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7,(3):151-165
基于中国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出口引致进口"的特征事实,本文将企业的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纳入到统一的计量框架内,依靠所构建的符合中国企业进出口行为特征的多重工具变量体系,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重要发现包括:从进口角度看,进口促进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抑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区分不同所有制的情形下,进口对从事一般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更强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出口角度看,出口未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与发达国家开展的进出口贸易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进出口行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上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本土企业所遭受的全球价值链俘获效应假说,为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关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表明贸易是影响国内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对SS定理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结果相差甚远,形成了技术和贸易之争。以Learner和Wood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贸易是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以Krugman为代表韵学者则认为技术才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SS定理与现实的偏差以及贸易与技术之争引起了经济学家对贸易影响收入分配机制的理论探讨,他们分别从贸易与商品价格变化、技术变化、个体行为差异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对贸易与技术之争以及贸易影响收入分配机制的国外研究做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冯冰  孔元 《当代财经》2011,(7):101-109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这被认为是扩招所致供给增加的结果;另一方面,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来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又从需求方面增加了对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利用2001-2008年我国工业3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文章重点从需求方面探讨对外贸易方式对我国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讲,对外开放增加了我国科技活动人员的相对工资。基于行业特征分组结果表明,一般贸易比重高行业一般贸易出口的增加将提高其相对工资,但加工贸易比重高行业加工贸易出口的增加将降低其相对工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1987-2008年间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均对我国生产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加工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远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同时,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虽然长期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内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加工贸易进口在租金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与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上的优势使得加工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本文分别构建加工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国内经济总量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是解释加工贸易进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位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汇率对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调节作用不大;世界经济波动也会引起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变动,世界人均收入对加工贸易出口影响不明显,但会显著增加加工贸易进口.  相似文献   

6.
一、入世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 加工贸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间产品交换,而是为了实现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优化组合的一种保税贸易,本身不存在关税保护或非关税贸易壁垒问题,WTO所推行的贸易贸易体制对加工贸易没有直接的纪律约束。加入WTO对我国加工贸易的  相似文献   

7.
实证分析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对我国专利数量的影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对国内专利数量均有正面影响,其中货物贸易对专利的弹性系数为0.23,服务贸易的弹性系数仅为0.02,远小于货物贸易。货物贸易中按贸易方式分类的加工贸易对专利影响显著为正,弹性系数为0.73,比一般贸易对专利的正面影响大。按商品结构分类的高技术产品对专利有显著正面效应,其弹性系数为0.33;其中对专利中的外设设计溢出效应最大,其弹性系数为1.15;而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协整分析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加工贸易的发展制约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发展,短期内,加工贸易出口对一般贸易出口起促进作用.国家应制定相应的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并最终实现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现长期均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贸易方式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丽鹤 《技术经济》2010,29(1):77-81
本文利用出口扩展模型,比较分析了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般贸易出口增长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贸易进口增长则阻碍经济增长,但不显著;而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增长则显著弱化了中国经济增长,其贡献度低于一般贸易出口。鉴于此,本文认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内采购率。  相似文献   

10.
贸易保护视角下中国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产品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昕鸣  贺灿飞 《经济地理》2019,39(4):109-117
由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博弈,中国产品出口经受着频繁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壁垒和反倾销的冲击,这不仅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也影响外商投资者的决策。文章基于中国海关库2001—2011年的数据和WTO贸易保护数据,构建二值Probit非平衡面板模型,分析贸易保护与中国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时空演化特征,探讨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产业联系及其溢出效应,与国际环境贸易保护措施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关联对产品路径演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阻碍外资企业产品的退出,贸易保护与技术关联的互动关系表明贸易保护存在切断地方原有路径依赖联系的机制,贸易保护产生了削弱技术关联对外资企业产品退出负向影响的作用,贸易保护的消极影响,实际是一种路径解锁的过程。此外,进一步验证了外资企业不同产品类型与不同贸易类型表现出的异质性,量化说明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嵌入本地市场程度不同,贸易保护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工贸易绩效与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绩效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一般贸易出口的发展,改善了国内的就业状况,但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以外企为主体,技术含量低,出口产品结构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较少,同时,加工贸易的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对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较小;此外,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区域结构过于集中,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当务之急是尽快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李方静 《经济前沿》2014,(3):106-114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企业选择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参与国际贸易方式的不同会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构成什么样的影响或制约?这些是企业参与国际化不容回避的问题。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回归方法,根据2005-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对企业的贸易方式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财务状况对选择贸易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倾向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企业的流动性比率和杠杆率显著影响企业贸易方式的选择。相较干来料加工装配的贸易方式,受财务约束较少的企业倾向选择一般贸易或进料加工贸易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上指出,传统计算贸易要素含量的方法不适用于加工贸易比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提出了区分中间产品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的改进计算方法。通过传统方法计算中国制造业1997年、2002年和2007年贸易的要素含量,发现中国的要素贸易情况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并且贸易开放后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熟练工人密集度显著提高。用区分中间产品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的方法计算2002年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发现加工贸易企业与非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技术差异很大,忽略中间产品贸易的传统计算方法会造成中国制造业要素净出口的严重高估。  相似文献   

14.
田野 《经济经纬》2013,(1):45-50
笔者基于贸易自由化的环境规模效应,以污染密集型产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CAFTA建立对于中国和东盟之间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效应,来进一步考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CAFTA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区域内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具有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对非成员与CAFTA成员间的贸易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和东盟双方带来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表以及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及工薪差距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行业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了就业,并且扩大了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薪差距.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国际服务外包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和工薪差距均有正向扩大作用,但在资本密集型行业这种扩展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后 ,我国城镇制造业就业结构出现了非对称变化 ,东部省区制造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 ,中西部省区下降速度较慢甚至有所上升.产业结构、外商投资、贸易规模和商品结构等传统研究视角无法完美解释这一现象.基于2006 -2013年28个省级地区制造业整体及各子行业面板数据 ,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及内生性问题后 ,文章研究发现 :代表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比重与当地制造业就业占比呈显著正相关,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和电器仪表制造等高劳动-资本比的制造业是加工贸易方式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的主要渠道;此外 ,近年全国尤其是东部省区加工贸易比重的下降带动了当地制造业熟练劳动力比重的上升.这为解释我国制造业就业结构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也说明处于不同贸易方式转型阶段的地区应重视贸易方式转型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并采取差异性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加工贸易在促进贸易增长和创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实证分析发现加工贸易就业弹性不断减弱。我国各省市、各行业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以及增值率指标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影响加工贸易规模的因素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产业结构等变量与加工贸易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放  薛乔 《技术经济》2017,36(2):123-132
对国内外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FDI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尤其是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或为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差距、交流成本以及FDI进入方式是影响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理论研究发现:适当的技术差距和市场容量能使FDI进入产生明显的后向关联效应,并增加上下游行业的产出,同时会促使跨国公司向本地供应商进行非排他性的技术扩散;中间产品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结构显著影响FDI后向关联溢出效应——这是实证研究很少涉及的部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发现我国基本遵循了比较优势理论对进出口的规定,进口的更多的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出口的则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在SS定理的基础上,选择我国部分区域对外贸易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显示,正如SS定理所刻画的,对外贸易确实有缩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素质劳动力从总体上仍然缺乏,使得这种机制的效果变得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0.
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背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急需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则是实现其升级的必要措施。加工贸易转移有着深厚的国内外经济变革的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新一轮经济增长对中西部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历史契机;中国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传统出口模式遭遇国际市场困境,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亟需改革。文章认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应从中西部产业优势有关的行业开始着手;把握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关注东部与中西部是双向互动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