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围绕人居环境生命体的存在与生长,思考其支撑关系和发展的动力,发现存在着“极端化”与“集和化”2种思想路线,指出近现代人居环境发展不尽人意的根源是“极端化”。溯源中国传统风景观,指出“集和化”为主导的人居环境本体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及其发展之路,阐释了“集和化”对于未来世界人居发展的意义。以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5个统筹、人居环境发展的“3+2”结构,以及建设公园城市的理论框架为例,阐述了从“极端化”走向“集和化”,从二元论走向二元论与三元论结合的时代发展需求,提出了建构新千年“集和化”哲学体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人居环境既是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空间,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山地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类型之一,它在各个自然因素基础上综合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山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植被、土地资源,构成有别于其它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文章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叠置技术,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通过五大山地自然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与综合分析,以达到科学评价山地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两年来,发展趋势更是迅猛。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也成为承载着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重要载体。在房地产业经营的过程中,从经营和发展理念、倡导理性消费行为、引导绿色健康居住消费模式、构建绿色社区等方面进行环境友好型实践,践行科学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真正成为环境友好型人居环境的力行者和受益者,也是房地产经营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CLDS(2014)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对农民健康的影响。使用SF-8量表全面分析健康指标,制定人居环境指标。实证中考虑收入内生性,并对人居环境和收入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人居环境问题和收入都对农民健康影响显著,其中人居环境问题对健康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主观需求为准绳,寻找及保留草原人居环境演化中相对稳定不变的基因,构建草原人居环境CVA三力评价体系,建立草原人居环境发展CVA量化模型,以求指导草原人居环境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推行这种模式不仅可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也将使伊犁河谷成为多种人居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祝龙武 《时代经贸》2010,(18):112-113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资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利用、配置和管理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挥最大效益,对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重要作用。本文从土地规划的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面加以综述,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所产 生的巨大冲击,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的视角,从中园园林和 人居环境的视角,从城市和乡村发展再平衡的视角,从人的科 学、人的本质属性特征和深层次的健康观的视角,反思我国人 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诗意 栖居的人居环境。以新型乡村化平衡新型城市化,从性命双修 的角度,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补齐人居环 境的短板,以提前应对下一次的瘟疫危机。  相似文献   

9.
李明  李雪铭 《经济地理》2007,27(1):99-103
文章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人居环境的内涵,在国内首次将遗传算法全局寻优和BP神经网络局部寻优相结合的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在人居环境评价中,并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判定,揭示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及各城市在国内人居环境中的相对水平。结果表明该模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从农村人居环境与居民身体健康的关系、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农村居民对人居环境质量满意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及路径六个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领域应关注的主体、内容、优先序、模式、保障、监督等问题,最后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博弈行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及集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振兴关系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陈爽  章以本 《经济地理》1999,19(4):111-116
本文针对近期中国城市进程中存在的部分急功近利趋势,通过综合分析土地、水资源、环境质量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国情,提出城市化应适度发展,目标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并根据中国目前所处工业化初期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稳步发展的几点战略性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试验区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分类方法为指导,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GIS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紫色土丘陵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试图为我国南方同类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载体,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知识社会里,传统的自然因素的重要地位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型因素。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知识社会城市土地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利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活动即土地交易的结果.建议采用一个基于制度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思路,它最初来源于Seabrooke and Kent关于房地产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将有关规则和制度安排划分到体制、管治和操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层而凶素之间的瓦动关系.在过渡经济形势下,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角度,培育支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运作的制度,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政策调整,从全景上把握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辽宁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培育  李雪铭  冯凯 《经济地理》2011,31(10):1638-1644
通过建立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辽宁省14个省辖市在1994、1999、2004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人居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了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趋势,进一步研究了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土地创新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在小城镇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存在土地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了小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提出了土地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小城镇用地的具体制度——用地置换制度与农村耕地使用权永租制,并认为强化土地管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erio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m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for food securit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China. With the urbanization 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 is increasing instead of decreasing; This paper aims at.finding the driving forces for rural settlement land expanston.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 survey data (1996-2006) by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P. R. C., this paper find, that per capita area for rural settlement land is more than per capita area for city; township and industrial land in each province except Tibet. Besides, rural settlement land area and per capita rural settlement land area are increasing while the rural poputation is decreasing in most provinces. The main problems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are low efficiency, high vacancy rate, chaotic layout and illegal occupancy. Then the driving forces [br rural settlement land expansion,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family income, family scale, psychological factors, urbanization, transportation, lack of planning, limited circulation of dwelling-house land and imperfect sociat security, ate explored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Finalt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view of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put forward to control the disorder expansion of rural setttement land.  相似文献   

18.
朱政  贺清云 《经济地理》2008,28(6):1004-1007
长株潭城市群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目前,其空间形态在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发展和扩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能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色的滨水板块状空间形态,并提出了空间形态优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土地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发尖锐,由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土地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地理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在调研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进行初步评价,提出了提高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