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内,由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分工、联系密切分布有序的城镇群体,是在自然、交通、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历史形成并在发展中的动态系统,揭示这一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有助于阐释城镇体系等级规模、职能分工、相互关系和分布格局,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思路。本文阐述玉林地区城镇体系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分形理论对石家庄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8005,小于1,这说明石家庄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而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1.1766,大于1,这表明石家庄市各个城镇相关程度较小,空间布局较为分散。调整城市规模分布,以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等级规模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区域城乡聚落规模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状况。基于1972—2015年豫东平原地区的聚落斑块数据,运用城市/乡村位序—规模法则、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欠发达平原农区聚落斑块规模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研究时段内豫东平原聚落呈现出斑块总面积、平均斑块面积逐渐增加,斑块数量逐渐减少的特点。(2)研究区域内城镇聚落规模增长较快,其规模分布的齐夫指数逐渐上升,且1995—2015年拟合指数上升幅度较大,位次靠前的城镇聚落在体系中的优势更为凸显。(3)区域乡村聚落符合负指数位序—规模分布特征。模拟结果显示,1972年以来,其拟合曲线斜率逐步变大,说明较大的乡村聚落稳步增长,较小的聚落不断减小。(4)区域内规模相对较大的聚落斑块多集中分布在交通节点上。(5)对不同规模等级聚落到县/区中心所在地邻近距离的分析发现,同一年份不同等级聚落到县/区中心的平均邻近距离从Ⅰ级到Ⅴ级聚落逐渐增加,说明研究时段内小规模聚落与中心的空间联系弱于较大规模聚落;不同年份同一等级聚落到县/区中心的平均邻近距离从Ⅰ级到Ⅴ级聚落则有所下降,说明较大规模聚落与中心的空间联系逐渐增强。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豫东平原地区城镇聚落、乡村聚落规模变化特征的分析,对合理规划城乡聚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涛  李后强 《经济地理》1994,14(3):10-14
中心地学说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模式。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城镇空间体系的研究,指出了一个区域(国家)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特征,并采用六边形图示加以描绘。重要的中心位于一个六边形网络的交点上,每一个中心都被一个次最小的城镇组成的环所包围,如此构成了重迭嵌套的六边形网络体系。该理论定义了经济活动的最优空间分布,但它是一个静态体系,解释的范围有限,且不具备较强的预测能力。城镇体系的形成和扩展似以Koch雪花曲线式构造特征进行。本文试以分形理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5)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范围内重要的城镇集聚区,也是实现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区域。文章选取建国以来汾河流域城镇群演变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首位度、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分形等方法对汾河流域城镇群的规模分布现状和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汾河流域城镇群等级规模结构呈位序—规模分布;区域缺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城镇规模等级不完整;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显著。建国以来,汾河流域城镇群规模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城市数量与规模快速扩张;城市首位度不断下降,城市规模结构由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转变;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不断减小,城市规模差异逐步增大,区域大中城市逐步发育,规模分布日趋集中。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组规模不等,性质、形态各异,彼此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并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镇群。这组城镇群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城镇的职能结构、规模等级结构和地域结构。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集聚的结点、交换的中心、流通的枢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和核心的作用。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过程。它与交通运输的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但在建设程序上,交通运输业应处于超前地位。本文拟结合首都地区的实际,探讨二者关系,以及如何改善交通状况以适应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这里的“首都地区”是指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等12个地、市,方圆16.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2020年中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化的城市等级规模模型是分析和预测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等级规模的数量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后,利用2002年建设部城市非农人口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现状,建立起位序—规模幂函数模型,证实其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并对误差作出分析,继而对2020年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以龙岗区中心组团为例,理论结合实际,由区域角度出发,从城镇功能性质、产业布局、城镇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大型配套设施的布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城镇体系、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合理构建,促进城镇职能分工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聚焦于乡村工业化地区,利用多源空间数据,运用齐夫指数、半径分形维数等方法,对河南省长垣市、新乡县的聚落规模分布、空间结构及中心地系统动态演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长垣市、新乡县聚落体系位序—规模均服从幂次分布规律,但齐夫指数在工业化进程下呈现异质性演化特征,其中长垣市齐夫指数均小于0.8且增长缓慢,表现为大聚落发育不突出,中小聚落居多,新乡县齐夫指数趋近于1,呈现城市规模齐夫指数发育趋势;(2)比较两案例聚落体系齐夫指数变化速率发现,工业化中期阶段是演变速度发生转变时期;(3)聚落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显著分形特征,但在聚落体系分形特征演化上,长垣市与新乡县表现出由趋同性向趋异性变化;(4)两区域聚落中心地系统动态演进均表现出空间邻近效应并呈多等级中心地结构演进特征;(5)通过案例比较,聚落体系中心地数量关系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逐渐呈现为高级少低级多的“金字塔”结构,部分高等级中心城镇数量逐渐趋近中心地理论市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协调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密切,本文以山西省为例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的协调发展。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应确定旅游中心城镇的等级,按相应的等级进行旅游职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可按照中心城市确定旅游分区,发挥中心城市的组织和扩散功能;还应以城镇为中心组织旅游线路,建设旅游通道;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应采取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场所理论的徐州都市圈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泓  陈修颖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3,23(6):766-771
从非场所理论产生背景、内涵入手,分析了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了都市圈概念和形成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徐州为例,剖析了其发展条件,提出了徐州都市圈发展的空间组织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北干旱区城市酒泉市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模型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梳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伟大理论成就,并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本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党领导下我国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立;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形成;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四是结合笔者的长期研究提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两种城市空间结构动态模型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谭遂  杨开忠  谭成文 《经济地理》2002,22(3):322-326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模型由于在时间上是静止,并且忽略了空间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因而是在均衡的状态下对交通,土地使用和环境系统进行描述,从而在指导规划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复杂科学的进展与对其对经济村理学的渗透,一些新的理论运用复杂科学的成果成功地对传统的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了改造,本文正是介绍并比较了这样的两种城市结构自组织模型:Krugman的自组织模型与Allen的自组织模型,这两种都是基于组织理论,但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模拟了城市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助于规划者理解他们所必须面对的复杂现象,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 《经济地理》2011,31(4):603-608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空间分形理论,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维数和回归方程入手,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群整体呈现出倒"T"型结构;且各个城市群都是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组团式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江  段杰 《经济地理》2004,24(1):62-66
定量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应用分形原理和方法以及GIS技术定量研究了无规则、具有自相似性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多核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特征,以及武汉市50年间的分维演变规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城市分维值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扩展的方式,最后提出采用多理论、多技术手段综合集成的方法是未来深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市民化经济门槛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门槛理论”分析了中国农民市民化的经济门槛,动力学模型的推导及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梯级门槛”的农村居民的数量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程的关键变量。因此,降低农民市民化的经济门槛、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是公司资本结构、期权定价等问题的理论基础.自从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经典著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问世以来,期望效用理论一直被奉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决策的准则,在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等一系列经济理论.然而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发现人们在实际决策中会出现一些违反期望效用准则的异象.1979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论文前景理论,解释了这些异象,并成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该文在介绍这两种理论主要思想的基础上证明,在一个理性人应当遵循的代数结合律公理的条件下,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的结论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城市系统各方面与环境中的众多因子的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城市竞争力是城市进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本文基于此构建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以评价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和谐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城市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华明镇通过"宅基地换房"土地开发整理新模式在为中心城市提供了大量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又提供了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资金。利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华明镇宅基地换房背景分析,分析了华明镇模式在农用土地流转、征地补偿、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城镇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认为华明镇模式是目前解决大城市地区农村城市化面临的土地和资金问题可供选择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