发展决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格、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了衡量产业污染密集程度的方法,识别出我国工业行业中主要的三大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三大大气污染密集型产业,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域分布及变化状况。整体而言,1997~2007年间东部地区一直是水、大气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中电力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自2001年以来呈现出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自2006年开始向中部转移,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投资是湖北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湖北省投资增长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为了避免湖北省投资因过热而浪费社会资源或者因投资不足造成经济增长的停滞,应按照投资效率原则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阐述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和行业结构基本情况,利用投资效率指标对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投资政策进行了评。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今后一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的产业和行业结构,为湖北省固定资产投向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征。从产出、成本双视角建构理论解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的影响与调节机制,以2014—2019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总体GVC地位的积极影响尚未充分发挥,而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而科技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第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同期积极推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攀升,行业竞争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的调节效应较弱。这一结论为新发展格局阶段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双循环驱动下国内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区域异质化调节措施提供了可行的政策着力点和优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1998~2005年中国污染密集型和中、低污染型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不同污染类型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污染排放,恶化了中国环境;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化对污染密集型行业和中、低污染行业的污染排放均有显著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控制污染密集型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有显著的作用;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其行业污染排放有显著影响,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各污染类型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