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古代“三大西湖”之一的惠州西湖如今已鲜为人知,原因之一是历史水域形态的改变导致景观退化,并导致当前对其风景园林艺术及历史价值的认知存在的曲解。通过文献记载结合历史图像,初步总结古代惠州西湖具有“幽邃”的历史风貌及“曲折”的山水间架特色;分别考证东、北岸线和西、南岸线的演变过程,推想、复原其宋代及明清时期的历史水域范围;提出与现存景观相比,其水域范围更宽广、形态更丰富多变,园林文化内涵也更深刻。为进一步研究其风景园林铺设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10)
文章搜集整理、分析总结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现状,从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解析、区域认知素养策略研究、区域认知水平的考察评价、区域认知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及区域认知与技术手段相结合五个方面对搜集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区域认知的发展与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现状。  相似文献   

3.
“扩大区域差异”与“倒U假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与新古典学派在为什么会形成区域收入差异,以及如何缩小区域差异问题上,意见迥然不同。无论是实践还是后来的理论都证明,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导致“倒U假说”所认为的“先扩大,后缩小”结果的,也不可能达到“趋同假说”的“自我修正”的目标。要使区域收入差距缩小或“趋同”,只能靠“看得见的手”,靠政府的干预,靠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选择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私营建筑在我国市场发展中,体现出的持续性、跳跃性进展的现象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以及衡量。私营建筑在我国市场中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和必然的要求,是促进建筑业在我国之中的发展得以良性的保障。所以必须转变对私营建筑的守旧观念,进而提升私营建筑在我国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并创建有关私营建筑在我国中的发展政策,提升对私营建筑的监管度,保证市场的正当运行和竞争,提升私营建筑在我国建筑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在“十二五”规划之下,使私营建筑在我国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的策略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对空间的人为分割,必然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文化。"人化的自然"———建筑,其灵魂是文化。湖北大都集团在建筑实践中,兑现"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城市品位"的承诺,再现"天人合一",特色鲜明,业界认可。  相似文献   

6.
叶萍  杨茜 《当代经济》2016,(13):56-57
随着柳州、来宾、河池签订《柳来河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三市积极响应该合作协议,但是目前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本文基于“柳来河”三市的发展现状,结合三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7.
卢铿 《商周刊》2012,(21):90-90
在目前的一片"全球一体化"和"与世界接轨"声音中,家居设计如果有浓浓的现代味和淡淡的中国风会是众多风格中一个上好的选择,这应当是一条重要的出路。正当我们在"城市建筑无根"和"中国建筑不中国"的忧患之中抱憾不已的时候,颇有些惊喜地发现这两三年来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一批中式新建筑,好似涌来的一道艺术的春潮。尤为可贵的是其中有一批住宅类建筑,例如——北京的观唐、紫庐等;上海的九间堂、名人世家、康桥水乡等;杭州的碧水铭苑、风泽泗洲和颐景山庄等;还有西安的群贤庄、武汉的水木清华、广州的岭南花园等等。听到和看到这些案名,就感觉比那些来自大洋彼岸的洋名称亲切许多。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8,(6):22-23
温州皮鞋、宁波服装、绍兴轻纺面料、义乌小商品……这些都是我们浙江人引以自豪的区域品牌。而在它们的背后就是“浙江经验”的核心——块状经济。过去,我们以此掘来了“第一桶金”。而今,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只有提升“浙江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才有可能“突围”。在这其中,路径也许千万条,但是唯有发扬光大“浙江经验”,发挥块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才能实现最符浙江实际的创业创新。  相似文献   

9.
佣书是中国古代文献复制的主要形式之一。佣书者受雇于人,以抄写书籍为业,在换取佣金的同时,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佣书作为一种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必须擅长当时社会认可的标准书体。佣书对有志于学的人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为知识积累和进身入仕准备了条件。对绝大多数抄书者来说,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  相似文献   

10.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问题 ,而有效对外直接投资的形成涉及诸多问题 ,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在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 ,对企业和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杭州西湖是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地点之一,然而在西方语言中并没有专门对其明代状况的研究。明代300年的统治对西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6世纪初因扩张的农耕导致西湖空间几近消失,而至16世纪末西湖则是明代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以景观文化的新的跨学科方法角度,探讨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社会和审美进程;并将展示在这些进程中,美学、历史认同和经济发展如何扮演着不同角色,而且并不总是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2.
清雍正年间杭州西湖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时 任浙江总督的李卫是其间重要的主持者。他在西湖疏浚的基础 上,修复并完善湖山内外大量的游赏景点,组建了一套以“西 湖十八景”为核心的新的西湖公共游赏体系,推动了西湖公共 园林的再度兴盛。基于历史记载,从建设者的角度,梳理李卫 督浙时期的园林建设行为,并将这些建设点进行地理空间的定 位,形象地反映当时公共游赏体系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和建设过 程。认为李卫的西湖公共游赏地建设表现出极力恢复往日名 胜,积极开发新的游赏地,注重景点之间的联系,完善公共游 赏体系,以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特点。通过这一具体案例的 研究,增加对中国古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13.
西湖风景区水乐洞作为南宋临安众多山洞之首,从 古至今因声景而闻名。基于文献古籍阅读,梳理出水乐洞历 史变迁的过程及特点;探究其在不同身份(寺观园林、公共园 林、私家园林)的背景下,以“洗心”“洗耳”闻名的水乐洞 如何从名地发展到名胜之地;研究佛教思想、文人骚客、诗词 歌赋及西湖历史发展与水乐声景变迁的多重关系,为水乐洞现 状声景保护和修复、杭州西湖声景遗产的价值认知与宣传提供 基础依据,同时为中国古典园林声景保护和修复、现代园林声 景营造提供思路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山地环境的生态敏感性与空间特殊性使得景观建筑选址成为规划设计的一个难点。运用参数化、定量化的数字景观技术,采用ArcGIS软件,通过构建景观建筑与场地之间的耦合关联,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参数化调控景观建筑选址,以提升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精准性与科学性,统筹实现景观环境保护与建筑功能诉求。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城市私家园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园林一直在一个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城湖大环境中发展与演化。民国初年“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间不再隔绝,也加剧了园林、风景、城市互为影响、互为转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郭庄及西泠印社2个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园林为分析对象,通过辨析园林中建筑与空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公共游览与使用方式变迁,试图阐明当一个复杂的依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园林是如何适应、演化及转变,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在园林空间格局、园林中心空间及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3个层面来得以具体体现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西湖湖上园林也逐渐摆脱单一的园林身份,发展为园林、公共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这最终造就了西湖湖上园林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古代巴渝地区开展过诸多园林营建活动,其发展过程不仅因应地域自然环境,还映射着各历史演进阶段的人文情境,是地域重要的遗产资源。然而,除现有遗存外,散见于方志文献中的巴渝园林信息缺乏系统性整理。综合文献稽考、田野考察与空间图示方法,对巴渝地区园林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划为萌芽起步(先秦秦汉)、缓慢发展(魏晋南北朝)、多元积累(隋唐)、兴盛而衰(宋元)、融会新盛(明清)5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园林的类型、分布,探讨了其风格流变及原因,以期形成整体认知,为深入理解巴渝古代园林赓续本相与深化推动地域园林遗产整体保护提供基础参照。  相似文献   

18.
王思颖   《技术经济》2022,(8):84
中国传统公共园林由士绅官员、文人墨客、地方民 众等历经千百年共同建构、感知,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的景 观偏好。以西南边疆云南省省会昆明的西山-滇池-大观楼传 统公共园林为例,整理描写其景观特征的330篇古代艺文, 通过Nvivo软件,运用扎根理论从五感角度分析艺文内容, 并对艺文景观偏好进行三级编码。研究发现:1)视觉景观 在艺文中出现的占比最高,听觉、触觉、嗅觉次之,分别为 99%、36%、24%、7%,视觉和听觉同时出现的艺文占比 高达35%;2)“山水楼”是中国传统公共园林重要的景观偏 好模式,蕴含了中国传统公共园林营造智慧和中国人集体景 观审美意识。昆明“山水楼”模式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在西 南边陲地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见证。  相似文献   

19.
“城市山林”作为中国园林史研究中屡被提及的重要概念,已有了具体而明确的理论赋义。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当代研究长期缺乏对该词的历史溯源。为此,基于《四库全书》检索得到一定数量的文献史料,对“城市山林”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初步考析。从中发现,“城市山林”并非一开始就是独立的概念;“城市”与“山林”两词媾和的过程,本质上是文人阶层有关“人之栖居”问题的长期思辨与抉择。而对此的认知,或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园林”与“城市山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