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也是农民主要的财产形式,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首要是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从当前农村土地征用和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看,大量的征地矛盾中存在着公权侵犯私权,行政权侵犯财产权的根本问题,例如:征地范围过宽导致滥用征用权,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导致利益分配不均,征地程序缺乏导致政府权力失衡等等。  相似文献   

2.
财产权是维持人的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权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宪法都给于了严格保护。但是现实中,我国对农民财产权益的保护仍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集体土地征用问题,一是农民和农民集体在征用集体土地中没有决策权,二是补偿过低。  相似文献   

3.
政治视角中的农民权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钧 《经济师》2007,(2):23-24
为探求农民权益受损原因,文章以农民政治权益为切入点,分析其缺失现状和负面效应。分析表明,农民权益受损以及农民问题扩大化,乃是农民政治权益的缺失,导致权力配置格局不利于农民,引发各种制度的长期偏失和相关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集中喷发。根据分析结论,从政治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尚诗 《时代经贸》2011,(18):33-3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主要在于保护好农民权益。从实践中看,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权益缺失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把保障农民权益作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农民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权益方面探讨农民权益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内涵及其制度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是法律赋予民办学校对自己的法定财产享有并使用的一切法定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有条件的处分权以及资产收益分配权。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具有绝对性、独立性、完整性和公益性的特点。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明确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内涵,用制度保护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对于区分民办学校财产构成之间的权属关系和建立民办学校的现代管理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权法》采纳了用益物权的概念,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定为一种用益物权,在权利内容上规定了可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农村土地使用权用益物权法律性质的确定,使农村土地产权由"弱化"、"残缺"的使用权逐步走向私法物权意义上的财产权,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进入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赋予农村居民土地财产权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为核心,就是要从法律上建立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让土地用益物权成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22,(1)
农民集体成员权是农民作为集体成员具有的身份所享有的财产权利。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集体成员权益保护机制,对农村土地物权变动中的农民权益进行反思,总结出适合流通运行的成员权益保护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妥善监督,增加农民财产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做到三管齐下,多重防控,才能在成员权益保护机制问题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和民主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和监管及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实现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需要构建配套的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他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搭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有效体现农民权益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及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发挥制度功效,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民多方面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是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享有的财产性权利,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与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其本质为带有"公有"色彩的"私有财产权"。当前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强化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农民种的白菜能卖给城里人,农民的房子和土地不能卖?它们一样都是农民的财产。既然是集体制,就应由集体来决定,改革第一步要解除国家对集体土地的控制。城里人凭什么不能买农村的房子?《物权法>说按照现有法律办,可是现有法律里并没有明确的规定。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中倒是明确了,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财产权,应该由法律来规定,而不是任何一级政府部门的政策通知。担心转让会导致农民的权益受损吗?这是不是也太父爱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当前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征地补偿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土地财产权,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一种法社会学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手段对农民承包地的调整做出了严格规范,初步确立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但是正是由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界定不清晰,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的乡规民约屡屡与国家法发生冲突,从法社会学的角度,理顺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关系,确保农民的土地财产使用权,要把政策规定(国家法)的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为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财产权利,实为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士虎 《经济》2014,(4):32
正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那么,在党中央明确提出不能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来降低城镇化成本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经济》记者专访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为读者答疑解惑。"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进城的农民,还是在农村生活的农民,他们的权益都应当得到充分的保护。"张晓山告诉记者,农民的权益包括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民工权益缺失:原因剖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在于增收。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进城务工。由于种种因素,进城农民工的权益受到剥夺、损害,所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从界定农民工定义及其权利入手,在分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财产权理论在洛克的政治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一切物品都为全人类共同所有,正是劳动的因素导致了财产由"公有"转化为"私有"。同时,基于其天赋权利的学说,洛克倡导一种权利本位,从而成为财产个人主义、所有权绝对思想的基石;其劳动价值学说更是为财产权找到了合法性基础。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对后世在建构财产权理论基础、解释传统财产权的合理性方面依旧具有重大的价值。研究洛克的财产思想对理解其整个政治学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股东资格灭失,并不消灭与股东资格相应的财产权,而是导致了相应财产权的转移或变化,其实质是财产价值形态的转化,是相关主体财产运作的体现.作者基于这一理念,分析了股东资格灭失时股东财产权保护的原则及基本措施,阐述了公司终止时股东财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利益损失原因及保障措施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地农民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催生出的一个急剧膨胀的弱势社会群体。在农民失去土地的过程中,伴随着相关权益的流失。导致农民权益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界限不清。农地流失将造成部分农民失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产,部分农民将失去生活来源等严重后果。明晰农地产权,规范农地市场,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等,是保障农民利益免遭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莫凡  徐彤 《生产力研究》2022,(1):28-35,127
唤醒"沉睡的资本"是西部边远地区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而只有推进该地区农民财产权的实现,才能让"沉睡的资本"走向"苏醒的财产",塑造"更富裕的生活".在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进程中,西部边远地区面临多维难题,如地形地貌难题、财力匮乏难题、机制孱弱难题等.这需要以方法论创新推动这些难题的解决,如注重协同性与关联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西部边远地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机制,亦即构建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提升边远土地价值;完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充实土地流转财力;建设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信息平台,健全土地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进城务工农民,是我国从二元经济转向现代一元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转轨过程中,推行渐进式改革,各项改革非均衡推进的结果。但城市对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接纳与在社会身份层面的排斥二者并存,进城务工农民权益遭受着严重缺失。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公共劳务基金”建立的指导思想就是切实为广大进城务工农民服务,通过它的建立和运转,将有助于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中所遭受的很多歧视以及有效突破农民进城务工过程中权益缺失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极低。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原因在于农民的财产权利缺失和财产权利不完整,对自己的财产缺乏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必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土地的成员所有权,赋予农民住房的完整产权,实现农民财产的自主流转和市场化交易,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