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杰慧 《经济师》2014,(8):251-251
唐代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高峰,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把唐代音乐比喻成这段发展中一顶受人瞩目的皇冠,而唐代俗乐歌舞大曲无疑是这顶皇冠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珍珠。唐代的俗乐歌舞大曲是对后世音乐发展影响极深的音乐体裁,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文章对唐俗乐歌舞大曲的发展状况和它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是唐代物资转输的主要水路通道,运河的水情与航情关乎唐代国计民生,但是,唐代运河水道长期存在易淤、水浅等航行困境,故兴建和维护运河工程成为唐代政府经济管理要务之一。本文借鉴"成本-收益"的研究视角,以唐代运河工程的兴建和维护为中心,考察运河工程的人工、物料等经济成本和生态环境、百姓赋役等社会成本,探究唐代政府、官员、公众等不同参与主体所得收益,并尝试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厘清唐代不同时期运河工程效益波动,剖析唐政府运河工程决策的影响性因素,揭示唐后期运河工程经济效益低下与运河工程数量激增这一"悖论"出现的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3.
唐代开元时期是唐代盛世的高峰,但由于在盛世时期没有高度重视出现的问题,结果使土地占有不均等、租税负担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最终形成了唐中期的财政经济危机。唐代宗和唐德宗执政时期,先后重用刘晏和杨炎进行改革,虽然通过各种措施缓解了矛盾,但唐代的盛世却一去不返,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公园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将西方公园 理论与实践成果融入各地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情 境,并不懈改良与创新的本土化过程,由此形成近代公园鲜明 的本土特色。以清末社会变革前夕,洋务运动重镇武汉的公园 营建倡议及相关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早期公园计划 与营建的背景、内容、成效、局限等的溯源考察,探讨晚清 公园理念与实践萌动之时的内容和特征,尝试对本土“公园” 概念的最初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特殊历史情 境下中国近代公园的本土化路径。清末官方进行的公园建设相 关的探索、尝试,奠定了中国近代公园除娱乐属性以外的“教 育”“商贸”“科研”等一系列重要特征,并使得公园作为 “文明”“进步”象征的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厘清这一历史过 程对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园林嬗变的内在动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至清代桂林风景建筑依托喀斯特地貌营建,是反 映山水、建筑、城市三者和谐共融的经典杰作。通过古文献信 息采集、现场踏勘等方法,借助历史地图转译、地理信息系统 等技术,从整体上探究了唐至清代桂林风景建筑的营建历程与 机理。研究认为风景建筑的营建历程可划分为成长期、全盛 期、成熟期3个阶段;厘清了不同阶段风景建筑的分布特征、 建设目标、营建特质与发展态势;揭示了风景建筑依托优越山 水的选址智慧、呼应空间结构的秩序建构、基于价值导向的审 美意境等营建机理,以期对桂林风景建筑形成新的理论认知, 也为未来风景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0,(1)
在太原的六个城区分布着天然形成、洪水潴成或人为修建的众多水体。历史时期早有围绕水体进行的景观营建行为,自宋朝至建国之后,这种行为愈加具有普遍性、自觉性与计划性,令水体景观逐渐发挥功能。历史的经验告诫当下,水体景观与城市建设应当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为准则、将"以人为本"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尊重水体及周遭历史文化,令其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宗法公社管探歙县唐模衬许1;jlj祠文:挎研究“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序、跋秦以前中目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初步估计试论贝币的职能与殷商时期的商品经济西汉时期闽越吐会经济的探索从秦简看战国时期秦国保护人力的措施试论西汉徭役制度的特点总 论先秦,秦汉 魏晋隋唐五代从敦煌文书看唐代前期的和籴制度论唐代方镇“进奉”东晋南朝地方财政收支述论店代官员俸料钱的变化论鲜卑拓跋部曲游牧社会走向农业社会的历史转变唐代西州均田制的实际授田标准考关于唐代杂徭的几个问题密五代时门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宋 元泰元以来我国渔民对南沙群岛的…  相似文献   

8.
张峰  刘欣 《时代经贸》2012,(10):25-26
唐朝时期的政治稳定和市场经济发达,使铜器趋于衰落,逐渐被易于清洁的陶瓷器所取代。但其问丰富多彩且别具特色的装饰纹样,是唐文化的直接写照。本文从唐代不同时期铜镜的装饰纹演变样作了描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唐代官员在任职方面,实行了地区回避、职务回避、亲属回避、考试回避及特殊官员任职回避。唐初为示恩宠,往往让功臣任职家乡;唐后期,藩镇割据时,回避制度无法正常执行。但在唐代大部分时间里,回避制度是任官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 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 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 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 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 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 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 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 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 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 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 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清代小汤山汤泉行宫是康熙建立的4座温泉主题行宫之一,也是其中距离京城最近,并为皇帝驻跸最多的一座汤泉行宫。它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建设,在乾隆末年形成盛势全貌。晚清时期的日常修葺和防卫管理逐渐弱化,虽经八国联军烧毁,至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受到重视和青睐。汤泉行宫的园林营建既有独特天然温泉要素,也有皇家园林特有的宫苑和山水布局特色。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来梳理其发展沿革,结合现场勘查调研和史料搜集整理、诗词解析来推断小汤山汤泉行宫盛期的园林风貌,分析其相地、立意及规划设计等多方面的造园艺术成就,同时希望能够重新认知这座曾显赫一时的清代皇家温泉行宫。  相似文献   

12.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明末兴化府莆田县进士彭汝楠之私园“岸圃”为当 时闽中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是“文献名邦”莆田在造园史 上的骄人成就。此园在营造艺术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 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此 园的营造艺术研究成果。通过研读明末拓本《岸圃大观》图 记、《岸圃十二首》及莆田古地图等史料,采用图景互证、 图像互证、图文互证的方法考证园林整体方位,推敲园林空 间结构,辨析园景细节,作出园林平面复原图。以此为基 础,进一步对岸圃的选址、造园过程、园林布局等方面的营 造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明末福建园林 作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园林设计哲学和东方 文化形式的缩影,作为皇家宫苑的典型案例,对诠释传统相度 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以颐和园万寿山山形、昆明湖水势及前 山庭院布局为例,采用历史文献(图像)分析方法,即通过光 绪朝文字史料与园林图景的比对,重点关注山水庭院中的图景 相称,并提取其中所反映的图像符号,解读空间布局的深层文 化内涵。通过探讨相度文化对皇家园林的影响,建构山水庭院 图解基本模式,从而审视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体系中天地人“三 才”的相互关系,为古典园林研究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索北京静宜园香山寺的历史沿革,分析其相地选址、建筑布局理法,并简述其艺术价值。香山寺坐落于“藏风聚气、背风向阳”的西山东坡山腰的脊线之上,在选址方面充分体现“得体合宜”之相地要领,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的有利生态条件,满足了人居环境的基本需求。香山寺内建筑主要沿中轴布置,起承转合,形成颇具特色的“上宫下寺”的结构,错落的佛殿与自然完美融合,在景观营造方面颇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形态学理论视角,探讨了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历史形态演变,及其对遗址区村落的保护与再利用启示。随着2013年未央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区原址的10个村落进行了整体搬迁。从城市历史保护的连续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不少挑战。从汉长安城形态演变中最为突出的4个历史阶段,梳理了西汉以来汉长安城的城市建设、水系格局、道路系统以及村落布局等形态要素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信息叠加分析,探讨了遗址区村落与原址地形和水系格局等形态要素间的共生关系。最后从历史形态保护视角,指出了村落形态在汉长安城历史形态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徐维波 《技术经济》2019,35(12):123
晚明是中国造园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期,也是园林营造观念与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转折期。晚明阴化阳在郑州东湖“凤台荷香”景区内营建私家园林石淙庄,是当时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运用文献资料、历史还原、时空结合等研究方法,分析石淙庄的选址特色、营造目的、营造特色及园林活动。得出结论:石淙庄是阴化阳出于吏隐和雅集需求的自主营建活动,有着明确的景观原型和心境合一的造园思想,功能布局和景致营造体现了晚明中原地区文人园的典型特征。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晚明中原地区文人园营造及转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北魏西林(西游)园营造于洛阳宫城之内,改变了以 往皇家园林在宫外设置的传统,具有转折意义。但城市的兴废 使园林名称与沿革存在争议,位置的改变又使其景观营造与服 务功能较以往有所变化,故在此探究。园林名称上,该园属 “名异实同”的情况,西林园是正称,西游园是别称或临时称 谓。园林沿革上,该园建于北魏迁都洛阳时,在前代台殿、池 沼遗迹上营造而成。景观营造上,该园利用台观打破宫城空间 限制,并与宫殿、池沼组合形成优美景观,还开创性的融儒、 道、释三家观念于同一园林中。服务功能上,该园营造的目的 是游憩,但帝后在园中的施政行为又赋予其一定的政治功能, 巧妙的理水方式还使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建章宫“一池三山”的布局源于汉武帝的神仙信仰。受此影响,其中的仙山形象应是上广中狭的台状构筑物。此种台状仙山与汉代慕拟自然的假山形象并行发展,成为后世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汉代图像资料中的仙山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对“一池三山”的仙山形态进行探究。进而分析了这一仙山形态在古典园林仙境景观中的发展演变,及其与汉代园林中用于迎仙的台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理解早期园林中的景观内容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适合中国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修复的理论 与方法,基于相关国际公约前期研究基础,结合颐和园写秋轩 案例的实地调查与史料分析,针对其植物景观空间视域和文化 意境两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复原依据、保护策略与 思路,同时指出了历史园林中植物景观与建筑保护修复的差异 等问题;最后,总结并探讨了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适应时 代与自身发展的园林遗产保护思想,以期为我国其他历史园林 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