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闫岩 《时代经贸》2007,5(11Z):223-223
2008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遏,随着奥运脚步的一天天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国企业创造世界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奥运营销的概念、奥运营销对企业或品牌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品牌飞跃,从而真正借助08年奥运的契机,将“中国制造”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2.
浅谈奥运经济与体育营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闫恩虎 《经济师》2002,(5):71-72
现代奥运不仅是体育赛场 ,也是企业营销的决赛场。奥运会为许多企业带来了商机 ,也为许多企业构建了一个市场推广平台。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为我国的体育营销带来一个广阔的前景 ,我国的企业要珍惜此次商机 ,将古老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营销观念结合起来 ,以体育精神锻造知名品牌 ,树立企业形象 ,为特色而成功的体育营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夏耘 《时代经贸》2007,(6Z):11-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各大商家更是将其视为大展拳脚的绝佳良机。但如何对奥运市场做出准确的分析,采取适当的营销理念,以及运用到位的营销策略来充分把握这次的机会,最终获取长期利益,对于中国的企业至关重要。国外的各个跨国企业正虎视眈眈的盯准此次奥运会以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及文化优势,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本文将对成功个例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适当的营销策略及营销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后奥运经济”。  相似文献   

4.
奥运营销并不仅仅是将奥运和企业标识并列摆放在一起的简单行动,而是在对奥运资源和自身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由内而外、完善长远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化领跑奥运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冉  叶匀  曾量  郑安琪 《经济师》2007,(10):218-219
四年一度的奥运圣火,点燃了全世界人民的体育激情,同时也在赛场之外燃起了奥运营销的战场硝烟。08北京奥运,是西方企业走进中国和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大好契机,这时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双方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试从历史根源寻找这种差异所在,通过不同企业在奥运营销中的成败分析背后的文化原因,并对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广、关注度,最々茸的体育赛事,奥运会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佳舞台。然而,由于赞助商名额有限,能与奥运“联姻”并获得相应营销权利的企业注定只是少数。不得已,一些无缘奥运的企业想出了种种所谓“非奥运营销”手段,试图通过打“擦边球”来搭上奥运快车,但这严重危害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因而历来受到国际奥委会的“严打”。  相似文献   

7.
奥运营销指的就是通过奥运会这一传播平台而开展的各类推广活动。奥运会作为全球最顶级的体育盛会,有着可信度高、效果自然、有针对性、明星效应和社会反响大等特点,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企业品牌传播舞台。很多企业通过赞助奥运会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和品牌形象的提升。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三星通过赞助奥运会提升了影响力和品牌价值,1998年。三星成为长野冬季奥运会无线通讯设备领域全球伙伴,这项赞助一直延续到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冬奥会。  相似文献   

8.
阿四 《新经济》2007,(4):75-76
在2008奥运的大背景下,奥运营销成为了这几年最时髦的字眼。但对于许多奥运会合作伙伴和赞助商来说,正面临同一个疑问:如何在中国开展奥运营销?如何才能让奥运营销提升品牌美誉度,进而销售额的大幅提升。作为2008年奥运的啤酒赞助商,青岛啤酒的奥运营销策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奥运营销发展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奥运营销观念 以前的奥运会的举办有三条准则:非商业化、非职业化、非政治化。但由于“蒙特利尔陷阱”使非商业化原则失败,加上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受政治抵制,亏损巨大,以至于不太有人愿意申办奥运会,如1981年申办的城市只有两个。这种现象的产生使有关人士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类国家能够举办奥运会:富如美国,集权如苏联,大胆的小国如韩国。不过,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的营销成功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将第一次举办奥运会。面对这个盛会,各个层面的企业毫无疑问都具备了极强的参与意识,希望借这次盛会使企业获得新的腾飞,这也体现了奥运"重在参与"的精神。在积极参与方面,我认为很多企业做得很好,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体育营销经验尚不丰富的中国企业来说,第一次面对这样一届盛会,在奥运营销方面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分析奥运经济的特点,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阐释我国企业如何借奥运契机,抓住机遇.参与奥运,创造名牌,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升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是一场世界性的体育盛宴,其认知度和关注度是其他任何体育赛事无可比拟。因此,奥林匹克这个名词蕴涵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无限商机。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之际,也为中国奥运赞助商企业带来了借助奥运腾飞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奥运在中国召开,对企业的意义非同一般,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合作的最新调查发现,近80%的中国居民对赞助奥运会企业的好感有所增加,75%的居民会更愿意购买贴有奥运会标志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对于提升短期销量,甚至中长期销最,对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奥运营销是一张十分有价值的营销王牌,几乎每个企业都渴望与奥运沾边。  相似文献   

14.
郑欣 《经济研究导刊》2012,(25):192-193
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除了呈献精彩的体育赛事,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机遇。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要想在环境相对陌生的伦敦,抓住2012年的奥运商机,尤其在当前数字化媒体流行、消费者习惯和态度发生变化、欧债危机蔓延的当下,提升品牌知名度,首先要深入分析营销环境。其次还需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可行性的奥运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在北京刚刚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后,作为奥运会指定支付系统的全球赞助商,VISA国际组织的总裁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北京进言:别让信用卡问题阻碍了中国的奥运商机。VISA认为,北京奥运提出的“科技奥运”目标,不仅仅是指体育场馆的现代化。根据调查,1986年,仅有30%的人将VISA当作首选品牌,到1999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70%。  相似文献   

16.
分析奥运经济的特点,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阐释我国企业如何借奥运契机,抓住机遇,参与奥运,创造名牌,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信息》2006,(2):62-63
奥运营销,已经以奥运赞助的形式缓缓拉开了序幕。 由于资金和名额的限制,能够成为TOP伙伴和北京奥运赞助商的企业毕竟有限,包括国际赞助商在内总共也不超过40名。剩下的那些中国企业怎么办?他们也期望参与奥运,应该怎么办呢?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有1000万家中小企业、北京有50万家中小企业,分别占据国内企业、北京市企业的绝大多数。年初对国内500家企业的“商机意识”调研显示,国内企业对待奥运商机态度各不相同: 8.4%的企业认为与己无关,因为自己不是做体育产业的。 26.8%的企业消极等待当地政府布置任务,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55.2%的企业在通过多方渠道寻找机会,但还没有打开思路,不知从何处入手。 11.6%的企业已经作好充分准备,与奥组委紧密联系,并且已经大胆出击,方案已经比较成形,但这类企业主要是开发建设性项目的大企业。 得不到奥运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资格,不熟悉奥运规则,一部分中国企业保持着继续观望的态度,想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加入机金另外一部分则计划通过赞助赛场城市帮助自己建立与奥运的联系,事实却是他们仍然无权使用与奥运相关的任何标志,包括五环标志以及北京奥运的LOGO;还有一部分企业开始积极地寻找机会,制定自己的奥运方案,他们希望得到卓有成效的、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营销策略。中国企业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奥运营销,并借助奥运平台达成自己的战略使命呢? 为了帮助广大的中国企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成立了“智动2008工作室”,并辟出了《智动2008》专栏。在这里,我们组织了专业的体育营销咨询顾问为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制定奥运战略,规划奥运策略,为他们解答奥运营销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我们还将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中国企业传播奥运相关知识;同时,《智动2008》将为众多希望投身奥运的企业提供一个良性交流平台。在这里,志同道合的管理者们将共享奥运营销的成功与失败,共品其中的苦辣酸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离2008越来越近,奥运营销也是如火如荼,您的企业应该在哪里押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王宪春  米卫娜 《时代经贸》2008,6(5):130-131
北京市政存围绕筹备及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奥运经济"战略.奥运将带给我国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本文围绕"奥运经济"与"经济奥运"就如何合理进行奥运投资及避免奥运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究竟是谁在异化奥运营销?只有给奥运营销先贴上“期望和赌注”的标签,再用“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去考量,这才是对奥运营销最俗不可耐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