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我认为,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的生产目的来说,这是一个主要方面;此外,还要包括:局部地只是为了本企业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明确这一点,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所有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在理论上承认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及其成员不断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但是在实践中,有些人却往往发生背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倾向。例如: (1)为生产而生产。既不顾及自己的生产品是否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更不考虑它们是否满足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需要。 (2)只是为了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不顾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调整国民经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善经营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即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价值;只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利润。这种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的是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包括个人生活需要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需要;另一种看法是,除此之外,满足社会在扩大生产、增强国防、实行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关于生产单位有没有区别于整个社会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包括不包括价值的生产或生产单位的局部利益,也有一些分歧。为什么会有这些分歧?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的问题。一些同志大体上是在最终目的的意义上来理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而没有考虑社会主义生产是否还有各种中间目的;另一些同志实际上是把最终目的和这样或那样  相似文献   

5.
<正>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是尽人皆知的常识问题还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讨论生产目的问题有什么实践意义?依我看,可不可以这样说,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生产目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中具有主导作用的规律,可以表述为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的互相作用及其统一。但是,不能把目的和手段二者等同起来,因为任何手段总是要服从一定的目的。如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点一样,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最主要之点。正因为这样,我们有理由说,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正> 我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的商榷》一文中(以下简称《商榷》,见《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主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包括满足四个方面的需要:(1)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需要;(2)满足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社会保险、集体福利等等公共消费的需要;(3)满足国家行政管理和巩固国防的需要;(4)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对此,有的同志表示反对;有的同志表示赞同。主要的分歧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否包括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这个问题如能获得正确解决,他其分歧就比较容易解决了。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在《商榷》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说明,衷心欢迎批评指正。在《商榷》中,我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者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的主人,因此,社会用于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同用于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一样,必然构成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为什么这样说呢?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生产的社会主义目的”,看来只是几个方块字排列的不同,但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是有思想内容的,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理论原则。在这里我们引进了“社会主义目的”这个概念。“社会主义目的”这个概念,从它的根本含义来说,就是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按照社会主义的本性,社会主义的固有规律,对所能够和应该取得的结果的预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目的”是社会主义合规律的发展的客观内容成为我们主观目的的东西。社会主义目的范围,包括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因为生产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主要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多年来,我们许多经济学者和绝大多数教科书一直是沿用斯大林的提法。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觉察到,斯大林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应从商品的两个属性分析入手,阐述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取价值,终极目的是消费商品(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商品经济社会,其生产目的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些同志认为,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在这里,我想谈一点粗浅意见。一主张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应当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同志(下简称“肯定者”)认为,斯大林表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整个社会需要”,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则是“整个社会需要”的一部分,所以,扩大再生产需要应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斯大林所说的“整个社会需要”,能作这样的理解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经济学界大多数同志都同意斯大林同志的表述,即“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认为这个表述的基本精神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但是,对这个表述的内涵,却有不同的理解。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包括四  相似文献   

12.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各行各业都进一步开展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的运动。社会主义企业的广大职工,自觉地把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同整个社会主义革命的利益联系起来,同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这个伟大的运动,同时也是人们自觉地贯彻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自觉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就不同,反映生产本质的社会生产目的也不一样。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生产目的也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经济研究》2016,(3):35-37
<正>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即将走过百年历程;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六十余载。历史告诉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以及科学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创新提出实现生产目的有效途径,是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社会出现的新矛盾,生产力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广大人民提出的新诉求,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研判当下,创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阐释其新内涵、拓展其实现途径。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历史回顾基于对当时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相似文献   

15.
<正> 读了《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上刊登的张朝尊同志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内涵”),觉得这的确是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我也愿意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和同志们共同研究。一如何理解斯大林同志的表述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如何理解斯大林的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第一,斯大林对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来的,这个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在理论上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本文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长期以来,不少教材和论文在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时,一般引证斯大林的表述“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31页。)对这个表述流行的解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包括“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两个内容。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抽象研究生产目的缺乏实际意义,必须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才是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目的应从现阶段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才能真正指导实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两大基本特征,决定了生产目的的多元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出了满足人民的共同需要在生产目的中的主体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调整生产结构为着力点作为更好实现生产目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中,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目的,这种生产目的性质,是由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如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生产目的就是榨取地租;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但不直接占有劳动力,生产目的就是榨取剩余价值。每种生产目的的实现,都是生产资料所有者经济利益的根本所在。我们知道,马克思列宁通过对剩余价值和高额垄断利润产生过程的揭露,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生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正是由于这种生产目的的不断实现,推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所经营的企业不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本身只有在为资本创造利润或剩余产品的情况下才是生产的。如果工人不创造这种东西,他的劳动就是非生产的。”(《马恩全集》第二十六卷二分册第624页)  相似文献   

19.
生产方式决定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目的必然要与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要反映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分析斯大林表述的生产目的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过程内在联系的客观必然性的同时,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树国  吴海生 《时代经贸》2006,(12):48-49,51
生产方式决定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目的必然要与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要反映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分析斯大林表述的生产目的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过程内在联系的客观必然性的同时,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