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司治理的基础是股权结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股权分置制度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公司治理。根据代理理论,股权代理成本可以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二类代理成本。所以本文就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视角,以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股权集中度可以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但会提高第一类代理成本;负债也会有助于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而管理层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并未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方机构投资者与管理者利益冲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机构投资者作为股东,其与管理者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和表现形式,存在利益冲突。对西方机构投资者股东与管理层利益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机构投资者遏制管理层不当获利、降低代理成本的策略进行探讨,结合中国情况从中可得到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研究--一个基于代理成本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陈耿  周军 《财经研究》2004,30(2):58-65
根据代理理论的解释,企业负债的原因是为了利用负债来约束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降低股权代理成本.但由于债务本身亦存在代理成本,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必须在股权代理成本与债务代理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企业债务代理成本与债务结构存在紧密的联系.债务的期限结构、类型结构都将对代理成本的高低产生影响.企业债务中的债券具有的信号显示功能,有助于总体债务代理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根据代理理论,现金股利是反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发行可转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减轻赎回压力,有动机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以吸引可转债持有者转股。文章以此为研究假设,以我国2001年~2006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样本,对可转换债券降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率显著正相关,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降低现有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现金股利可以缓解公司的代理问题,伴随着公司代理问题从股权高度分散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发展到股权集中时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现金股利代理理论也经历了从现金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到利益侵占假说的演化过程.Roseff(1982)第一个将代理成本引入现金股利理论,然后由Easterbrook(1984)确立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而Jensen(1986)用自由现金流量解释了现金股利的代理成本理论,使其更具有可实证性;最后,由La Porta(1998,1999,2000)等人发展成为在股权集中背景下的利益侵占假说.  相似文献   

6.
股权代理成本可细分为两种:一是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而引起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二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引起的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在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基础之上,本文建立了两个回归模型来分别检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并提出通过调整和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降低其股权代理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20世纪70年代,MBO以企业私有化的方式在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代理问题,提高了公司经营效率.20世纪90年代,MBO引入中国,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普遍存在.然而,中国的MBO却带来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外部中小股东利益等不良后果.2005年开始,国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本文在回顾MBO经济后果的基础上,对全流通时代中国MBO的经济后果进行再次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振兴 《经济经纬》2007,(3):132-134
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共同构成内部人,内部人共同分享控制权利益带来的好处.监管政策的出发点是降低控制权利益,减少内部人(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与中小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市场的"三公"原则.  相似文献   

9.
陈新 《经济导刊》1998,(4):35-37
证券设计中的代理成本分析模型中国进出口银行陈新代理成本一般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不同投资者之间由于利益目标不同造成的企业经营决策意见冲突而带来的效率低下的成本。传统的看法认为,代理成本主要来自两类利益冲突:一类是股东与经理的利益冲突;一类是债...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股权激励制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我国方兴未艾。本文总结国内外几十年来管理层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1.
矿区作为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有机载体,存在不同的经济组织和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之问的利益整体水平和获取利益的能力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引发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以经济博奕论理论为基础,运用F-H分析法构造了非量化的矿区博弈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矿区生态经济系统中利益冲突的可能结局,并得出了维护矿区生态经济利益的关键在于矿区所在地的政府和环保执法部门执法力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disclosing an advisor’s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providing financial advice to a client in an experiment. We find that an advisor’s conflict of interest harms the client and that disclosing the conflict harms the advisor. Unlike earlier literature, we do not find that disclosure of the advisor’s conflict of interest results in moral licensing or strategic exaggeration behaviour by the advisor nor, relatedly, that disclosure disadvantages the client.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利益冲突的产生及其形式,并使用利益冲突曲线对其进行形象描述;通过分析与总结AIM联盟在协同知识创新利益协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相关领域对协调机制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完善、合理、可操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依据企业契约理论,以利益相关者通过提供要素使用权合作投资组成企业这一合约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为主线,提出了"利益协调论",对独立董事的本原性质和治理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基于"利益协调论"的基本逻辑,从独立董事的选拔、功能定位、职责细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剖析了现有制度安排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逻辑一贯的治理分析框架,以期真正发挥独立董事治理硬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determin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licensed commercial banks (LCBs) in Sri Lanka, including the effect of the prolonged conflict which ended in 2009. Using a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gether with data for the period 2006–2014 of 10 major LCB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in the short run, capital and liquidity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bank profitability and default loans, interest margin (IM), operating cost, and interest rates (IRs) have a negative effect. In the long run, bank profit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default loans, IM, real GDP, inflation, IRs, capital, operating cost, and conflict. The ending of the prolonged conflict ha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improved bank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曾军平 《财经研究》2008,34(1):17-28
由理性个体组成的团体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集体的利益?文章基于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从利益分配的视角推导了集体利益得以实现的一般条件。研究表明:作为社会状态"理想类型"的集体利益,其得以实现的条件依次可以表述为:分配冲突的公正解决、个体正义性条件、零贪婪激励、正义规则对贪婪的抑制与规则选择冲突的公正解决等五个方面。探索集体利益实现的一般原理对于如何选择和设计适当的制度以实现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具有重要的规范含义。  相似文献   

17.
肖健 《产经评论》2013,(6):47-55
2002年Cording提出并购价值悖论,引起了学界对此命题的关注与研究热潮。本文借鉴社会冲突理论,对并购交易过程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冲突行为进行理论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冲突行为如何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结论如下:在公司并购过程中,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冲突,也可能选择合作。这主要由并购规模、激励水平、社会保护力量和冲突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一般地,并购规模越大,管理者更倾向选择冲突。此外,激励水平越高、社会保护力量越强和股东的冲突技术水平越高,管理者越倾向选择合作。并购交易中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并购交易能够创造价值而有些并购交易却损毁公司价值,为解释并购价值悖论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讨论制度变迁过程中那些无效率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在时利益集团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Dayis和North理论意义上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由于利益集团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即使是启动和推进制度变迁过程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也有可能妨碍制度变迁迭至最优点,使其掉入"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takes a fresh look at the trade-off betwee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provision of local public goods. It argues that the sharing of the costs of local public spending in a centralized system will create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citizens in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When spending decisions are made by a legislature of lo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this conflict of interest will play out in the legislature. Depending on precisely how the legislature behaves, the result may be excessive public spending or allocations of public goods characterized by uncertainty and misallocation across districts. The extent of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districts is affected by spillovers and differences in tastes for public spending. Thus,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systems depends upon spillovers and differences in tastes for public spending, but for different reasons than suggest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mploys a contest approach to study a class of territorial conflicts in which conflict‐related arming is (endogenously) destructive of the contest prize. Of particular focus is the effect of endogenously destructive conflict arming upon conflict intensity and utility levels among primary parties to conflict. Also of interest are implications of endogenous destruction upon third‐party welfare effect in conflict. As compared to the case of a fixed‐prize conflict, we find starkly different arming and welfare outcomes in the case of an endogenously destructive conflict. We also find stark differences in third‐party effect under this distinct set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